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齊魯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齊魯】重訪畬鄉(xiāng)篁碧(散文)

編輯推薦 【齊魯】重訪畬鄉(xiāng)篁碧(散文)


作者:周游四海 童生,692.0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1261發(fā)表時間:2023-10-27 10:58:54

篁碧,為少數(shù)民族鄉(xiāng),地處江西省鉛山縣境南部山區(qū),東與武夷山鎮(zhèn)相鄰,南、西與福建省光澤縣司前鄉(xiāng)接壤,北接天柱山鄉(xiāng),森林覆蓋率高達95%,堪稱綠色環(huán)保天然氧吧,總面積約80.89平方公里。
   記得10年前,同值盛夏酷暑的7月,我隨鵝湖文學(xué)寫作班的文友們從縣城河口出發(fā),乘中巴車途經(jīng)縣域西部的汪二、湖坊、陳坊經(jīng)太源走進畬鄉(xiāng)篁碧釆風。
   2023年7月重訪篁碧畬鄉(xiāng),卻是從天柱山出發(fā),僅30分鐘車程就走進篁碧鄉(xiāng)村,我們沿著老街走過去,眼前景象煥然一新,老屋新樓相映成趣,重見闊別了10年的華氏宗祠外貌。
   湛藍色的天空下,山風吹拂,感受到?jīng)鲲`颼的舒適,一掃途中躁熱,令人神清氣爽。
   我們在鄉(xiāng)農(nóng)商行主任余必勤的引導(dǎo)下,打開通往圍墻門鎖進入宗祠大院內(nèi),又看到熟悉的8只碩大旗桿墩。大門朱紅的油漆已斑駁,氣勢磅礴的古典門聯(lián)布滿了歲月的滄桑,整座建筑顯得陳舊而古樸。我輕輕跨進門檻,走進祠堂我都有相同的感覺,面對祠堂前廳“武陵郡”兩側(cè)華麗宮燈,映射出厚重大氣安詳?shù)哪?,我只是靜靜肅立凝望。
   華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占地1728平方米,位于村西南側(cè);從宗祠外中間可以看到,兩道平行的五疊式馬頭墻把全祠堂隔成三間;東西兩側(cè)筑起龍形高墻,中間大門上端陽刻“華氏宗祠”,東側(cè)小門口上端陽刻“延緒祠”;西側(cè)小門上端陽刻“彰報祠”,粉墻黛瓦古色古香。
   大門前走廊用兩根5米長的八方形青石柱和兩根正方體青石柱擎住。祠堂內(nèi)梁柱、天井、天花板、門窗、浮雕、鏤空雕各式各樣的花紋圖案,形態(tài)逼真,所有門板木柱繪畫作品,別具一格,氣勢雄厚,美麗壯觀。祠內(nèi)布局獨一無二,在古代宗祠建筑結(jié)構(gòu)中堪稱精品。2005年列為上饒市首批文物保護,2015年列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祠堂內(nèi)存有華氏家訓(xùn)、名人簡介、人物故事等,華氏家訓(xùn)有條不紊,分享有“嚴教訓(xùn),隆師友,散祭靈,禁爭論,睦鄉(xiāng)里”等家風家訓(xùn)文化傳承。培養(yǎng)后人,敬孝父母,愛戴兄弟姐妹,善待家族,仁者愛人,厚德載物,彰顯華氏家族倫理道德的人文景觀,濃厚的氛圍讓你感覺視角一新。
   歷史記錄篁碧畬鄉(xiāng)地靈人杰,人才輩出。這里素有“一巷三進士,對門兩翰林,舉人滿街頭,秀才四處有”的美稱。還有聞所未聞的“沈葆楨三難華祝山”的歷史人物故事。
   清道光十二年(1832)秋季,官居翰林院庶吉士,歷任編修,掌河南道御史,分巡蘭州道的華祝山,經(jīng)道光皇帝恩準,就要衣錦還鄉(xiāng)榮歸故里。這事很好理解,人一旦風光,得讓人看到,不然就猶如錦衣夜行!有高興的事,也得讓他人分享快樂。
   華祝三這次回故鄉(xiāng),倍感榮耀的是他把當朝一品大員忽悠到篁碧作客,堪稱壯舉。當時,這位官員聞名于世,官居兩江總督并掌管與江南制造總局齊名的福建造船廠,既是李鴻章的同科進士又是林則徐的女婿。
   為了說動他一同前往江西鉛山,華祝山煞費苦心,吹噓自己的家鄉(xiāng)人才濟濟,即便是田間農(nóng)人牧牛稚童也能吟詩作對。沈葆楨被華祝山的一番描述勾起興趣,于是跟著華祝山來到了篁碧。
   一路旖旎風景撩起沈葆楨的驚喜,綠水青山更讓他游興沖沖,便喚了華祝山舍轎步行。他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巍峨的綿延青山,還沒進篁碧村,沈大人就被滿山遍野的綠色生態(tài)陶醉了。行至村口水公廟前,一個樵夫迎面而來,沈大人想起華祝山說過“樵夫也能聯(lián)對,牧童猶可作清詞”來。便喚住樵夫笑瞇瞇開口道:“西天八里無邊景。”說完就期待樵夫接下聯(lián)。
   他哪知這樵夫作對牧童填詞只是華老爺?shù)暮鲇浦f!這漢子別說對對子,他連沈大人的京腔京韻也半點不懂!樵夫指了指村里的方向,搖了兩下手挑著擔子轉(zhuǎn)身離開。見此,沈葆楨丟給華祝山不屑的眼神。不料華祝山卻向沈大人深作一揖微笑說:“大人,其實他是用手勢對出下聯(lián)?!鄙蜉針E一臉驚異,華祝山笑了笑解釋道:“他剛才手指的是一個叫大巖的地方,搖兩下手,是指一百,這樣連起來就是下聯(lián):‘大巖百丈獨豎尖?!笕?,這大巖對西天,百丈對百里,獨豎尖對無邊景很合意境呀!大人能說他沒對上嗎?”這一番話說得沈葆楨眉飛色舞大呼妙極。
   妙歸妙,沈葆楨已隱隱覺察出了下聯(lián)并非樵夫所對,只不過華祝山才思敏捷巧妙利用樵夫的兩個手勢而順勢作答,既然如此,他還是從心里佩服華祝山的文才。說話間已進了村,時值仲秋,篁碧人已收割完稻谷正堆垛禾梗。
   這時,沈葆楨見前面一老漢抽著早煙在指導(dǎo)兩個后生碼禾梗垛。沈大人又興趣大發(fā),來到老漢面前,微笑道:“二人囤禾,老兒威風八面”。老漢當然聽不懂,但出于禮貌便沖沈大人點點頭,抱拳行禮離別而去。沈葆楨見狀,心想,華祝山所言盡是吹牛皮,便又向華祝山擠眉弄眼。孰料華祝山笑嘻嘻地朝沈葆楨拱手說:“哎呀大人,剛才那老漢莫非知曉您的身份,他在用對子向大人提要求!”沈葆楨一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便讓華祝山說明白。
   華祝山笑盈盈道:“適才老漢沖您點三下頭,這是因為畬族有三月三龍點頭的說法,接著他又向您拱了拱手,這意思更明顯了,當然是請求??!然后又轉(zhuǎn)身,自然是畫圓圍繞之意,相連起來,就是‘三水泛濫,小民請賜一堤’?!蓖nD了一會兒,壓低語氣微笑說:“大人,他這是說受了洪災(zāi),想向您請求撥點銀子幫這里建道防洪堤??!”一番話,又一次將沈大人說得瞠目結(jié)舌,不得不對華祝山敬佩的心服口服……
   這些美麗的故事只是告訴游客,穿越時空歲月,我們仿佛看到這座安靜的宗祠在時光中走過的艱辛軌跡。歷經(jīng)時代變遷,卻能始終保持華氏宗祠在篁碧人心目中的地位。上廳在“天地國親師位”之上,懸掛著“思敬堂”。兩側(cè)“忠廉、孝節(jié)”四個紅色大字,相應(yīng)“忠孝廉節(jié)”顯示莊重大氣,令人肅然起敬!因其高貴所以典雅矗立在村西南側(cè),透過中廳那些遙遠的往事和恢宏的名字,似乎可伸手觸及那些名字背后的溫暖和蒼涼。
   我們辭別華氏宗祠,一路走來,舉目四望,大門上端的“太史第”、“光應(yīng)星文”、“氣象維新”字體的古老建筑,盡顯儒雅氣質(zhì),仍然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瞻仰“篁碧畬族雷氏知名人物志”依照年代順序,有自清雍正年的例移贈奉大夫雷貴華——至清光緒年的軍功議敘五品銜、敇封朝議大夫雷維訓(xùn)共六十余位先生,都是從篁碧走出去的各級雷氏官員。我驀地想起鉛山西部湖坊鎮(zhèn)的安蘭行政村,卻有個名叫百官的自然村。那么,縣域南部山區(qū)的篁碧則堪稱名符其實的“百官鄉(xiāng)”了。
   遠遠就映入眼簾的雷氏宗祠前,飄逸著五顏六色的旗幟,近前看到在9只旗桿墩上,豎起的畬族各種標識旗迎風招展。雷氏宗祠的門當戶對兩側(cè),各掛著“畬族文化活動中心”和“雷氏家風家史館”牌額。我們有幸觀賞“雷氏族規(guī)”和“畬族歷史文化”系列展。日出鳳凰山,畬族四姓的來源,畬家始祖龍麒迎娶三公主、畬族婚俗跳竹杠舞等等活動,讓你一飽眼福。
   不遠處就是一圈土圍墻的古代建筑群,這是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的“雷家大院”,又稱“資政第”。當年雷維翰榮歸故里,得到道光帝恩賜,敕建豎立牌坊。在族人的鼎力支持下,工期兩年,建造起這座當時極為宏偉壯觀的大宅院。
   我們來到大門外,見識墻上掛牌“中國傳統(tǒng)村落”畬族村雷家自然村和“雷氏族規(guī)”赫赫有名,令人游興大增。
   雷家大院里,有幾位老先生在一起高興地天南地北聊著。天井邊一幅柱聯(lián)道出精品古建重光:“且看家鄉(xiāng)成仙境,更喜古宅變游園?!迸e目觀賞工藝復(fù)雜,分明別類的精美窗欞雀替,細刻精雕的柱狀圖案,形態(tài)逼真,栩栩如生。歷經(jīng)近200年漫長時光洗禮的雷家大院,仍散發(fā)出濃郁的人文氣息。
   我漫步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沿途觀賞山區(qū)風光,如同徜徉在美侖美奐的畫廊,感受到四圍景色幽深靜雅,賞心悅目。
   我們來到古代建筑——“詞臣”牌坊,此類牌坊式樣十分罕見,高7米,寬6.8米,為四柱三間三樓沖天式,四柱用八鼓抱石為支撐,坊基以四麻石為坊座。三樓兩面為“敕建”,二樓為“詞臣”,均屬陽刻。一樓橫匾陰刻“道光庚子科翰林雷維翰立”。所謂詞臣,指文學(xué)侍從之臣,掌管朝廷制誥令撰述的官員。
   雷維翰在道光二十四年(1844)任甲辰恩科同考官,國史館協(xié)修官,二十五年國史館纂修《一統(tǒng)志全書》告成,二十七年任丁未科會試同考官,升任國史館纂修官,二十八年國史館纂修長編告成,奉旨議敘加一級。因此,皇帝敕建“詞臣牌坊”以彰功德,光宗耀祖,昭示后人。
   我佇立在牌坊下沉思,撫摸著已失去原色的坊石,仿佛感覺到它的體溫和脈動。仰望凝視著“敕建”二字,思緒似乎穿過時空隧洞。眼前出現(xiàn)一個個虛幻境頭,有著晚清裝留著長辮的人匆匆經(jīng)過;隨著畫面變化,又陸續(xù)有身穿長袍馬褂、頭戴瓜皮帽和西裝革履的人,慢條斯理地通過牌坊……
   世紀更替和時代興衰,古代、近代、現(xiàn)代每一段歲月的時光,都在坊石百年不腐的皮膚皺褶里銘刻,形成永不磨滅的影像。
   重訪畬鄉(xiāng)篁碧,面前這座雄偉壯觀、恢宏氣勢不減當年、古建風格緘默有形的“詞臣”牌坊,具有殊雅寧靜的風骨,時光不會倒流,讓她慢慢變老,享受天地人間更多的精彩禮遇。

共 3599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即使我們終其一生也無法游盡祖國的大好河山。今天,周游四海老師的這篇散文《重訪畬鄉(xiāng)篁碧》再一次讓小編一飽眼福。地處江西省鉛山縣境南部山區(qū),東與武夷山鎮(zhèn)相鄰,南、西與福建省光澤縣司前鄉(xiāng)接壤,北接天柱山鄉(xiāng)的畬鄉(xiāng)簧碧是一個少數(shù)民族之鄉(xiāng)。其森林覆蓋率可與小編居住的東北小興安嶺媲美。遺憾的是東北黑龍江的小興安嶺開發(fā)較晚,而位于江西省少數(shù)民族的畬鄉(xiāng)簧碧卻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和人文景觀。在周游四海老師的筆下,我們也一同見識到了畬鄉(xiāng)簧碧的華氏宗祠和雷氏宗祠以及古代建筑——“詞臣”牌坊。這里不僅有金碧輝煌的古代建筑,亦有才智超人,風趣幽默的美麗傳說。小編不止一次地想過:這樣美輪美奐的聞名小村,歷史古跡,在我們中華有著厚重人文歷史的國土中,不知還有多少?感謝周游四海老師精湛的文筆,將自己重游畬鄉(xiāng)簧碧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呈現(xiàn)給大家!一篇精彩的散文,也是一篇精彩的游記。感謝老師賜稿。推薦賞讀【編輯:含笑花】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含笑花        2023-10-27 11:00:01
  精彩的游記,精湛的文筆。
位卑言輕布衣身,我以我筆寫我心。
回復(fù)1 樓        文友:周游四海        2023-10-27 20:10:03
  謝謝鼓勵!編輯辛苦!問好!
2 樓        文友:成敏        2023-11-01 20:18:24
  寫的地方非常好,有悠久的歷史,美不勝收的景色,讓人共同跟隨作者的筆觸,游覽一番。好文章推薦閱讀!
共 2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