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楓】搓魚子(詩歌)
摘要:原創(chuàng)首發(fā)!
【丹楓】搓魚子(詩歌)
傳說中的“搓魚子”
第一次就吃出了如此滑絲
一條條小魚兒脫了衣
搖頭擺尾,南北東西
西紅柿汁和紅甜椒絲
給傳說以朦朧的詩意
本地的面粉
是搓魚子的身份證
春麥經(jīng)歷過酷熱和西風
頭粉,面色發(fā)深
經(jīng)常以不正之“分”
敗壞搓魚子的名聲
雞蛋和食鹽
以特殊的身份增添
味道的鮮和柔軟
反復地揉,反復地翻
順著一方向反復地團
直到面色如童顏
醒面宛如人的午覺
30分鐘為妙
室內溫算作最好
表面裹一層薄塑料
心(薪)水跑不掉
顏面不干燥
切面,與筷子差不了的長條
搓面,不遲不早,蘊涵巧妙,巧,大魚際肌的那點力道,妙,可以同時搓出三條
邊切邊搓,避免鹽份偷跑
“切磋(搓),切磋(搓)”是從這里起錨
出處雖然有待究考
但這“切磋(搓)”的過程,委實合卯
煮面得有經(jīng)驗
頭次鍋開到完全
溫水漂出搓魚子的軟和彈
二次鍋開,“激面”
冷水點出搓魚子有骨感
三次鍋開,50度的清水,給搓魚子以活鮮
搓魚子邀請紅甜椒絲和西紅柿汁
有時還有新鮮的炒大肉絲
在青花瓷碗里
合唱一曲《搓魚子》
擁有七情六欲的筷子
既是指揮又是首席
【編者按】這是一篇寫搓魚子美食的詩歌,搓魚子、炮仗子、揪片子,米黃兒、油糕兒、糕卷兒……都是河西走廊的食物名字,總是透著一股天真又淳樸的氣質,像一個小孩兒,扳著手指念叨著自己想吃的好東西。這兒的很多食物,都有著農耕文化的烙印,也蘊藏著勞動人民代代相傳的,關于生活的巧思。面,是此地飲食的重頭。那一蔬一飯,日出日落,留給他們最美好、最深切的回憶。作者采用詩歌形式,把“搓魚子”的制作流程寫的活靈活現(xiàn),有讓人馬上想品嘗一碗的感受。詩歌的用詞恰到好處,樸實而富有意境。推薦欣賞?!揪庉嫞罕倍吩伌骸?/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