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坐桌(散文)
老家人常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叫做坐小桌;把因婚喪嫁娶等大待客叫坐大桌。這種坐小桌和坐大桌的聚餐活動,既屬于一種傳統(tǒng)的民俗文化,也是歲月長河中一段難以磨滅的記憶。
我年幼時,物質匱乏,生活條件差。父母們一直秉持著勤儉節(jié)約的習慣,但除夕夜的團圓飯,我們家的生活仿佛一下子就邁入了小康。為了這難得的一次團聚,遠在他鄉(xiāng)謀生的親人們,即使離家千里,也會千方百計地趕在年三十前回來。那種歸心似箭的心情仿佛千山萬水隔不斷,風霜雪雨難以阻擋。村口的守望,成了母親一道生動的剪影。那時候還沒有電話,她就利用拾柴禾的機會,在村口向遠處張望,好像與遠在他鄉(xiāng)大哥心有靈犀。每每大哥從遠處回來,母親就會第一個發(fā)現(xiàn),臉上綻開花朵般的笑容。盡管連日來,父母都在為這一年一度的團聚忙得不可開交。他們在清掃房屋時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然后小心翼翼地在墻上刷上青粉(能使墻增白的粘土);在屋頂?shù)呐锛芟潞透G洞的墻縫處糊上新報紙;不忘在迎門墻上貼上我期末考試獲得的獎狀。對于去年的舊獎狀,她也沒舍得扔掉,把它又卷起來,放到斜掛在墻上的鏡框后邊。母親要我在年畫下面的日歷上,標出年三十的時間,她說怕自己忙過頭了,會錯過到村口接在外打拼的哥哥們的時間。記得我上高中那會,每次快到村口時,一看到看到母親焦急等待的身影,不由得加快進步。
把屋子整飭一新后,父母還要在窯洞那個小木格子的窗戶上,貼上母親剪的十二生肖。說是十二生肖,不如說貼的是我們姐妹八個的屬相剪紙,其寓意不言自明??傊谀耆倪@次坐桌前,這樣的布置總會讓我們有一種“賓”至如歸的味道。母親平時里的忙多是隱性的,為了準備這一年一度的團圓飯,她很早就做了統(tǒng)籌。提前一周用瓦缸泡豆,抽空到東窯石磨上去磨面。推磨這活急不得,還得講究方法。每每憶起父母佝僂著身子奮力推磨的場景,我的內心就五味雜陳。后悔那時沒能理解父母,自然也體會不到父母的良苦用心。只知道那時坐桌能吃到好多平時難得一見的美食,卻沒想過這背后默默的付出。
坐桌時,我們最愛吃豆腐,豆腐諧音“都?!保赣H說:“豆腐吃了都有福。兜中裝有福,到哪都能中?!睘榱四茏尨蠹叶加懈?,父親不辭勞苦背著豆子走十幾里山路到集市上的豆腐作坊去物物交換。寒冬臘月天寒地凍,換回的豆腐,不用特別處理就能保存上好幾天。于是在坐桌時,桌上就出現(xiàn)很多與豆腐有關的菜品如炒豆腐和油炸豆腐干等,至今想起那種豆腐的美味,我都會忍不住口舌生津。在坐小桌的前一天,母親還要把父親從集市上買回的豬肉拾掇好。她先將大油部分剔出來,再把肉切成不同的形狀,做酥肉疙瘩和肉片,肉皮也不能浪費,做成美味的皮凍是再好不過。至于和面,醒面,泡海帶腐竹等活母親要在夜里進行,因為做這些活需要用灶火的余溫進行加熱。放早或放遲都會影響第二天菜的口感,至于那些輔助的工作如擇菜,洗菜等這活一般都要同步進行,廚房里的瑣事,讓父母忙得不亦樂乎。????????
終于等來除夕,全家人也都聚齊了,意味著我們要進入過年模式。父母提醒我們相互之間不要鬧矛盾,多說祝福話和吉祥話,歡歡喜喜過年。爆竹聲聲,夜色漸漸來臨,全家人開始吃年夜飯。坐桌時一張桌子往往坐不下,就把兩張桌并起來。迎門的正位屬于父親,母親坐在父親左邊。那時座次也挺講究:迎門居中為上,主位右側為主賓位,大哥二哥他們坐那兒。大嫂抱著小侄女坐到相應位子上。我年齡小,見縫插針站著。有時候實在坐不下,就另外擺上一桌。年夜飯除了極個別籠上菜,如扣碗肉,小酥肉和蒸肉外,還有極有象征意義的燒豆腐和豆腐干等老家傳統(tǒng)菜肴。盛菜時,母親把每個盤子都填得滿滿的。
“團圓喜團圓,無酒不成宴。”在開始動筷前,需要給每個大人的酒杯里倒上一杯我們當?shù)禺a(chǎn)的仰韶大曲,俗稱“赤肚猴酒”。第一杯酒敬天地,祝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第二杯酒,敬父母健康長壽,福樂綿延;第三杯預祝大家新年大吉,心想事成!最后再給父母滿上一杯。團圓飯就在這滿滿的儀式感中,觥籌交錯間,歡聲笑語里,傳遞著幸福和希望。隨著時光的推移,二哥也娶妻成家有了孩子,年三十坐桌時,家里人多坐不下,母親就想悄悄一個人在廚房里湊合著吃。大哥發(fā)覺后,讓大嫂和二嫂一起來到廚房把母親請回到桌旁。想想母親連日來的辛勞,我們內心都過意不去。散席后,我也加入了打掃戰(zhàn)場的行列。雖然母親總說我毛手毛腳的,怕我打破碗。事實證明,這收拾碗筷,整理凳子,打掃屋子的活我也能干好??吹饺胰艘黄饏⑴c,尤其是二位嫂子的加入,父母的心樂開了花,臉上也總是掛著燦爛的笑容。在父母的影響下,?我們不僅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和幸福,也理解了做父母的不易。坐小桌,象征著一家人團團圓圓,日子和和美美。拉進了彼此間的距離,預示著家和萬事興。我成家后,妻子表現(xiàn)出的勤勞樸實,很像年輕時的母親,這讓母親甚為歡喜,我也很欣慰。自從妻子來到我家,母親身邊就又多了個得力助手。
在老家,村里人坐大桌,只要主家選好了日子,街坊鄰居都會積極參與。在村里執(zhí)事大總管的吩咐下,抬桌子的,拿凳子的,過事會用到的鍋碗瓢盆等鄉(xiāng)親們也會提前一晌送到。執(zhí)事大總管會按主家的要求提早安排活。如坐帳桌,一般要挑村里的文化人去做;端菜的掌盤人要選身強力壯,有眼色的青年人去做;拾饃和送水的小細碎活,一般要選小青年們去做。至于招待娘家人或老舅家人的應酬工作,這選要請村里德高望重的長者來完成。這些分工明確的安排通常以執(zhí)事單的形式,張貼在主家門外的顯眼位置,讓人一目了然。我就是由拾饃送水的小青年一步步成為村里的坐帳桌人選。這其中的幸福和辛苦一般人很難體會到。原來的生活條件差,人們無論坐小桌還是坐大桌都是一種對日常生活的改善。當我們把坐桌看成一次次的人生聚散時,對坐桌的理解和體會就會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尤其是坐大桌,凡是來者都是客,不管距離遠和近、關系親與疏。在大院內外,在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的氛圍中,那種鄉(xiāng)情、鄉(xiāng)音猶如《水滸傳》中的好漢聚會,一幕幕讓人一想起就會感慨萬分。??
鄉(xiāng)下待客坐大桌的席面,沒有固定的匱成。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待客也由原來的普通水平變?yōu)槭送?,既十熱八涼。菜品花樣繁多,琳瑯滿目,主家誠心誠意,讓人大快朵頤,歡欣不已。大廚大多是十里八鄉(xiāng)做菜的高手,廚藝精湛。他們一般沒有工資,在開席前,總管安排撐大盤的人給大廚們獻上主家的心意:一條煙和一些糖果,希望他們做菜盡心盡力,色、香、味俱全,客人能吃飽吃好。在待客結束后,主人還會特意給大廚師傅再送上一條煙、一條毛巾和一瓶酒,以表謝意。以前來參加農(nóng)村坐桌的客人大多是靠步行,考慮到實際情況,讓客人們坐兩次桌,第一頓十點開飯,兩小時后再開第二頓。由于兩頓飯間隔時間較短,這樣的待客方式也令幫忙的人不勝其累,還很容易造成食物浪費。為了避免食材浪費,村里待客開始推行坐一次桌。做菜大廚也趨向于專業(yè)化,服務一條龍。美其名曰:專業(yè)下鄉(xiāng)包桌。他們崇尚客人至上,服務一流。做的菜肴不僅豐盛,菜品質量也與城里大飯店不相上下。這種樸素的待客方式的變化,也反映著老家人緊跟時代潮流,與時俱進。如今,越來越多的農(nóng)村人離開老家,搬進城里,人們的朋友圈的日益擴大,接踵而來的坐桌也隨著多了起來。當然相對應的份子錢也是水漲船高,在這種新形式下,人們開始懷念農(nóng)村那種樸素熱鬧的坐桌。
如今,我們已不再年輕?;叵肫鹉请y忘的歲月,我更懷念一家人團聚的日子,尤其是母親健在時坐小桌的美好。還有那由掌小盤到坐賬桌的經(jīng)歷。這種傳統(tǒng)的鄉(xiāng)村習俗接地氣,鄉(xiāng)情濃。它傳承著幸福,傳遞著鄉(xiāng)音,承載著濃濃的鄉(xiāng)愁,綿長悠遠,讓人無限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