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山河如畫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河●秋】也曾少年 何懼暮年(散文)

精品 【山河●秋】也曾少年 何懼暮年(散文)


作者:一葦漁舟 布衣,102.9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2958發(fā)表時間:2020-11-09 10:41:32
摘要:一座城恰如一個人。 少年鹿港,終于消磨了素光錦年,褪卻了俊顏華發(fā),喑啞了弦歌婉轉,銹蝕了意氣風發(fā)。

福建平潭縣,是大陸離臺灣最近的地方。
   2020年10月,夕陽西下,我站在平潭縣最東端的猴研島,隔著煙水茫茫,波濤滾滾的大海,極目遠眺。秋陽盡處,有我曾到過的鹿港。
   位于臺灣西海岸中點的鹿港,是原住居民平埔族人逐鹿馳騁的平原。明朝天啟年間,大陸人跨越海峽而來,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使鹿港從狩獵文明走向農(nóng)耕文明,甚至比臺灣其他地區(qū)更早踏上漢化之路。
   15-16世紀,世界大航海時代就像盛夏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把小小的鹿港拋上風口浪尖。荷蘭人遠涉重洋而來,對這片土地開始了長達38年的殖民統(tǒng)治。但同時,又因為鹿皮貿(mào)易興起,使鹿港從農(nóng)耕文明走向商業(yè)文明,最初長成的少年鹿港,從此有了“鹿仔港”這樣一個親切的小名。
   1661年的臺灣海峽,千帆競發(fā)、百舸爭流。海盜鄭芝龍之子、江浙名儒錢謙益高足、南明小朝廷冊封的國姓爺鄭成功,率軍兩萬五千人,橫渡臺海,并于次年擊敗荷蘭殖民者,臺灣因此獲得新生,鹿港也終于在受盡磨難后歸于風平浪靜。但由于當局者并沒有發(fā)現(xiàn)其特殊的區(qū)位優(yōu)勢和資源優(yōu)勢,在實行屯田制時絲毫未曾想到要開墾這一片土地,更沒想到發(fā)展港口貿(mào)易,使得少年鹿港仍埋沒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棲的平凡之中。
   轉機出現(xiàn)在1683年,與鄭成功恩怨相交了一輩子的施瑯攻取臺灣,為他植入了強大的文化基因,那就是將福建莆田湄洲天后宮的神像留在鹿港祭祀。從此,人們終于見識到了他港闊水深、距離大陸沿岸最近的天資,少年鹿港很快成為一個繁榮的商業(yè)港口城市。
   1784年的設口開渡就像一方最強有力的助長劑,加速催化他成為僅次于府城臺南的全島第二大城。少年鹿港完成華麗蛻變,步入了輝煌的青壯年?!耙桓谷慌{”之稱迄今不墜。
   盛極而衰的規(guī)律不會輕易被一個小鎮(zhèn)改變。19世紀中期,因為泥沙淤積,鹿港與大海失之交臂,甚至拉開了兩三公里的致命距離。雪上加霜的是,縱貫線鐵路也與他生生錯開。失去了上蒼的諸多偏愛,日漸衰落已成宿命,從此結束了他橫亙200年的“黃金歲月”。
   而今,大多數(shù)人聽說鹿港小鎮(zhèn),往往來源于兩個人,一個是鄧麗君,她于1979年演唱的《小城故事》是同名電影主題曲,但歌曲描寫的是鹿港,電影拍攝地卻在“臺灣木雕王國”——三義。另一個則是羅大佑,奇怪的是,他在1982年創(chuàng)作《鹿港小鎮(zhèn)》之前從未去過鹿港。
   鄧麗君的歌聲溫婉清麗,羅大佑的嗓音落寞滄桑;《小城故事》柔軟多情,《鹿港小鎮(zhèn)》黯然神傷,卻都沒有力挽狂瀾的力量。直到1986年,暮年的鹿港終于等來又一個機遇,古街區(qū)維護計劃將他再次推向歷史的前臺。
   從彰化一路向西南,黃昏時分,我與同伴抵達薄暮中的鹿港。
   深秋的夕陽溫柔而憂傷,一如夕陽下的鹿港,蒼老得如同不曾有過青春與輝煌,寧靜得如同不曾被世人放在眼底心上。
   在酒店簡單休整一番后,我們步行前往鹿港三大古跡之一的天后宮。
   沿街而行,晚風拂面,滿目所見,都是騎樓、紅磚大厝、生土建筑,深深淺淺、參差錯落的復古紅竟艷過我平生所見的艷麗顏色。
   “紅磚白石雙坡曲,出磚入石燕尾脊?!贝u與石兩種不同材料的混砌是閩南建筑的主要特征,用現(xiàn)在流行的語言表述就是混搭,以石為面,以磚為線,通過青石與紅磚這兩種不同質(zhì)地、不同表面、不同色彩的鮮明對比,再加上一些簡潔的邊線圖案,在沖突中達到神奇的和諧,使鹿港成為最能代表臺灣歷史風貌的小鎮(zhèn),從而有了“繁華猶似小泉州”的美名。
   鹿港真的只是一個小鎮(zhèn),從龍山街轉新盛街再走中山路,半個多小時就幾乎橫穿了整個小鎮(zhèn)。可惜暮色中的天后宮重門深鎖,只給我留下了秋月下一抹濃重的剪影,石牌坊巍峨聳峙成一個小鎮(zhèn)的精神支柱,斗拱飛檐依稀勾勒出三百多年的歲月滄桑,蠟炬香火悄然繚繞著護佑千萬蒼生的梵音法鼓。而對于這座全臺“四大媽祖廟”之一的天后宮,關于他三進、二廊、二護龍的四合院建筑,以及三川殿之八卦結網(wǎng)藻井的細致與華麗,我卻無緣得見。
   好在吃了閉門羹的我們很快得到了補償,填補這一缺憾的,是天后宮牌坊邊上的小吃店。蚵仔煎、蚵仔湯、螻蛄、魷魚羹、蝦丸、烏魚子、粄條、面線糊等配上臺灣本地啤酒,食物的溫暖從胃部上升,直達心頭,最終形成實實在在的秋膘。
   與我們這一桌的喧鬧格格不入的,是這家小吃店的門庭冷落,僅有的另一桌客人是一對本地小夫妻,正坐在空蕩蕩的角落里埋頭而食。
   不僅小店如此,整個小鎮(zhèn)都處在蕭瑟秋風中。街上幾乎沒有幾個游客,路過的多是開著機車或電動車的本地人。仍然營業(yè)的商店以售賣鳳眼糕、牛舌餅、豬油醪等特產(chǎn)為主,最深印象就是門可羅雀,但對于多問少買的我們,大部分店主禮貌而淡定。也許正是他們的佛系生存法則成就了今天的鹿港,沒有急切拋開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密碼,沒有主動卷入現(xiàn)代制造業(yè)的巨大風潮,沒有強行加入亞洲四小龍的發(fā)展軌道,而是依舊保留著因九降風特殊氣候影響而建的曲折古道,紅磚鋪地的平整街巷,家家戶戶祈愿平安幸福的紅色春聯(lián),媽祖廟里裊裊不絕的虔誠香火……
   鹿港的另兩大古跡是文開書院、龍山寺,而我正好住在龍山寺旁。當天的行程是返回臺中,我唯一游覽龍山寺的機會在早餐前。
   趁大家還未起床,我獨自闖進了龍山寺,這里的一磚一石一樹皆由泉州運來,并以巨資延聘閩粵名匠來臺興建,格式規(guī)模仿照泉州開元寺,深具泉州建筑藝術精華。碧瓦飛甍的古寺前,兩棵榕樹盤根交錯、枝葉糾纏。晨風微拂的院落里,有幾位當?shù)氐睦先嘶蚴袒ú荩蚱非遘?,或調(diào)管弦……
   一座城恰如一個人。
   上車離開,鹿港與我漸行漸遠,但他老而彌堅的形象卻愈發(fā)清晰,久久激蕩在我心里。
   以前快,現(xiàn)在慢;曾經(jīng)繁華,當下滄桑;過去風云際會,而今云淡風輕;彼時木秀于林,此時泯然眾人……
   海邊的那個少年,終于消磨了素光錦年,褪卻了俊顏華發(fā),喑啞了弦歌婉轉,銹蝕了意氣風發(fā)。
   但即使進入不可逆轉的深秋,依然有堅守傳統(tǒng)文化的淡定,有海納閩南、客家及原住居民等族群的包容,有濃縮百年變遷的襟懷,就像一位經(jīng)歷了人生滄桑、看淡了世間榮華的老人,變得更加寵辱不驚、得失不論。
   城能如此,人又有何不可。
  
   (原創(chuàng)首發(fā))

共 2473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也曾少年,何懼暮年》這篇散文,是一葦漁舟老師用擬人化的手法,比喻描寫的臺灣鹿港這個城市,在歷史的風云變化中,發(fā)展變化過程的。她把1683年,施瑯攻取臺灣,并為他植入文化基因,那就是將福建莆田湄洲天后宮的神像留在鹿港祭祀。少年鹿港很快成為一個繁榮的商業(yè)港口城市。1784年的設口開渡就像一方最強有力的助長劑,加速催化他成為僅次于府城臺南的全島第二大城。少年鹿港完成華麗蛻變,步入了輝煌的青壯年?!耙桓谷慌{”之稱迄今不墜。19世紀中期,因為泥沙淤積,鹿港與大海失之交臂,甚至拉開了兩三公里的致命距離。雪上加霜的是,縱貫線鐵路也與他生生錯開。失去了上蒼的諸多偏愛,日漸衰落已成宿命,從此結束了他橫亙200年的“黃金歲月”。而今,記得鹿港的有兩個文化人,一個是唱《小城故事》的鄧麗君,一個是唱《鹿港小鎮(zhèn)》的羅大佑,卻都沒有力挽狂瀾的力量。直到1986年,暮年的鹿港終于等來又一個機遇,古街區(qū)維護計劃將他再次推向歷史的前臺。2020年10月,“我”來到暮年的鹿港旅游,對鹿港至今保留的文化依舊保留著因九降風特殊氣候影響而建的曲折古道,紅磚鋪地的平整街巷,家家戶戶祈愿平安幸福的紅色春聯(lián),媽祖廟里裊裊不絕的虔誠香火……印象深刻,趁大家還在貪睡,“我”早起去游覽了鹿港古跡之一的龍山寺。對龍山寺具有泉州建筑藝術精華而生發(fā)“一座城恰如一個人”的感嘆。對鹿港不可逆轉地進入深秋,依然有堅守傳統(tǒng)文化的淡定,有海納閩南、客家及原住居民等族群的包容,有濃縮百年變遷的襟懷,就像一位經(jīng)歷了人生滄桑、看淡了世間榮華的老人,變得更加寵辱不驚、得失不論。借旅游鹿港,抒發(fā)“城能如此,人又有何不可”的淡然,豁達情懷。抒物言志的一篇散文。語言簡潔,描寫細膩,鏈接自然。力薦賞讀!【編輯:極冰】【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011090001】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極冰        2020-11-09 10:42:25
  感謝一葦漁舟老師賜稿山河如畫!(=_=)
極冰
2 樓        文友:極冰        2020-11-09 10:44:31
  用擬人化的手法,描寫了您游覽鹿港的見識和想法。寫得有層次。(=_=)
極冰
回復2 樓        文友:一葦漁舟        2020-11-09 12:19:20
  雖然不再年少,但現(xiàn)在的鹿港仍值得一看。
3 樓        文友:極冰        2020-11-09 10:46:55
  借助鹿港的依然有堅守傳統(tǒng)文化的淡定,有海納閩南、客家及原住居民等族群的包容,有濃縮百年變遷的襟懷,抒發(fā)自己的豁達,淡然的做人理念。很有認同感的一篇散文。(=_=)
極冰
回復3 樓        文友:一葦漁舟        2020-11-09 12:16:34
  人如此城,如您亦如我,不在高光中迷失,不為低潮時憤憤。
4 樓        文友:極冰        2020-11-09 10:47:31
  感謝您支持山河征文。敬茶!遠握!(=_=)
極冰
5 樓        文友:一葦漁舟        2020-11-09 12:14:26
  謝謝極冰社長指點和編輯。
6 樓        文友:夕照峰影        2020-11-11 19:55:22
  歷史,人文,風俗,場景,人物情感,有條不紊,娓娓訴說。看文如同游客隨著導游,一路走來。學習了。
共 6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
<nobr id="ghrq1"><menuitem id="ghrq1"><delect id="ghrq1"></delect></menuitem></no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