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籬】俗世煙火(散文)
◎俗世煙火
寧都,一個偏居于贛南的小城。雖然小,但還有些許名氣,尤其是在飲食方面。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把這句話當作寧都的城市名片一點也不為過。別的暫且不提,但說遠在兩百公里外的贛州市,以“寧都”冠名的大小餐飲店隨處可見,總算是沒有辜負了寧都享有“贛南糧倉”的美譽。
我不是個美食家,最多算是個食客,因此不敢對各種美食妄加評判,但我生于斯長于斯,飲食習慣有了與生俱來的認同,以至于在別處遇到相類似的吃食,總覺得少了正宗的原味,本能的產(chǎn)生排斥。味道是一種很特別的東西,很多時候我們眷戀某種味道,更多的眷戀還是與之相關聯(lián)的人。這些人,無論是熟悉的還是陌生的,散落在每個平常的日子,總能讓你感覺到直接地氣的煙火味。
作為在小城生活了四十多年的我,評價美食固然有些托大,但講講小城中的“俗世煙火”應該是無可厚非的。
◎連秀
“寧都肉丸”,是寧都人常吃的一種早餐。
一碗剛出鍋的小肉丸,由食客自己根據(jù)口味加上適量的蒜泥、辣椒、姜末、蔥花,最后來一調(diào)羹醬油,淋上香油,充分地攪拌均勻。整個過程聽似繁瑣但絕不復雜,食客們的味蕾與食欲正是在攪拌中調(diào)動得飽滿。
特色肉丸店在小城有很多家,分布在各個街頭巷尾。同是肉丸店,因了每個店主制作手法和經(jīng)營方式而特色各異,有的重“肉”,有的重“料”;有的重“量”,還有的重其“鮮”,不一而足。
連秀開的就是肉丸店,在小城并不顯眼的地段,但有著數(shù)十年的歷史。鋪子不大,就一個門臉房,前面臨街,后面一條短巷。臨街的口子上擺著兩個大煮鍋,鍋旁有個簸箕用來盛放煮過頭道的丸子(肉丸無論大小,都需煮兩道),走進鋪子,左邊兩張條桌,靠墻的放著一摞摞的海碗,靠外的放著熬好的豬油,連秀就在兩張桌子之間取碗、盛肉丸、蘸豬油然后遞給客人,整個過程序而不亂,看得久點還能覺出“行云流水”的味;客人接過,轉(zhuǎn)身在右邊調(diào)料桌擇取各色佐料,然后在店內(nèi)不多的幾張桌子尋位坐下;沒有空位的客人便搬個塑料凳,在“街頭巷尾”有滋有味的咀嚼起來。
到連秀這兒來的基本是熟客,平時少有見面的甚至素未謀面的,一來二往間,都成了“食友”。于是乎,連秀的小店逐漸成了小城人的集散地,寒暄者有之,談時感世者有之,指摘不平者亦有之,都是海闊天空式的閑談,不帶任何的目的或功利,也就十來分鐘的時間,之后又換了下一撥客人,換了下一個話題。連秀在忙的間隙也會插上幾句,或笑或嘆,“連秀肉丸店”宛然就是老北京的“茶館”。
不夸張的說,我在小城的日子里,一年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早上是在連秀這兒吃早點的。有時隔得久了些,一到鋪子總能聽到連秀招呼:“老師,你來了,你家小黑(我兒子)呢,他怎么沒來?”招呼間一碗冒著熱氣的肉丸便遞到我的手上。有時我在想:與其說我喜歡吃肉丸,倒不如說更愿意在一天的起始聽到透著熱乎勁的話語。
連秀臉上總是帶著和藹的微笑,聲音也一直是溫細可親的。說實話,連秀并不漂亮,甚至頸脖子還略向左微傾,頭總是偏著,但是始終掛在臉上的微笑,再加上熨帖的話語,不僅彌補了這一缺陷,而且更顯得溫柔起來。是的,連秀就是這樣一個人:不漂亮但卻美麗。
來這的客人都多少有這種感覺。無論寒暑,每天早上七點至十點間,客人一撥撥的來又一撥撥的走,店里嘈雜但絕無喧嘩。有的人因為忙無法送孩子上學,干脆每月預存一些錢在連秀那,成了沒有任何憑證的“VIP”。讓我感到奇怪的是,我只看到小孩吃完后在連秀“路上注意車”的招呼聲中離去,同樣有不少大人也是吃完后簡單一句“連秀,記上”便離開,但我沒有看到過連秀拿出小本記賬;更讓我驚訝的是,我從未看到或是聽到任何一方因為數(shù)目的問題引起爭執(zhí)。
一天,我進店里,連秀側頭看見我,熟練地舀滿一碗肉丸,笑著遞給我,說:“老師,我看到你發(fā)表在寧都文學雜志上的‘作文’了,寫得真好,都是寧都老城的味道?!蔽乙贿吔舆^一邊笑著:“是嗎?有你的肉丸好嗎?”于是我們一齊爽朗的笑了。
連秀的這個店是純粹的家庭作坊:母親總是守在頭道鍋旁,一手撈起肉醬,稍稍握拳,肉醬便從指縫間鼓出,另一手用一把小調(diào)羹快速的挑著一個個丸子,丸子便快活的畫著弧線在熱氣中躍入鍋中;父親打雜,將客人留下的碗一個個收、洗、沖、壘;還有個小妹,應了客人要求,煮面、煎蛋、炒肉。一家人都如連秀般始終帶著滿足的微笑,寒暑易節(jié),一家人一天天樸實的走在小城固有的時光里。
一個夏日的清晨,晨練的我跑著步來到店里,店里已經(jīng)有不少趕著上班或送孩子上學的人了,我端著一碗拌好各種調(diào)料的肉丸來到后巷,坐下,身旁掠過習習巷風,慢慢收干微汗,好不清爽!
◎老楊
連秀專做早點,老楊做的是夜宵。
小城的人提起宵夜,大多數(shù)人躍入腦海的是“小陳女子夜宵店”,老楊是那兒的主廚。小陳女子名氣遠遠大過老楊,據(jù)說贛州市的“蝦霸”連鎖店,小陳女子是大股東。小陳女子,是老楊的小姨子,當我知道小陳女子在贛州的餐飲做的如此成功,心里就一直有個疑問:老楊為何沒有往外走,而是固守在小城。
我還是個小孩時就認識老楊了,雖然他不一定認得我。一則他兒子是我小學同學,二則他是小城里最早一批擺夜宵攤的人。小城的夜宵攤可以上溯至上世紀八十年代,那時的小城完全的小,城里只有橫豎兩條主街道,在靠體育場(當時人們唯一的集會場所)的半條街區(qū),由北至南排開一個個夜宵攤位,每個攤位幾乎是一樣的架勢:臨街一輛板車,板車的推把下墊條長板凳,板車上一半架著爐子,爐子上一口大鍋;另一半平放一塊面板,上面是已經(jīng)發(fā)酵好的面團,用一塊紗布蒙著;板車后面一例的用四根竹竿拉上繩子,套上圍布,里面擺上兩三張桌子,這就是整個攤子。手工面、餛飩、水餃(也只有這三樣)都是現(xiàn)做現(xiàn)賣,調(diào)料非常簡單,一撮蔥花,一把胡椒,湯很純正,味道現(xiàn)在想來仍覺鮮美。
那時的老楊還很年輕,人長得精瘦,和妻子(大陳女子)一起忙活,妻子負責現(xiàn)做餛飩、水餃,老楊負責搟面下鍋。他的攤位在最南邊,旁邊臨著一條巷子,老楊一家就住在巷子里。每天黃昏,老楊就帶著妻子和還在上小學的兒子,用板車推著全部家什,支起攤位開始整晚的忙碌。
那個年代對小孩而言,吃夜宵簡直就是很奢侈的事情,記得面條是三毛錢,餛飩是五毛錢,但再貴的價格也抵擋不住饞蟲的勾引,我們總是會想盡一切辦法,攢夠一碗面條甚至一碗餛飩的錢,然后暢快的吃上一頓,連一滴湯都不剩的那種,每次都撐得肚子圓滾,額頭冒汗。印象最深的一次,身無分文的我實在饞不過了,刻意在老楊攤位前輾轉(zhuǎn)數(shù)次,裝作很熱情的與他兒子打招呼,狠心要了一碗餛飩,吃完后厚著臉皮叫他兒子進簾圍,商量能否先賒賬,小孩當然無法做主,但同學面前又想表現(xiàn)仗義,最后在他兒子的掩護下,偷偷掀起簾子,從后巷逃之夭夭。后來讀到魯迅的《社戲》一文,我認定老楊的兒子就是文中的“阿發(fā)”。老楊和老楊的兒子肯定早已不記得這段插曲,但每次見到老楊,我總有一種沖動想對他說:我再也沒有吃到過像那晚那樣美味的餛飩。
現(xiàn)在少有去吃宵夜,但凡去總是首選老楊那兒。要說也怪,同樣是宵夜一條街,“小陳女子夜宵城”位置居中,兩側的夜宵店鋪總是稀稀拉拉的一兩桌,唯獨老楊這兒人聲鼎沸,從店內(nèi)擺到店外,很多時候還有站著等座的。招牌菜是每桌必點的,在我看來不止一個,如:燉砂鍋、小龍蝦、牛排、肉丸片、鴨頭、白菜梗炒油渣……對了,還有白粥和蘿卜干,白粥是煮得很濃很透的那種,蘿卜干一定是用豆腐乳的料拌的,二者搭配堪稱一絕——贛州的“蝦霸”連鎖每桌必送一煲白粥一碟蘿卜干。
小城的人確實很喜歡來這兒,雖然店里沒有任何有檔次的裝修,但這兒不僅有爽口的美味,更多的在這兒可以大呼小叫,可以叼煙光膀,不必在意所謂的“斯文”或是“敗類”。這就是直接地氣的市井,大家都是自由的人,共享這份煙火味,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恰恰就是一種世俗的文化。
一天夜里,已是晚上十點多了,我和幾個好友在此相聚,夜宵攤熱鬧的場面漸趨平靜,我看到老楊坐在路邊抽著煙,眼神透過泛起的煙霧,望著店里店外空著的桌子,還有仍在喝酒談笑的幾個客人,似乎在享受著難得的悠閑,又似乎找到了生活的滿足,那一刻,我突然理解了為何老楊一直留在小城,而沒有去贛州發(fā)展?;秀遍g,我又想起年輕時的老楊,并且兩個形象自然的融合在一起,在那一瞬間,我感到時間不是距離,雖然過去近半個世紀,小城早已改天換地,煥然一新,但所有的情感應該還是一如昨日。
老楊也是這么認為吧,我想。
◎小油鍋與“燈盞糕”
小油鍋在小城很常見,油鍋里燒的是油果,一爐一鍋一油鏟,外加一雙長木筷,鍋上架著用細鐵絲扎成的橫欄,用來放置剛出鍋的油果,同時滲濾掉油果表面的油膩。
小城的一味特色小吃便出自這小小的油鍋——“燈盞糕”——小城的人經(jīng)常當做早點,配上一碗白粥,一碟咸菜,簡直是神仙般的享用。我沒有考究過“燈盞糕”的歷史,不妨大膽推測,在寧都這個“客家搖籃”,自客家人成型起就應該有了小油鍋和“燈盞糕”了。
顧名思義,“燈盞糕”形如燈盞,用米漿炸成。燒油鍋的在鍋旁放一個鐵桶,大小適中,桶里是磨好的米漿,燒者一手執(zhí)小圓鏟,一手用小瓷調(diào)羹舀點米漿,蘸在圓鏟中央,和著圓鏟的熱度,乳白的米漿在黑色的小圓鏟上盛放開一朵圓白的花,一入油便悠悠的飄在油面,瞬間變換為金黃的顏色,然后用長木筷將這朵金黃的花翻轉(zhuǎn)幾遍,即可夾出鍋。“燈盞糕”在細鐵欄上整齊的排列著,滲油的同時透著撲鼻的米香,在街巷間飄散流轉(zhuǎn)。
在小城里,小油鍋四處可見,燒油鍋的多半是年過半百的老人,往往夫妻二人,一人執(zhí)鏟炸糕,一人持筷出鍋,配合默契,眼到手到,心意更是相通。若有興致駐足品鑒,一對老夫妻在小油鍋后忙碌的場景,就是一幅煙火十足的鄉(xiāng)土畫,一首韻律飽滿的通俗詩,一曲悠悠安然的生活謠。
逢休息日,我便會在家熬上白粥,然后帶上兒子前往城東菜市場附近,在一對老人那兒買上十幾個“燈盞糕”。這家的“燈盞糕”米香味很純正,用老人自己的話說,雖然小城拆遷改建,多次變換地點,但很多老主顧,無論住在城北、城南還是城西,都會循著味“不遠千里”的到他這來。我對這話深信不疑,因為很多次到了他那,也要排位等上片刻;去得稍晚,一桶米漿早已見底,只能退而另求他處。
有一次,我自認為還早,和兒子趕到時,桶里又是空空如也,兒子在搖頭嘆息,我佯裝抱怨:“老人家,為什么不多備一桶呀?”老人一邊收拾家伙式一邊滿足的笑著回應:“一天就賣一桶,知足了,呵呵,明日趕早。”
回去的路上,兒子突然問我:“爸爸,你看他們的調(diào)羹那么小,一桶的米漿要舀多少下,一個早上又要燒多少個‘燈盞’呀?!”
突然的一問,我倒是一時反應不過來,片刻后感嘆道:“是啊,兒子,過日子就是這樣,滿滿的一桶也是要一調(diào)羹一調(diào)羹的舀啊,只有這樣,原本純白的日子就變得金黃,并且香味撲鼻起來?!?br />
兒子剛讀完七年級,面對我的“答非所問”,好像若有所思,看看我,然后點點頭:“哦……”
寧都,寓意“安寧之都”。小城偏居于贛南一角,因交通一直不夠便利,相對有些閉塞,但源于客家人不懼漂泊的秉性,向外走的人很多,并且不少的寧都人還開創(chuàng)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而留在小城里的人,也并不保守,而是以堅毅踏實的步子丈量著每一天的生活。就如始終微笑著操持肉丸小店的連秀,半世紀鍋鏟人生的老楊,還有每天就賣一桶米漿的老夫妻,他們就是小城人的縮影,安詳而知足,快樂而愜意;正是有了他們的存在,再次漂泊異鄉(xiāng)的寧都人心里永遠有一個家的念想。
老子有言“治大國若烹小鮮”,我的理解是治大國不易,要的是細致用心,更要不求太過,應恰到好處。我以為過日子亦如是,因為我們畢竟是普通人,如果將生活比作小小的油鍋,那一天天的日子就是一個個“燈盞糕”,在看似平靜的油面翻轉(zhuǎn),最終在充滿人情煙火的俗世中,變得金黃燦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