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籬】我童年的那些玩意兒(散文)
當滿大街疾駛過閃爍著七彩燈的滑板車時,成年人不由得感慨:“現在的孩子可真享福了?!毕嗷ブg自然而然地談起了遠去的童年。
我童年的那些玩意兒,簡直不值一提,可我又是愛之有加。懷念,從那些玩意兒開始,特別溫暖,就像那些玩意兒支起一座火爐。
一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孩子很少有買來的成品玩具,更不用說滿懷抱的大洋娃娃、各式電動遙控車、奇形怪狀的變形金剛、滑動起來像踩著風火輪的旱冰鞋、滑板車……那個時候農村孩子的玩具大多是自制的。泥巴、紙片、木棒、羊骨頭、小玻璃瓶、果核、高粱桿(玉米桿)、花花草草……生活中有取之不盡、豐富多樣的制作玩具的材料。紙風車、秸稈眼鏡、木猴兒、杏核口哨、木頭手槍……是我們自制的常見玩具。
用過的作業(yè)本的牛皮紙封面,剪開、折疊、粘和,挑選縫被針粗細的竹棍作車軸,用二三尺長的細竹竿挑著迎風快跑,看不清風車的形狀,只看到一個園輪在飛快的轉動。一幫孩子各持一竿紙風車在村子里跑,看誰的風車轉得最快,誰的最耐久,就選誰作風車王。當然,沒有一定的技巧、耐心、恒力,是做不了風車王的。
秸稈眼鏡、秸稈手槍是秋天里的玩具。高粱、玉米卸下了沉甸甸的果實后不幾天就干枯了。光滑、散發(fā)清香的秸稈硬硬的外皮、海綿樣松軟的內芯是制作眼鏡、手槍等玩具的好材料。用牙齒剝下來的高粱(玉米)稈的外皮最完整、最勻稱,再把它分成兩厘米寬的細條,然后把秸稈的內芯掰成七八厘米長的柱芯,最后根據自己的需要用柱芯連接細條成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各種形狀,這樣就組合成眼鏡、手槍了。架上這樣一副眼鏡別提多自得了,儼然自己就是博士、教授了。
要削制一個俗稱木猴兒的陀螺可不容易,眼光、竅門、力氣缺一不可。這樣的玩具,男孩子比女孩子做得好。要細心的挑選木質瓷實、紋路細密的木頭,截成五六十厘米長的圓柱,用小刀慢慢的削成形狀對稱的圓錐(頂點和圓點必須在一條線上)否則就轉動不起來。用鞭子抽打木猴兒,木猴兒就轉動起來了。起先真像一個玲瓏的小猴子在跳躍,轉著轉著,就只看到一團褐色的霧了。那時候,我和弟弟很渴望能制成一個木猴兒,可是不知是木頭不夠瓷實,還是小刀不夠鋒利、抑或是手腕的力氣不大,總之,沒有削成一個成功的木猴兒,因此,我們對那些能制成木猴兒的大男孩特羨慕、特崇拜。
二
你做過杏核口哨、核桃車車嗎?杏子還未成熟,杏核還是白色的,去掉杏肉,在杏核上鉆一個圓孔,用針尖一點點掏出里面的杏仁,待干透了,放在嘴邊一吹,脆亮的哨音引得鳥兒飛過來,在孩子們周圍盤旋飛舞、放聲鳴叫,這時候的哨聲會更響更亮,留住了春天,留住了童年。核桃車車的做法大致如此,但難度大些。在核桃的兩個頂端各鉆一個圓孔,掏出核桃仁,因為核桃仁之間有木格,掏起來就費時多了。完全掏空后,在細竹棍上纏上棉線做成車軸,一拉線,核桃就轉動了。為了做核桃車車,我們姊妹用完了媽媽的好幾轱轆棉線,被媽媽數說過很多次。
雞毛毽子、沙包是女孩子愛玩的玩具。家里只有一只會打鳴的大紅公雞,媽媽不讓我們拔它的毛,我就學別的孩子的樣,找來薄而軟的塑料紙,疊起來,仔細的剪成韭葉寬的細條(越細越好),翻出兩枚麻錢,擰緊一大把塑料條,滿滿當當的從錢孔中穿過一公分左右,用火燒旺,迅速往地上一壓,就粘住了,就成了一個毽子,我一口氣可以踢上百個。
弟弟很想有一副象棋,可爸爸沒有多余錢買。弟弟想了一個辦法:找了一根又圓又直又勻稱的木棍,讓爸爸鋸成很多個薄厚一樣的圓片,又在電線桿上磨啊磨,圓木片一面磨平光了,用毛筆寫上“車”“馬”“炮”等字,就制成一副象棋了?,F在,這幅象棋已經殘缺不全了,媽媽還保存著。那天,找東西無意中翻出來,媽媽拿給兩個給侄兒看,他們哈哈笑了:“兩元錢就能買一副棋,要那么費時嗎?”今天的孩子恐怕很難理解那樣的時代、那樣的童年了。
無論貧窮還是富裕,每個孩子心中的童年都是快樂的、回味無窮的,然而,我覺得我們的童年比今天孩子的童年更充實、更有趣、更自由,盡管我們的童年是泥土的、原始的。我也希望今天的孩子一生一世如他們的童年一樣幸福,希望下一代、下下一代,世世代代孩子的童年都比他們父輩快樂、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