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渡】夕陽,移動著燦爛(散文)
夕陽,移動著燦爛
我的兩個忘年交,是一對老夫妻,梁哥和楊姐。
很羨慕他們的退休生活,他們現在有一個如候鳥一樣遷徙的家,自由而愜意,健康又快樂。
兩位老朋友五年前雙雙退休。楊姐退休工資有五千多,梁哥少一些,四千多五千不到。他們退休那天,我們聚餐了,像一群孩子似的大吃大喝了一頓。用老年人的放縱來宣泄既期待又失落的退休的開始,終于可以一覺睡到自然醒了。
熱鬧了一個晚上。調侃、祝賀和嬉笑最終掩蓋不住二位心底的酸澀,酒精的催情更容易傷感。我見他們眼眶里滿含淚水,仰望著吊燈才沒有流出來。
同干一杯酒后楊姐說:“明天以后我們干什么?希望大家能夠出出主意,集思廣益,幫我們策劃策劃。”
他們只有一個女兒,赴美留學后嫁給了同學。一對中華兒女畢業(yè)后留在了當地工作,定居美國了。實質上二位退休后就是相依為命,雖有女兒女婿,只存在于視頻中、腦子里,除了電話、語音溝通,完全沒有家的氛圍和子孫繞膝的溫馨。
女兒女婿也算孝順,退休前就多次邀請,退休后也回國幾次,專程接父母到美國去生活。但都被他們拒絕了,他們的想法很簡單:異國他鄉(xiāng)語言不通,人文不同,習俗差異很大,誰都不認識,也無法溝通。沒有熟悉的街道、黃皮膚的臉、客客氣氣的街坊鄰居,空氣都沒有炒菜的味道,女兒女婿要工作,平時也是他們兩個,何苦去受那個洋罪。
退休前忙于工作時人很充實,當從繁忙的工作中退下來,整日無所事事的時候,一定是很不適應,至少目前是這樣。退休前都是幻想著如何如何瀟灑,怎么怎么安逸,真正離開了工作的忙碌,夸張地說那就是孤獨寂寞冷。夫妻兩個都不會打牌,也不跳壩壩舞,突然沒有了追求、失去了目標,整天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長期下去真有可能會得憂郁癥。
七嘴八舌討論了很久,最終大家意見統一:根據楊姐喜歡攝影,梁哥喜歡旅游的特點,建議他們制定旅游計劃,游遍祖國的山山水水,用影像記錄旅游中的點點滴滴。發(fā)發(fā)朋友圈,為還在工作崗位的我們做點貢獻,帶著我們一起旅游、觀光。
二位接受了大家的建議,還做了象征性的分工:楊姐在規(guī)劃局工作的,就做旅游攻略,梁哥在單位管辦公室工作的,負責設備采購,完善旅游設施。
也算人盡其才發(fā)揮余熱。
楊姐還真的做了很多功課。通過查找、咨詢等多種手段,從交通工具到景區(qū)安排,從氣候特征到逗留時間,從路途餐飲到住宿攻略都做得非常到位。
交通工具選擇飛機,購買了兩個人的隨心飛。三千多元不限次飛一年,真正合算。只是出行時間有點限制,必須選擇周六周日。這對于退休的人來說肯定沒有影響。根據氣候條件,目的地都是選擇溫暖如春的地方。冬季到海南,夏季到云南,春秋隨意選擇,并做了一份詳細的計劃書。
梁哥那邊也正常行動。照相器材選擇了一臺佳能5DMarkIII,配EF-S 18-200mmf/3.5-5.6JS標準鏡頭,加EF 50mm f/1.4 USM定焦頭,基本滿足攝影攝像的需求。針對兩人喜歡潛水的特征,還購買了一臺索尼 FDR-X3000R運動攝像機,采購了一些必須的旅行用品。
第一站他們到了三亞。
因為計劃兩個月時間,所以住宿準備租民房。
可是計劃不如變化,到地方才知道租民房的主意并不新奇。你一個初次旅游的小白都能想到,那些老驢友也一定能夠想到。民房的租金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算。輾轉幾天他們才從一個游客口中獲得一個很有價值的信息,現在租住時間長一點的“候鳥族”都去周邊農村租房。他們也沒明白所謂的“候鳥族”是個什么民族,但是,到農村去應該方向是對的。于是,他們去到農村這個廣闊天地看看了。
在離市區(qū)十幾公里一個村子,他們發(fā)現有很多出租房子的。也碰見一些租客,多數是老兩口,都是內地來的退休老人。他們也是退休了,專門尋找氣候宜人的風景名勝旅游,像候鳥一樣生活,等氣候變化了又換地方?!昂蝤B族”原來如此。
也有打工的外地農民,東北的、湖南的、江西的、安徽的、湖北的,還有一些是俄羅斯人、哈薩克斯坦人和澳大利亞人。大部分租的十幾平米的單間,300-500元一個月不等。他們覺得不方便,就租了一套閑置的農家小院,主人都去三亞打工、做生意去了。二個月才2800元租金,水、電、氣齊全,性價比真的太高了。
自己買米、買菜,自己做飯,這些在家也是要用的,只多了交通費、房租。但是環(huán)境、空氣質量、陽光不一樣了,更有利于身體健康(悄悄地說:身體好了長壽,多拿幾年退休工資),而且是生活在旅游風景區(qū)。
吃喝住安頓好,剩下的就是享受生活,優(yōu)哉游哉地游覽風景名勝、拍照、攝像了。
出行有時候坐公交,有時候租共享電瓶車,遠一點的地方就租共享汽車。很多景點早晚時間對本地居民免票開放,他們也就省了買門票的錢。
原本計劃二個月,結果熟悉了環(huán)境,交到了同樣的“候鳥”居民朋友,喜歡上了,住了半年多,下半年才移駕云南。
這樣游了一年,到春節(jié)才回家。根據需要,又花費二萬多元添置了一臺無人機。
大家平時都是在兩人的朋友圈看照片、影像,偶爾視頻互動,朋友間還是天涯咫尺,和在一起沒多大區(qū)別。
第二年他們辦齊了護照,開啟了到周邊國家的境外游。
先后去了緬甸、越南、老撾、柬埔寨等周邊國家。也是用同樣的方法租房居住,自己買菜做飯,只是時間相對短一些。
經驗越來越豐富,范圍越來越擴大,旅游也越來越駕輕就熟。他們成了亞洲公民,過上了快樂愜意的“候鳥”生活。
今年春節(jié)回來我們小聚,一天加一個晚上的時間,除了吃喝就是聽兩位繪聲繪色地講解。對照著一張一張的照片和一段一段的影像,根據他們的認識,加上他們的延展,添油加醋地給大家介紹特色各異的各地風土人情,帶著我們的思想一路遨游。
有很多的細節(jié)和故事有些印象重復,有些也已模糊,因此我建議好記憶不如爛筆頭,從今年開始,用筆記錄下旅途中所有的見聞掌故,閑暇時配上照片或錄像。如果能建一個公眾號,定期發(fā)布分享那就更好了。梁哥、楊姐馬上接受了我的建議,但是他們要花一點時間學習,畢竟他們沒有時代進步的快,需要有個更新的過程。
我們約好,等大家都退休了,各家買一輛房車,我們組隊自駕。駕著移動的家,構筑一個移動的社區(qū),漫游于名山大川、江河海洋。
現在是期待著他們的公眾號上線,我要做第一個粉絲。
今天為兩位踐行,明天他們又將踏上旅途。
祝他們一路順風,健康、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