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dāng)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淡雅曉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曉荷】楚風(fēng)漢韻鄉(xiāng)情濃(散文)

編輯推薦 【曉荷】楚風(fēng)漢韻鄉(xiāng)情濃(散文)


作者:松間明月 秀才,1133.7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3679發(fā)表時間:2024-02-28 21:20:48
摘要:楚劇,湖北省地方傳統(tǒng)戲劇,也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之一。具楚風(fēng)漢韻,風(fēng)格獨特,典型的荊楚文化。

楚劇,具楚風(fēng)漢韻,風(fēng)格獨特,典型的荊楚文化。
   相對于其它劇種,楚劇與京,豫,晉,越,秦腔,二簧,河北梆子等幾十種戲曲類的劇種不一樣,它的聲腔主要是“迓腔”,具有一種獨有的悲愴感。是湖北省地方傳統(tǒng)戲劇,也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之一。
   “九省通衢”的荊楚之地,古老而又充滿生機,楚劇就發(fā)源于此,是主要地方劇種之一。舊時稱哦呵腔、黃孝花鼓戲、西路花鼓戲。清代道光年間鄂東流行的哦呵腔與黃陂、孝感一帶的山歌、道情、竹馬、高蹺及民間說唱等融合,形成一個獨立的地方聲腔劇種,1926年改稱楚劇。主要流行于武漢、孝感、黃岡、荊州、咸寧、宜昌、黃石七地市四十余縣。
   楚劇腔調(diào)分為板腔、小調(diào)、高腔三部分,舊稱黃孝花鼓戲。以小旦、小生、小丑為主要行當(dāng)。聲腔有以“迓腔”為主的板腔、高腔、小調(diào)三大腔系。旋律樸實,擅長敘事,注重唱情。劇目《葛麻》、《穆桂英休夫》、《秦香蓮》等因其生活氣息濃郁,長于塑造各種“小人物”的形象,百姓喜歡。
   我出生在鄂東的一個小山村,從小能接觸到的戲曲就是楚劇迓腔。只要是逢年過節(jié),就會有戲班子來塆子或是附近的“寺廟”里唱戲。我們一群什么也不懂的小毛孩子,跟著戲班子跑上跑下,幫助搬運道具,占看戲的位置。其實,真正唱的什么,我當(dāng)時聽不懂。記憶深刻的是元宵節(jié)玩燈時,農(nóng)村有唱“燈戲”的習(xí)俗,那也是最熱鬧的時候。盡管我聽不懂,但唱戲的人在我們眼里非常了不起,不亞于現(xiàn)在的明星。
   據(jù)老一輩子人講,最早的楚劇戲班自光緒年間,是鄰縣黃陂一個名叫艾九爹和張面糊籌組的兩個戲班,當(dāng)時一個戲班只有七八個人,唱腔很少,常演的劇目也不多。到了清光緒二十六年,也就是1900年的時候,原來在農(nóng)村演出的戲班開始進入漢口附近的沙口、水口兩鎮(zhèn),在茶園清唱。辛亥革命以后,戲園開始在租界內(nèi)出現(xiàn)。
   農(nóng)忙時節(jié),愛好楚劇的長輩們,懷揣一部收音機,走到哪里聽到哪里;走到哪里,唱到哪里,收音機有多大的音量,就開多大的音量,那“哦呵”的唱腔回蕩在田畈的上空,飄在田野地間。以致在勞動的田間地頭,無論是割谷插秧,犁田打耙;還是挑水擔(dān)柴,只要鄉(xiāng)村有人的地方,就有楚劇的那悲愴的聲音。勞動間隙,一些愛好唱戲的長輩,會模仿戲臺上的人一招一式地唱一段。唱得好的,大家鼓掌助威,唱得不好也沒有人嫌棄,反正是娛樂,窮開心。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農(nóng)閑時候,安靜下來的男人們,將收音機擱在堂屋“春臺”之上,泡上一壺粗葉茶,拿出一把竹滕躺椅,放在堂屋“八仙桌”傍,將泡好的茶杯往桌子上一放,然后躺在那把椅子上,瞇著眼睛,一邊聽著那永遠(yuǎn)也聽不閑的楚劇曲目,一邊喝著那剛剛自制的粗葉茶水,悠哉樂哉。家里的女人們,則端坐一個木凳上,縫縫補補,做衣納鞋。夫妻二人隨著收音機里飄出來的旋律,一唱一合,幸福而溫暖,構(gòu)成一幅畫面生動而溫馨的圖畫。直到如今,我的腦海里時常會回放那美麗和諧的畫面,回響起那溫婉的聲音,成為了我抹不掉的鄉(xiāng)音。
   最熱鬧的時候,還是黃岡縣但店區(qū)溢流河公社唱大戲的日子。農(nóng)閑時節(jié),秋收之后,公社組織劇團,在溢流河街上的戲臺“唱大戲”。說是大,其實舞臺場景布置很簡單,僅有兩三件道具。全公社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只要能去的,都可以去。聽說晚上有戲,家庭主婦們,會早早準(zhǔn)備晚餐,讓全家人吃得飽飽的,收拾利落,有的拿著小板櫈、小竹凳,有的扛起長條凳,有的沒有凳子,就近搬幾塊石頭、磚頭,來到戲臺前面,占著中間最佳位置。大人、小孩,坐的坐,擠的擠,站的站。一些調(diào)皮野性的孩子,為了搶占看戲的制高點,他們會搶占戲臺周圍的高處,樟樹、楓樹、柳樹、槐樹上,枝枝丫丫,都有人站、人坐,象猴子一樣,望著戲臺。他們樂而忘險,靜候鑼聲鼓響。此時,戲場外的周圍,也布滿了各類小吃,花生、糖果、瓜子、煙卷、麻花等等,戲臺的周圍成了一個小型的食品展示會。
   戲一開場,胡琴、京二胡、二胡、三弦、板鼓、鈸、大小鑼等依次響起,我們習(xí)慣稱之為打“鬧臺”?!棒[臺”時間的長短,取決于臺下觀眾的多與少。只要觀眾不太多,鑼鼓就會一直在那兒敲打,以催促觀眾快點到場,大幕卻緊閉著。往往這個時候,臺下的一些急性子就開始催喊了,還有的會用鄉(xiāng)言土語罵道“搞么裸,還不開場”。罵的急了,就有演員把頭伸到幕布外,探頭往下望望。臺下的人趁此機會大喊:開唱呀,這多人都等著,還不開唱?如果人太少,有時候“鬧臺”要得半個多小時,“鬧”得臺下小孩又哭又鬧。戲還沒有開場,有的就想回家。待到臺下觀眾人頭攢動,戲幕拉開。頓時,臺上的吹,拉,彈,唱,翻,打,念,提袍甩袖,吹胡瞪眼,正式上演。生、旦、丑三類楚劇角色輪番上場。
   楚劇不同于其它劇種,以哭腔居多,以歌唱為主。她的歌唱,如泣如訴,千回百折,纏綿幽怨,泣訴如歌,是真正的長歌當(dāng)哭。除迓腔外,還有悲腔、仙腔、成山腔、四平、十枝梅等。迓腔是楚劇的主腔,分男迓腔、女迓腔、出迓腔、西皮迓腔四種。男腔,粗獷簡樸;女腔,委婉柔和;悲腔,深沉哀怨;西皮腔,質(zhì)樸剛勁。迓腔的節(jié)奏靈活多變,既可敘事,又能抒情,運用廣泛,表現(xiàn)力強。楚劇的悲腔,特別是悲迓,讓她悲情起來,悲劇起來……。演員憑借唱腔、動作、面部表情等,模擬出非常豐富的戲曲內(nèi)容,給人身臨其境之感。
   唱楚劇,與唱歌不同,楚劇唱的很慢,有時幾乎是一字一拖。象《四下河南》《喬麥饃趕壽》《秦香蓮》這樣的戲,十分精彩,表演者一句一個動作,很吸人眼睛;類似《葛麻》《百日緣》這樣的劇目,熱火朝天,十分給力。而有的戲卻是一個人在那里不停地唱,沒有明顯的高潮,有時候也讓人昏昏欲睡。
   有意思的是,無論你在臺下是同學(xué)、師徒,還是父子、兄弟、哥嫂,亦或是夫妻、公公兒媳,只要是同臺,到了戲臺之上,楚劇面前一律平等。公公可拜兒媳為將帥,哥嫂可綁老父于臺前。臺下的尊卑長幼,到了臺上就全然無序。上世紀(jì)八十年代初,我們公社成立了楚劇團,我的一些愛好文藝的同學(xué)招進了戲劇團里。平時,大家都是一起玩的小伙伴,到了臺上成了父子、母女、夫妻。他們唱著唱著,自我感覺不好意思,化妝后的紅色臉蛋羞得更紅。而臺下的同學(xué),常常借著劇情起哄,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我的一位美女同學(xué),圓圓的臉,似銀盆般;大大的眼睛,似水葡萄;白白的皮膚,臉上總是洋溢著青春的笑容與活力。與我們一起高中畢業(yè)后,就被選進了公社的楚劇團。是當(dāng)時公社楚劇團的當(dāng)家花旦,容貌豐美,舉止嫻雅,無論是演哪本戲,演得最接近原著。她用那凄婉動情的聲音,嫻熟的表演技藝,演繹著戲曲中的故事。動情處,唱得讓人愁腸百結(jié);深情處,讓觀眾感到痛徹心扉。在別人的故事里,流著自己的淚,傾倒了一方百姓。至今,只要碰到她,我就會想起她在戲臺上演繹的情景。
   楚劇之所以受老一輩子家鄉(xiāng)人的歡迎,主要還是取材廣泛,通俗易懂,生動活潑,鄉(xiāng)土氣息濃厚,很有包容性。它吸收了京、漢大戲的劇目,既能演生活小戲、現(xiàn)代戲,又能演宮廷大戲和武戲,表現(xiàn)手段豐富多樣,常演劇目有兩百多個。我們那里唱得較多的是《秦雪梅吊孝》《殺狗驚妻》《三世仇》《吳漢殺妻》《葛麻》《百日緣》《啞女告狀》《白扇記》《董永賣身》《四下河南》《尋兒記》《喬麥饃趕壽》《貍貓換太子》《九件衣》《白扇記(烏金記)》《秦香蓮》等。
   最動人的代表劇目《四下河南》。宋仁宗時,巴州趙炳南為謀奪家產(chǎn),將其弟趙炳貴殺害。是一個貪婪的叔父殺父奪取財產(chǎn),又勾結(jié)貪官逼死娘親的故事。河南,在戲里是包青天居開封的地方,是青天有太陽的方向。戲中唱道:娘啊,見孤墳不由我淚灑衣襟,哭一聲我的娘苦冤之人……。唱著唱著,一些歲數(shù)較大的觀眾,就開始掉淚,形成了臺上臺下交流互動,演員與觀眾同哭的情景。也正是這樣的時候,老板們開始打彩,戲班主討彩,此時的哭、此時的唱,越發(fā)顯示出唱戲人的哭功和唱功,也是一個戲班討彩的資本。
   《蕎麥饃趕壽》也是楚劇傳統(tǒng)劇目,故事流傳上百年。它演繹著一個人們津津樂道的世俗故事:三女兒王翠花嫁了個窮書生,母親六十大壽,家里太窮,只能做幾個蕎麥饃饃當(dāng)壽禮;大女兒金花、二女兒銀花嫁入富貴人家,送的是豪華壽禮。母親看了看金花、銀花的壽禮,又看看翠花的壽禮,很氣憤地將三女兒趕了出去;母親家道中落后,投靠金花、銀花,都被拒之門外,改投已考取功名的三女婿家時,受到翠花和三女婿熱情接待;前后巨大差異,給嫌貧愛富的母親上了一課。蕎麥饃趕壽,類似的周遭,過去有、現(xiàn)在有,將來還會有。切中了人性最真實的一面,所以百唱不衰。
   在“草臺”這樣的地方唱戲,無論是環(huán)境氣氛,還是鄉(xiāng)里觀眾,楚劇的吸引力在老一輩子心里是超強的,它的藝術(shù)享受,與擁擠并存,與執(zhí)著相關(guān),與熱愛相伴。深秋或冬天日的戲場,四周沒有遮擋。陣陣寒風(fēng)吹來,無論臺上還是臺下,冷得瑟瑟發(fā)抖。但只要臺上在唱,臺下永遠(yuǎn)都有觀眾。有吸著煙袋的老者,有抱著嬰兒的婦人;有摟腰搭背的戀人,也有快樂的單身漢。有時唱到半夜三更,月兒偏西,演員們散了,大人們叫起睡意朦朧的孩子,依依不舍地離開這熱鬧的地方。
   如今,從山丘地帶的大別山麓,從揚子江畔到江漢平原,楚劇劇團銳減,唱戲的人員老化,劇團的經(jīng)濟也困難,缺乏后人,年輕一代的觀眾也不怎么喜歡看,鄉(xiāng)村再很難聽到悲愴的迓腔楚劇。尤其是對楚劇的一些珍貴資料,與老一輩藝人技藝的搶救,也因缺乏資金而難以開展,迫切需要有關(guān)方面加以關(guān)心扶持。
   楚風(fēng)漢韻,我的鄉(xiāng)戀,我的鄉(xiāng)音,我美麗的鄉(xiāng)愁。它所帶來的那份美好回憶,令人難以忘懷!

共 3810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楚劇,湖北省地方傳統(tǒng)戲劇,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之一。楚劇,舊稱哦呵腔、黃孝花鼓戲、西路花鼓戲,是湖南流行的哦呵腔與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qū)、孝感市一帶的山歌、道情、竹馬、高蹺及民間說唱等融合,形成一個獨立的漢族地方聲腔劇種之一,1926年改稱楚劇,距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的歷史。楚劇主要流行于武漢、孝感、鄂州,黃岡、荊州、咸寧、荊門,宜昌、黃石,隨州十地市五十余區(qū)縣,是湖南、湖北地區(qū)具有廣泛影響的地方劇種。文章娓娓道來來,給我們講述了作者家鄉(xiāng)的地方的文化民俗活動,以及在這種楚風(fēng)漢韻熏陶下的熱鬧景象。文章表達了故鄉(xiāng)的情,以及對故鄉(xiāng)唱楚劇時的懷念之情。非常不錯的一篇文章,文章情感充沛,描寫細(xì)致細(xì)膩,佳作力薦共賞。感謝老師賜稿曉荷社團,歡迎繼續(xù)來稿。 【編輯:陌小雨】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陌小雨        2024-02-28 21:21:08
  拜讀老師佳作,問好老師!
山本無憂,因雪白頭……
回復(fù)1 樓        文友:松間明月        2024-03-04 13:23:32
  謝謝陌小雨精彩編輯!
共 1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