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野】六、黑魚的美麗與丑陋(散文)
每次提到黑魚,我對它都沒有太好印象,感覺黑魚總是給人留下一種恐怖而怪異的感覺,可能和我看過很多寫黑魚的故事有關系吧?
在我所看到的黑魚故事中,幾乎都把黑魚描寫成一種十分殘忍、鬼蜮的魚,說它奸詐而狡黠,幾乎無所不吃。許多種魚都是它捕食對象,此外一些小型動物和落在水上的水鳥都可能成為黑魚的襲擊對象。再說黑魚不僅長相難看,披著一身漆黑魚鱗,名字也不好聽,東北人稱之為“黑魚棒子”。黑魚是種水底層棲身的兇猛肉食性魚。小時候,幼魚以浮游生物、水生昆蟲和小蝦為食,長到一拃長以后,開始捕食其它魚了。平時,黑魚喜歡生活在靠近岸邊水草叢的淺水水域,緩緩扭動身子,慢慢游動,或潛伏在水草叢,靜靜地等待時機,一旦發(fā)現目標出現,突然出擊追捕獵物,打被捕食者措手不及,活生生地將獵物吞下。其實,不僅黑魚這樣,幾乎所有的兇猛的食肉動物都具有這種狡詐本性,即使生活在陸地上的獅子、老虎也是如此,假如不這樣的話,它們也無法捕到獵物了,自然也無法存下去。在殘酷的自然競爭中,獲取不到食物,最后只能活活地餓死!黑魚呈圓筒形,身體細長,前部呈圓筒狀,后部側扁,長相圓而粗,像一根長時間在水里被湖水泡得發(fā)黑的木頭棒子,恐怕這就是它們被稱之為黑魚棒子的來由吧?黑魚頭尖而扁平,顱頂、頰部及鰓蓋上均覆蓋鱗片。黑魚除了可以用鰓呼吸外,它的咽頭上方還有一寬大鰓上腔,也是它的輔助呼吸器官,不需要緊緊在水里呼吸,還可以直接利用空氣里的氧氣,這是生活在黑龍江水域的其它魚所不具有的。在缺氧的水泡子里,或在水塘,黑魚可以借助鰓上腔的輔助呼吸,不時將頭斜露出水面進行呼吸。這種奇的呼吸方式,也使它無論在多么惡劣的水域能存活下來的主要原因。甚至在離水以后,黑魚也能活上很長一段時間??梢哉f在黑龍江所有魚類之中,除了黑魚外,任何一種魚都不具有這種獨特的本領。
自然界所有生物在進化過程中,要想活下來,必須有活下來的本領和手段,否則會被自然界所淘汰!黑魚這是這樣一種進化的典型魚。黑魚的魚背鰭和臀鰭特別長,幾乎和尾鰭相連。尾鰭呈圓形,體色暗黑,長有許多不規(guī)則黑色斑,頭側有兩條縱橫的黑色條紋,背鰭、臀鰭及尾鰭都有黑色相間的條紋;胸鰭和腹鰭淺黃色,胸鰭基部有黑斑點,長可達七十厘米以上。黑魚喜歡棲息于水草叢生水域,冬季常鉆入江河稀泥里,停食越冬。我在農場工作時,時常聽漁民朋友講起黑魚“搬家”的故事。勤得利在黑龍江的下游,原來那里幾乎都是沼澤地,也曾是亞洲最大的濕地。只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人們?yōu)榱双@取更多的糧食,在沼澤地里開鑿了一條人工河(別拉洪河),貫穿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把濕地的水全部排放出去,這塊最大的濕地幾乎徹底從地球上消失了。沒有開鑿這條泄洪河前,三江平原是一塊巨大濕地,布滿了彎彎曲曲的地下河,和無數大大小小的水泡子,里面生活各種各樣的魚,當然也不乏黑魚。我在農場中學當老師時,曾經無數次聽漁民朋友說起過黑魚,說黑魚不僅會像牛一樣吼叫,還經常借助大霧,或下雨天搬家,從它們生活的水泡子遷徙到另外一個泡子里。對這樣的故事,開始我并不十分相信,我在黑龍江邊生活過三十余年,從沒見過黑魚搬家的!可以試想一下,要是有一條鯽魚,或幾條鯉魚笨拙地扭著身體行走在路上,將會讓人多么驚訝呢?漁民朋友見我不相信,又說,黑魚是一種十分懶惰的魚,多生活在水泡子里,如果泡子里有足夠供給它們吃的食物,輕易不肯搬家的。如果不是碰到大旱,使泡子里的水極度蒸發(fā)掉了,泡子里的水位迅速下降,或泡子里的魚被那些黑魚捕食光了,它們也輕易不會搬家的。即使泡子里的水干涸了,它們也能鉆進潮濕泥土里,以度過嚴重的旱期,等待雨季的來臨。如果這個期間,能碰到下一場大霧,或是雨季提前到來,對水十分敏感的黑魚會離開它們暫時棲身的水泡子,遷徙到別大泡子生活。
聽到朋友這么說,我驚詫不已,想不到一條魚還會有這樣大的本事呢!黑魚長至二三歲時,性成熟,懷卵量為一點四萬到二點四萬粒之間。親魚在每年五至七月間在長有茂盛水草的靜水淺灘處繁殖。親魚成對地活動在產卵場所,非常活躍,有時還會躍出水面。雄魚用口將水草筑成約1公尺直徑的“魚巢”。產卵在寧靜的日出之前,先是雌魚進入魚巢,腹部向上成仰臥姿勢,身體緩緩搖動而產卵;隨后雄魚以同樣方式射精。產卵后,雌雄魚共同守護在魚巢底下,以保護自己的魚卵,防止敵害侵襲。兩到三天后,魚卵孵化成魚苗。那些幼魚結群生活在靠近岸邊的水草叢,雄魚隨群保護,待幼魚長至四到五厘米后,大魚才會離開幼魚群。黑魚生長速度較快,在自然水域,當年可以長到半斤左右,最大個體長可達到70公分以上,體重可達10余斤重。據說,黑魚是一種十分殘忍的魚,它不僅捕食別的魚,還會捕食自己生下的魚卵呢!那么它為什么會忍心吃自己產的魚卵呢?說起來這里還有一個凄美的故事呢!
傳說,黑魚原本生活在海洋里,那時的黑魚長得嬌小玲瓏,性格十分溫順,是一種漂亮而秀美的魚,有許多追求者,甚至連海蛇都看上了黑魚。一天,黑魚游到一塊礁石旁休息。這時那條海蛇悄悄地游過來,緊緊把黑魚纏繞住,逼它成親。黑魚拼命掙扎,還是無法擺脫海蛇的糾纏。不久,黑魚發(fā)現自己有了身孕,懷上了海蛇的卵,令它十分苦惱。為了徹底躲避可惡的海蛇,黑魚離開了海洋,游到一條河流——那里水草豐美,風平浪靜,還生活著許多鯽魚、鯉魚、鰱魚、草魚、青魚。那些魚也都喜歡它,安排黑魚在河里住下了。來到新的地方,黑魚生活得十分高興而平靜。在這平靜的生活里,它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了,即將臨產了。黑魚怕自己產下海蛇的孽種,把這件事對草魚說了。草魚一時也拿不定主意,帶它去見見多識廣的烏龜。老烏龜說:“你即將產下的魚卵里,只有一粒卵是海蛇的,長大后會變成一條烏鱧蛇,而那條烏鱧蛇將吞掉河里所有魚蝦?!焙隰~一聽,更著急了,忙問老烏龜該怎么辦才好呢?老烏龜告訴黑魚說:“這粒卵從表面上是分辨不出來的,只是味道和別的卵不一樣。真正的魚卵都是苦的,只有海蛇的卵是甜的。你在產卵時,把卵一粒粒地嘗過,只要把那粒甜卵吃掉,剩下的卵都是魚卵了?!焙隰~記住了老烏龜的話,產卵時把所有卵一粒粒地吞到嘴里品嘗一下,直到找到那粒甜卵,才把它吞掉。從那以后,黑魚便有了吃自己卵的習慣,并代代相傳下來,直到今天。是因為黑魚吃了蛇卵,才長了一身黑鱗,相貌也變得丑陋起來,再不招人喜歡了。過去住在黑龍江下游的人們,很少有人吃黑魚。還說什么,吃黑魚會引發(fā)“老病”。那些年人們捕到黑魚后,多用來喂豬。
其實當時人們不敢吃黑魚,并沒有任何真憑實據,估計主要還是因為黑魚長得實在太丑陋了,才無端地生出許多猜測,那里人才不吃黑魚了。結果以訛傳訛,越說越厲害,更沒有人吃黑魚了。那時人們不僅沒有人吃黑魚,也沒有人吃七星鰻。記得,我曾看過一本介紹黑龍江魚的小冊子,上面提到七星鰻,也說那是一種有毒的魚,不能食用。當時我對那本書頗有歧異,每次從黑龍江邊撈回七星鰻,把那些魚都喂鴨子。結果鴨子不但沒被七星鰻毒死,反而下了很多雙黃蛋。連鴨子都毒不死的魚,還能毒死人嗎?后來終于有人斗膽品嘗了七星鰻,吃過那種魚的人說,七星鰻是黑龍江味道兒最鮮美的魚,什么魚都趕不上它的鮮美。當然那是后話了,我在農場工作時還沒有人吃七星鰻,如今離開農場已經二十多年了,想品嘗七星鰻也吃不著了。但是勤得利人吃黑魚很早,這和上世紀的那場大饑饉有直接關系呢!當時農場每名職工每個月供應二十多斤糧食,再加上副食供應嚴重不足,很多人都在挨餓。漁業(yè)隊有一個姓黃的木匠,那人是從廣西來的老光棍,一個人獨自生活,安排不好伙食,一個月的糧食,半個多月就吃沒了,剩下的半個月便只能靠揀職工食堂扔掉的魚頭和菜葉子。把那些東西揀回來煮熟了充饑。這件事被一位赫哲族漁民發(fā)現后,給他出了一個主意說,村東二十多里地的黑魚泡子,你到那里肯定能打到黑魚。黑魚泡子是一個方圓十幾里的大水泡子,那里的魚很多。盡管當時還沒有人吃黑魚,但是為了活命,老黃還是過去試一試??衫宵S是木匠,沒有漁網,還不會打魚,即使泡子里的黑魚再多,他也打不上來一條呀!那個赫哲族漁民有給他出了一個主意,你到黑魚泡子后,先打好冰眼,等到天黑后在冰眼旁升起一堆篝火,看見火光,那里的黑魚會朝冰上蹦,那樣你不是就可以把跳到冰上的黑魚拿回家煮著吃了嘛!老黃半信半疑地去了黑魚泡子,按照赫哲漁民交給他的方法,先用冰镩子镩開冰窟窿,隨后在冰眼旁點起一堆篝火,靜靜地等待在冰窟窿旁,等待黑魚往上跳。還別說,不到半個小時的工夫,真有兩條黑魚從冰窟窿里竄上來,最大一條足有十多斤重呢!村里人聽說老黃在黑魚生篝火抓住黑魚的事,都紛紛效仿,每天晚上都有很多人到黑魚泡子镩冰窟窿,然后點起一堆堆篝火,誘惑黑魚朝冰上跳。
我家搬到勤得利農場后,聽許多同學都說起過這件事,當年生活在農場的人有著得天獨厚的天賜良機,正是依靠黑魚才度過那場饑饉的年代。幾十年過去了,現在的黑龍江下游也幾乎見不到黑魚了,黑魚泡也僅僅是一個地名而已,那里已經捕不到黑魚了。當年黑魚舍身成仁,不顧一切地往冰上跳,挽救了饑餓的人們,可是今天的人們僅為了換回來幾張鈔票,在短短幾十年時間,卻讓黑魚幾乎斷子絕孫了。倘若再有一次大饑荒降臨人間,即使在黑魚泡的角角落落都燃遍了篝火,還能有黑魚從冰窟窿里蹦出來嗎?黑魚喜歡生活在水草茂盛、水面平靜的水泡子,是一種積極保護自己領地的魚。別管任何生物,別管身體大小,只要進入到它們的領地,都會遭到黑魚竭盡全力地反擊,不給入侵者一點機會。黑魚是一種生命力頑強的魚,能輕松從一個泡子轉移到另外一個水泡子,因為這種魚在陸地能存活很長時間,幾乎沒有天敵,能戰(zhàn)勝泡子里任何一種猛獸,想征服黑魚是一種很難、很難辦到的事。
黑魚生命力頑強,在干涸的水泡子鉆到淤泥里可以存活幾天,以等待下雨或水位上升。再沒有水的地方,可以堅持幾天時間。每年春天,黑魚把魚卵產在水草茂盛的水域,經過三四孵化,在水草叢里愉快地生活。而黑魚父母小心地守護在孩子們的身邊,時刻準備出現在附近的生物,保護后代順利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