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籬】一曲琴音醉心間(散文)
一
從年輕時就愛聽古琴、古箏、二胡等古典樂器奏出的樂曲,但這些年因被瑣事纏身,聽得并不頻繁。有時會在煩悶之時聆聽一曲,聽完之后積郁頓消,心情舒暢。對古琴曲最為鐘愛,光是古琴的名字就吸引人。同帶“琴”字,鋼琴讀起來如小石子從高空掉落大地,利落,干脆,響亮。古琴聆聽在耳,則如雨滴梧桐,雪落梅間,意趣橫生,韻味無限。如果說鋼琴像一個揮舞大刀、馳騁沙場的英雄,那古琴便是一個打著油紙傘、漫步在小巷的江南女子。從中可見中國漢字的魅力,一字之差,就是天上人間的差距。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七弦琴,每一個名字都詩意盎然,令人心動。記得一句詩:“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據(jù)說這是卓文君寫給遠在京城為官的丈夫司馬相如的,也有人質(zhì)疑非她所寫。因為此詩,司馬相如打消休妻再娶之念,派人來接卓文君進京,從此恩愛兩不疑。由此看來,女人的才華也能成為最尖銳的利器,披荊斬棘。當然前提是對方懂得欣賞你的才華,否則就是對牛彈琴。七弦琴,入了詩真是美,美得超凡脫俗,于是對古琴更是愛到了骨子里。
除了愛古琴之名,更迷戀它的音色,深沉,空靈,余音悠遠,音域?qū)拸V,可溫柔婉轉(zhuǎn),也可磅礴大氣,實為一種神奇的樂器,魅力無限。有幾年間,曾一度想去學古琴,終因種種原因放棄,但對古琴曲的喜愛卻始終未變,就如遠方的故人,雖不時常與她相見,心里卻深深記掛著。記掛是一種幸福。
二
一日瀏覽QQ音樂,偶然發(fā)現(xiàn)古琴曲《古琴禪修》。以樂器之名做曲名,甚為鮮見。因好奇,便點擊進去聆聽,一聽傾心。
這是一首非常美妙無比的古琴曲,分為三段。
第一段柔和、平緩,似春燕在柳枝間呢喃,能感覺到柳枝的輕顫;又仿佛絲絲春雨灑落花間、草叢,有青草和花的氣息縈繞鼻翼。一幅江南鄉(xiāng)村圖在眼前徐徐展開:三月的江南鄉(xiāng)村,晨光初透,煙雨輕柔,遠山籠罩在薄霧中。人家的屋頂上升起了裊裊炊煙;雞在柵欄邊懶懶地啄食;鄉(xiāng)間的小路上偶有戴著斗笠的農(nóng)人走過;小巷的青石板散發(fā)著明亮的光澤;墻壁上的青苔茂密而溫柔。晨雨中的鄉(xiāng)村一片寂靜,只有牧童的笛聲在田野的上空清脆的嘹亮著……
此段雖短,卻讓人心神俱暢,感覺自己變成了江南的一縷春風,柔美輕盈,飄逸自在,在斜陽下恣意地飄,與淡淡的霞光融為一體。
接下來的樂曲是高潮,如清泉濺入空谷,清亮悠揚,再變得柔情婉轉(zhuǎn),纏綿悱惻,如此循環(huán)往復,妙不可言。眼前似有千萬棵梨花在燦然綻放,一個穿著青衣的年輕女子在梨花下翩翩起舞。她有著梨花般清麗的容顏,更有顛倒眾生的舞姿。旁邊佇立著一個器宇軒昂的男子,邊吹簫邊深情地凝望著她,瓣瓣梨花如雪般灑落在他們身上,美的讓人不能呼吸。
這段樂曲聽得讓人柔腸百轉(zhuǎn),心痛神癡。眉眼間分明是喜悅,可心思兒卻被撩撥得酸酸楚楚,眼角似有淚滲出,很容易回憶起曾經(jīng)美好的過往,回憶起某些人?;貞浝镉袩o盡的甜蜜,也有綿綿不絕的悵惘。
樂曲收尾讓人心神一寧,心情重歸平靜,似回到寧靜的夏夜:蟲兒在墻角邊啁啾,一群螢火蟲在遠處明明滅滅,月牙兒嫻靜地掛于天邊,星星在黑暗的天空中閃閃發(fā)亮。
聽完此曲,通體舒坦,心靈如被山泉濯洗一般,一片澄澈。靈魂似脫離身體,站于高山之巔,抬頭可見白云如雪,低頭只見綠意無邊,流水潺潺,俗世里的煩惱與糾纏統(tǒng)統(tǒng)消失不見,周圍只有無盡的美、清幽與安寧。
那是一次妙到巔毫的聽覺享受,更是一場銷魂蕩魄的聽覺之旅,從未有過的感覺。這首琴曲很奇妙,達到了樂中有畫、畫中有樂的境界,不僅聽覺感到歡悅,就連嗅覺、視覺也深深感受到了樂曲的美妙。讓我想起了王維的山水詩,他的詩被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有禪意,有意境。尤喜那首《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那種幽遠清寂之美,如盛夏的冰水,令人飲之渾身冰爽。我想說,這曲《古琴禪修》和王維的山水詩如出一轍,讓人的精神抵達到一種曠古的寧靜中。
三
人與人的相遇是緣,人與音樂也是。在中年的路口,遇見古琴曲《古琴禪修》,是一場怦然心動的邂逅,從此靈魂為之淪陷,每日必要聽上二遍,百聽不厭,如癡如醉。
聆聽之時,喜歡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下,獨自傾聽。琴音高雅,不適合塵世的紛擾和喧囂,若與各種噪音相伴,似要君子與小人為伍,徹底孤獨,如坐針氈。有一個女作家認為:聆聽古琴曲,須焚香,沐浴更衣,穿漢服最佳,旗袍也可,最不濟也得一襲長裙,顏色素雅最好。如此方不辜負琴音之美。這是一個活得精致的女人,對古琴曲如此尊崇,令人嘆服。
我乃俗人,不會刻意去沐浴更衣完畢去傾聽。興致來時,隨時會聆聽一曲,我喜歡把生活盡量簡單化,并無對古琴曲存輕慢之心。當然對《古琴禪修》格外厚愛,偶爾也會講究一下環(huán)境。見明月當空之時,會佇立于窗前,聆聽此曲,感覺特有情調(diào)。清代文學家張潮在《幽夢影》寫道:“松下聽琴,月下聽簫?!睆埑毕壬莻€古今少有的妙人,其審美情趣令我輩望塵莫及。不過我覺得在月下聽琴也挺好的,月和琴音有著相似的氣韻和格調(diào)。尤其是這曲《古琴禪修》,最襯清朗月色。
閑暇之時也會癡想,若能尋得一處空曠山野,有鳥鳴不絕,花香襲人,蝴蝶翩躚,草木蔥蘢,還有一知音相伴,坐于溪水邊聆聽《古琴禪修》,那該是一種怎么的絕美。那時,放肆的沉默吧,所有的語言都顯得蒼白、多余,只需把時光和心盡情交付給琴音,讓靈魂去縱橫馳騁。如此情境,算是對此曲最高的禮遇吧,也可以說是一種敬畏。在我眼里,美的東西值得敬畏,你敬畏了它,它回饋了美。當然目前只能是一種唯美的幻想,但我會癡癡地追尋。
熙熙攘攘的世間,人活得越發(fā)的匆促、繁忙,易錯過許多美好的風景。有時放慢自己的腳步,活得從容些,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就如我遇見《古琴禪修》。很多夜晚,一個人,一曲《古琴禪修》,就足以抵御世間所有的寒涼。那一刻,人生的失意和憂傷仿佛都被琴音抹去。音樂有時就是一劑良藥,可以治愈最深的傷口。余生,必與《古琴禪修》不離不棄,纏綿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