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情寄八縛嶺山寨(散文)
這是久藏于八縛嶺深處的一座典型農(nóng)家院落,像一位深藏于閨閣之中從未沾染俗世氣息的少女,更像是一位蒙著朦朧面紗的遺世佳人,在橙黃色的秋風(fēng)中卓然獨立,等待著我們?nèi)ヌ綄?、去發(fā)現(xiàn)她的美。
當(dāng)一行人遠(yuǎn)遠(yuǎn)望到那座綠蔭掩映的小小庭院時,或許是踢踏的腳步聲打擾了八縛嶺清幽的美夢,也或許是主客之間早已心有靈犀,隨即,女主人洪亮而爽朗的笑迎聲駕著清風(fēng)倏忽撞到了我們耳膜上:“歡迎老師們!歡迎大家來八縛嶺山寨做客!”
推開一扇雕花木門,剛一走進(jìn)院子,剎那間,我們就被這座小院古樸而靈動的美貌所俘虜了。
在這座陽光飽滿、綠意盈眸的小院里,最打眼的是正面一溜窯洞的前墻上,數(shù)株郁郁蔥蔥的爬山虎挨挨擠擠,正執(zhí)著地附著于石壁之上,使勁地向上攀爬。似乎,它們與主人已然訂立一張無聲的盟約,欲以自己蓬勃的長勢護(hù)佑窯洞的周全,讓它在烈日的熱情炙烤下依然能保有一份清涼與愜意。
小院正中央,疏疏落落擺放著古老的石磨、石墩、石碾子。這些歲月的滄桑過客,早已喪失往日的功用,唯有靜靜蹲踞在這里,素面朝天,與往來流云囈語般地傾訴著光陰的消逝與流變。仰頭,數(shù)株棗樹撐開巨大的傘蓋,將陽光盡行遮擋,只有那么幾條金色的絲縷,倔強地穿透枝葉的重重封鎖,調(diào)皮地垂落在主客的肩頭背上。還有那么幾縷尤其頑皮,它們趁微風(fēng)撓動棗葉癢癢而“嘩啦啦”亂顫的空當(dāng),一頭撞到地面,在地上勾勒出幾道明晃晃的碎影,竟斑斑駁駁似梵婀鈴上演奏的名曲。棗樹枝頭高掛著幾個大紅燈籠,還有專門為鳥兒打造的玲瓏木屋。這一刻,古銅色的鳥屋與褐色的棗樹虬枝傾心牽手,翠綠的棗子、棗葉與鮮艷的紅紗相互映襯,仿佛一幅配色大膽的寫意油畫,讓人絲毫不會產(chǎn)生任何違和之感。在這座棗樹主打的庭院里,窯前的另一棵老棗樹,盤根錯節(jié),像一條虬龍盤曲而上,斜生的枝干穿過主人專門為它開鑿的墻洞,直直指向窯頂上方的浩瀚晴空。
在中國北方,農(nóng)家庭院多植果樹。常見的有蘋果、梨、山楂、葡萄等等,而尤以栽種棗樹居多。棗,不僅健脾益氣、養(yǎng)血安神,極具藥用價值,而且偏偏諧音“早”字。自古,北方人不論是誰家娶新媳,都會在新人床上用紅棗、花生、桂圓和瓜子擺出“早生貴子”的字樣,虔誠祝福一對新人盡早誕下一個新的小生命,用以延續(xù)家族血脈。千百年來,華夏民族在棗樹身上,寄予了太多良好祝愿——惟愿種族生生不息、代代綿延不絕……
在女主人以自制的薄荷清茶殷勤款待散坐于棗樹下的客人時,我得以仔細(xì)端詳這座整潔的院落——八縛嶺山寨。
這邊,幾株粗壯的楊樹間吊著兩支木板秋千,可以兩人并坐其上,如同雙鳥比翼齊飛,一同在有節(jié)奏的搖蕩中感受縱情飛翔的暢快淋漓。這也讓我不禁想起了那顆閃耀于兩宋之間的巾幗星座,似乎,眼前,還幻化出一幅“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美妙圖畫。
院子那邊的大樹間,則用綠繩懸掛著兩張吊床。倘若,于醉眼朦朧之際,手捧一冊泛著油墨馨香的書卷,仰面輕躺其上,時而朗聲吟誦古今之佳篇,時而眼觀天上的云卷云舒;抑或,于月色沉落、星子困頓的夜晚,側(cè)耳聆聽山風(fēng)徐徐吹來,在斑斕的星輝里,將悠長的思緒系在風(fēng)的腳踵,遙寄給遠(yuǎn)方的友朋,那該是多么富有詩意!
“老師,請用茶!”女主人淺笑嫣然。她的右手,如蔥根般潔白修長的手指一一并攏,輕輕扶在茶杯邊緣,邀我一同品茶。這茶湯,顏色青綠,宛若一汪平靜的秋水,透著深沉的況味。一縷清香隨著水汽裊裊升騰,似有還無,清幽而不張狂,淺淡而不濃烈。以唇啜吸,緩緩將茶湯送至舌尖齒上,一股薄荷的冰爽與清冽瞬間炸裂,便覺滿口都是清爽的滋味。這當(dāng)口,有幾只半大的母雞在庭中悠閑覓食。它們頭頂暗紅的冠,輕快地踱著小碎步,如同虔誠禮佛,一俯一仰間,似乎都在由衷感喟造物主的無私饋贈。不遠(yuǎn)處,另一方園子里,棲息著更多成年的公雞和母雞。大自然賦予它們足夠的自由,它們或三三兩兩停留在架子上,用尖利的喙梳理著自己五顏六色的羽毛;或者不拘小節(jié),高高地躥到大樹的枝枝椏椏間,“咕咕,咕咕”吵鬧個不停;還有那么幾只大公雞,羽毛鮮亮,色彩繽紛,昂首挺胸地來來回回在自己的領(lǐng)地巡視,隨時準(zhǔn)備和那些來犯之?dāng)称磦€你死我活。據(jù)主人介紹,這里的土雞根本不用人管,它們有時會在野外下蛋,蛋也藏得極其隱秘。然而,一旦孵出小雞,雞媽媽也不會吝嗇,一定會帶著一長串跌跌撞撞走路的雞崽兒們,浩浩蕩蕩順著熟悉的煙火味道一路歸來。
倘若穿過院子,院后猶見一棟歐式木屋,頗見哥特式風(fēng)格。木屋不遠(yuǎn)處,還有兩眼相互貫通的窯洞。一眼窯洞里備有書桌,恐是主人空閑時讀書的地方;而另一眼窯洞,則于正中擺放著書畫幾案,上置紙墨筆硯和鋪開的宣紙。試想,春來之際,東南季風(fēng)染綠山野,嘈雜鳥語應(yīng)和花香,主人一定會選在這方斗室,以纖毫之筆素描出春天絢麗的模樣;抑或,天寒地凍,大雪紛飛,天地間玉砌冰雕,心念所動處,約三五好友,在窯里圍爐暢飲,彈琴論詩,共話桑麻,豈不逍遙似人間仙翁……
遐思間,女主人輕輕敲響棗樹上懸掛的齒輪,金聲玉振亦隨秋日的清風(fēng)響徹四方。
女主人說,這是喊大家吃飯用的——來這里游玩、采摘的客人和干活的工人比較多,且大家散落各處,敲鐘就是為著提醒大伙兒開飯了。女主人快人快語,自言是記者出身,曾當(dāng)過報社記者部主任、廣告部主任。幾十年走南闖北,自然養(yǎng)成了走路如風(fēng)、辦事利落、雷厲風(fēng)行的性格。而男主人是我的老朋友,起先在教育系統(tǒng)工作,當(dāng)過聯(lián)合學(xué)校的校長,后到多個單位當(dāng)領(lǐng)導(dǎo),還兼任過城郊一個村莊的黨支部書記。也許正因如此吧,他與八縛嶺,與這方堅實的土地結(jié)下了難以割舍的不解之緣,甘愿把自己的靈魂寄托在這山山水水間、雞鳴犬吠里。
早些年,他們毅然辭去職務(wù),辭離職場,離開喧囂的城市,離開逼仄的小家,“逆行”來到這里定居,讓空置的山莊、荒蕪的田園重新煥發(fā)出了往日的勃勃生機。日升月落間,他們種下棵棵果樹,修整條條道路,新建窯洞,蓄養(yǎng)畜禽……讓這里漸漸綠樹成蔭、鮮花遍地,宛若化為世外桃源。
如今,男主人頭上已滋生出根根銀絲,臉上也顯出道道深陷的皺紋?;蛟S,山野的陽光可以染黑他俊朗的面龐;也或許,河谷的勁風(fēng)能夠揉皺他白皙的皮膚,但他,告別的是種種傾軋與內(nèi)卷,收獲的是“種豆南山下,悠然見南山”的舒心與曠達(dá)。與他相伴的女主人也已年過花甲,可不同于常人,似乎,他們更向往那種“曖曖遠(yuǎn)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fù)得返自然”的隨心所欲與恬淡自然。
午飯,顯然是好客的男主人精心準(zhǔn)備的。涼拌野菜、蕎面灌腸、蒸南瓜、煮玉米、色澤艷麗的韭菜炒笨雞蛋……都是綠色有機食品。尤其那樽發(fā)出滋滋聲響、熱氣騰騰的銅火鍋,是他最拿手的廚藝。其中的食材,不僅有宰殺自養(yǎng)的肥豬制成的五花肉、油炸丸子,還有自種的土豆白菜、自制的豆腐粉條……朋友們吃得開心,更吃得放心。蘇東坡曾有云:“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贝丝?,在八縛嶺,在這一座泛著煙火氣息的農(nóng)家小院,我們又何嘗不肯長作蟄伏嶺內(nèi)的一個逍遙客呢?
飯畢,乘興環(huán)繞小院閑逛。庭院外,一條幽僻的山間小路曲曲折折沿著山勢伸向遠(yuǎn)方。途經(jīng)懸崖處,小路邊緣皆豎立一排石磨做成的防護(hù)帶,設(shè)計倒也新奇別致。在拐彎處,小路兀然一分為二,分成上下兩條。兩條羊腸小道的盡頭均建有一座石頭涼亭,如蒼鷹之雙翼,遙遙呈現(xiàn)呼應(yīng)之狀。在每個涼亭內(nèi),都置有石桌、石凳,以供游人爬山累了短暫休憩。
孑然獨立于涼亭,遙望秋陽沐浴下,遠(yuǎn)方群峰聳立,碧濤萬頃,間有金風(fēng)滾滾而來,催動松濤陣陣有如雷鳴。胸中,自有一股凜然之氣鼓蕩而生,眼眸也漸漸為造物主的雄奇宏偉所沉醉……
日薄西山,也該到道別的時候了!女主人殷勤為我們帶了山寨特產(chǎn)——西梅,男主人則目送我們到達(dá)下山口后,一直站在寨前的崖邊向我們揮手致意。當(dāng)我們走遠(yuǎn),回首凝望,竟發(fā)現(xiàn)他依然矗立在崖邊樹下,身形就像一尊用石頭和黃土鑄成的傲岸雕塑。在他身后,刻有“八縛嶺山寨”的那塊紅色牌匾,在漫山遍野的蒼翠中,如同一枚經(jīng)霜的楓葉,一直在我們的心海里搖曳,搖曳!
靈魂對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時光變得更豐盈和飽滿。
善待別人的文字,用心品讀,認(rèn)真品評,是品格和品位的彰顯!
我們用真誠和溫暖編織起快樂舒心、優(yōu)雅美麗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學(xué)社團(tuán)精華典藏!
感謝賜稿流年,期待再次來稿,順祝創(chuàng)作愉快!
話說,歡迎本家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