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秋】小院情深(散文)
一
三間屋舍,一座土院墻,一扇用幾塊厚木板釘制的木門,便是兒時我生活的小院。
小院最初是大叔家的。我兩歲那年秋天,大叔家的新房已蓋好,他們一家搬到了靠近集市的新房。小院,留給了我和母親。
雖然當(dāng)時小院中的屋舍和院落都有些破舊、凌亂,但卻是真正屬于我和母親的獨立空間。
母親是個勤快、愛干凈的女人。搬進小院后,她認真清理院中的雜草、廢棄物、整理那三間屋舍的物品。大舅幫忙更換了所有屋中的窗戶,小舅為舊木柜和門刷了新漆,各屋中的地面,也早已被母親清掃得干干凈凈。小院在母親的打理下,變得干凈整潔,散發(fā)著生活的氣息。
第二年春天,母親在院墻下開辟出一小塊地。將土地翻新、土塊拍松散,然后將一些種子撒進泥土。土地周圍,用撿來的石塊圈起,小菜園總算有了模樣。無需刻意澆灌,雨水和春風(fēng),還有陽光,泥土中的種子便開始萌芽、沖破泥土、努力生長。蘿卜、小白菜、蔥、香菜,這片綠盈盈的菜地,為小院增添了不少生機。
主屋背靠馬路,因為屋檐較寬,檐下用石塊和水泥鋪設(shè)成差不多一米寬的小平臺。雨天,屋檐下的平臺,依然是我聽雨、玩耍的好地方。
廚房在主屋左側(cè),空間是主屋的一半,但灶臺、工作臺、儲物柜、水缸等等,廚房用品一一俱全。主屋正對的是雜物間和存儲間。雜物間里堆放著不用的舊物件,存儲間里堆放著一屋子的干麥草、木柴,還有干玉米桿。存儲間旁是母親搭建的雞舍,雞舍旁是一棵生長多年的李子樹,然后便是院門。
小院的空地,原本都是泥土路,一到雨天,人根本無法下腳。我和母親搬進去后不久,三叔和四叔從山里找來許多石塊,用一上午的時間,便鋪成了一條小路。如此,從主屋到廚房、從主屋到大門口,都告別了兩腳泥的時光。
后來,父親探親回家時,帶來一些花種。父親和母親,在院中忙碌一天,終于在那塊小菜園旁,用磚塊砌起一個小花園,里面除了父親帶來的花種,還有母親從鄰居處要來的花苗。這個小花園,是母親的最愛。閑時,母親就會蹲在小花園旁,清理園中的雜草、給花澆水、適當(dāng)?shù)匦藜艋ㄖΑ?br />
兒時,我并不知道園中到底種的什么花,對于我來說,顏色鮮艷的花,都是最美麗的。那個花園也是我的樂園,花開的時候,蜜蜂、蝴蝶都會停落其間,它們是我的新朋友。
夏夜,我坐在院中抬頭數(shù)星星,母親清洗著我倆的衣服。有時,母親會給我一顆糖果,我將糖果放入口中,然后輕輕將糖紙收起。小時候,我收藏了很多糖紙,父親帶來的糖果,包裝紙總是比村莊出售的糖果漂亮,味道也好很多。有時,我也會圍著正忙碌的母親,說著一些童言稚語。
主屋的屋檐下,放著一張小木桌,兩把小方凳。有時我和母親坐在那里吃飯,有時是坐在那里,一起遙望星空。母親不忙的時候,會將我抱在懷中,一只手輕輕撫摸著我的小腦袋,笑著問我長大想干什么?母親的手很溫暖,但長期干農(nóng)活,雙手生了老繭,很粗糙。
院角秋千架起時,我已六歲。在外面玩累了,便坐在秋千上休息,秋千輕輕地搖著,我的嘴角漾著滿足地笑容。我的兄弟姐妹,也時常會來小院蹭秋千,原本我不喜歡讓出秋千,只想著這架秋千是屬于自己的。但母親說做人不能太自私,要學(xué)會分享。我只得在不太情愿中,將秋千讓給兄弟姐妹。
白天的小院,總是很熱鬧,因為有我的兄弟姐妹,有我的小伙伴,還有外婆、奶奶這些親人。但晚上,小院格外安靜,只有我和母親。每逢父親探親歸來的時候,我都會在院中等待,只為想最先看到父親的身影。
七歲時,隨當(dāng)兵的父親離開村莊,在不舍中告別了生活五年的小院。小院,留給了三叔家。
三叔重修了屋舍,院中也鋪設(shè)了水泥路。只是,院墻下的花園一直都保留著。而新修的主屋屋檐下,依然放著一張方桌,幾把椅子。每次再回故鄉(xiāng),我都會坐在小院中,邊看星空,邊聽家人聊天。那樣的時光,一直是我內(nèi)心深處最溫暖的收藏……
?
二
初來城市,住在父親單位分配的兩間平房里。那是一排十幾個房間的平房。屋前空地,架著一排長長的晾衣架。
沒有了小院,面對著門前的空地和來來往往的鄰居,我忽然有些不適應(yīng)。雖然不久后,父親和母親,在門前的空地上也栽種了蔬菜,但沒有了小院的獨立空間,我總覺得少了許多樂趣。那時,對城市的陌生感以及內(nèi)心自卑感的滋長,令我更加懷念村莊的小院。
兩年后,我們搬進了另一處平房。屋子比以前的大許多,而且我們和鄰居兩家,共同擁有一個院子。父親和鄰居,又將各自門前的空地進行了規(guī)劃,然后用竹桿,圍起一個方形的空間。我家被圍起的地方,有一個新建的廚房,然后有兩塊菜地,還有新搭建的雞舍。
雖然不是完全獨立,但畢竟有了小院的模樣。一塊菜地栽種著西紅柿、黃瓜、辣椒、豆角、菜瓜。一塊菜地種著香菜、菠菜、蔥、韭菜,還種了一些菊花、向日葵、大麗花?;ㄩ_的季節(jié),晚飯后,我會坐了竹桿圍起的小院中,聞著花香,遙望星空。
暑假,我的作業(yè)基本上都在小院中完成。父親知道,自小我就喜歡戶外,所以他自己動手,給我做了個簡易書桌,放在院中陰涼的位置。書桌不大,放置我的書本作業(yè)足夠。有時,我們一家人,也圍坐在那張桌前吃飯。
我在院中寫作業(yè)的時候,父親和母親都去上班了,小妹也去了幼兒園。雖然只有自己一個人,但看著藍色的天空、盛開的花兒、成長的蔬菜,心里還是很快樂地。
作業(yè)寫累了,自己在菜地里摘個成熟的西紅柿,洗過后,連皮一起放進碗里,用勺子將西紅柿搗碎,再放些白糖。稍放置一會后,一手抱著碗、一手拿著勺,邊吃西紅柿,邊看菜地里的黃瓜有沒有長大的,準(zhǔn)備下午當(dāng)加餐。
夏夜,我會坐在院中數(shù)星星,父親和他的戰(zhàn)友們,大多坐在豆角架下下棋。而母親和住在附近的幾位阿姨,在院中研究毛衣的花型。我們兩家都在院子里安裝了燈,所以就算夜晚,小院也依然明亮、熱鬧。
城市的小院時光,比村莊時更熱鬧、更溫暖一些。不僅是因為這里我們一家四口團圓著,更因為這里的鄰居,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在這個小院里,我住了八年。這是我在城市生活三十六年以來,唯一住過的小院,它是一段簡單卻溫暖的時光。
搬進樓房后,雖然生活越來越方便,但總覺得有些壓抑、被束縛。這些年,搬過好幾次家,房子也越來越大,但小院的生活時光,總是我最深的向往。
?
三
愛人的故鄉(xiāng),與我在同一個省的不同方向,他曾在那里生活了十八年,家中也有個小院。
這幾年,有時是春節(jié),有時是國慶,都會隨愛人回故鄉(xiāng)去看看。因為婆婆年齡大了,身體越來越差,所以只要時間允許,我們都會回去,陪伴老人。
婆婆家的小院不大,三面都是屋舍,主屋對著大門。小院中間有個花園,是用磚塊和水泥堆砌。園中有棵梨樹,秋天梨成熟后,水份多而且很甜。但現(xiàn)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孩子們也都長大了,梨成熟后,沒有人主動摘。每次國慶我們回去,愛人會多摘一些,分給鄰居或親戚。也會少留一些,放著我們慢慢吃。
園中還有幾株月季花和大麗花,我不知道,這些花兒到底是什么顏色的?因為每次回去,都已錯過它們的花期。但婆婆說,這園中的花兒,開得時候很美麗,有紅色的、有粉色的、還有黃色的。
院中的空地,全部用水泥打了地平,看著很干凈。因為是秋天,玉米剛收獲不久,院中堆著許多成熟的玉米。有些已被掛在屋檐下風(fēng)干,有些還堆在地上晾曬著。天氣很好的午后,我也會坐在院中,幫著大嫂和孩子們一起拾撿玉米。大家一邊干活,一邊談?wù)撝な拢瑫r光緩緩,溫馨的片斷是定格在記憶里的照片。
村莊里長大的孩子們,大學(xué)畢業(yè)后,也都選擇在城市生活。村莊,大多生活的是老人、女人,或者年幼的孩子。就如這個小院中,四個孩子,都已工作,只有春節(jié)或國慶假期,才會踏上回家的路。大哥一直在外地工作,還有兩年才能退休,所以這個小院里,大多數(shù)時間,只有婆婆和大嫂生活。
相聚的時候,小院很熱鬧。因為人多,吃飯時都不喜歡在屋子里,感覺太拘束。于是院子里支著一張桌子,旁邊放著幾把椅子,桌上放著菜和調(diào)料,一大家子人,就這樣都在院子里吃飯。
在村莊,吃飯很簡單,大多是以面條為主。一人端著一碗手搟面,往面上再夾點喜歡吃的菜,放點醋或辣椒,孩子們坐在屋檐下的臺階上吃,大人坐在桌前邊吃邊聊。如果吃米飯,在盛好的米飯上,各自放上喜歡的菜。然后端著碗,孩子們繼續(xù)坐在臺階上,大人依然圍著桌子,大家邊吃邊聊。大人聊得激動,偶爾為一個問題爭執(zhí)著。孩子們則聊著八卦,輕松的話題,時常引出哈哈大笑的聲音。
我雖然是長輩,但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所以吃飯時,孩子們會專門在石階旁,給我放把凳子。北京、西安、新疆、河北,不同地方的趣事,在孩子們的描述中,讓我覺得這些陌生的城市,有了熟悉的味道。
婆婆家的院門很普通,是那種老式的木門。門前是條小路,小路是泥土鋪成的,小路上會有牛糞、雞糞,雨天混成一片泥濘,出門踩著兩腳泥。但一進小院,是另一種干凈溫馨的景象。
此時,這個村莊的各戶家中,都接進了自來水,告別了那種洗衣用井水,飲用水需要走很長的路去挑水的日子。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許多人家中開通了有線,于是在村莊的時候,晚上我坐在火炕上,邊聽嫂子們聊村莊里的趣事,邊看著電視。電視和火炕,一起出現(xiàn)在我視野的時候,我居然覺得那么自然,那么和諧。
?
四
多年的城市生活,讓我對小院依然有著深深的眷戀。
我也曾很多次寫到:當(dāng)我年老時,可能會生活在某個并不繁華、卻便捷清寧的小鎮(zhèn)。在那里,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小院,院中有兩間干凈明亮的屋子,有一個可種花、種菜的園子,還要有兩把搖椅和一個小方桌。夏日的旁晚,我和老伴坐在搖椅上,看著夜空、聊著過往。
這樣的生活,一直是我的向往。甚至曾經(jīng),我動過辭去工作、遠離城市、去尋一個清寧的小院,內(nèi)心安穩(wěn)地過后來的人生。但很多時候,想法只是想法,多重角色與責(zé)任,讓這些想法只能是令自己短暫歡愉的籍口。
城市里,到處高樓聳立,很難看到那種簡潔的小院。但為了滿足我的小院情懷,愛人也曾想過購置某小區(qū)一樓的住房,因為一樓帶小院。但那不是我向往的小院,那些看似獨立的空間,其實院中的一切,從樓上都可探到。似乎那一瞬間,我明白了,一直以來我所追尋的,不僅僅只是小院,而是那種小院里清寧溫馨的時光和閑適心情。
如今,我依然常常想起曾經(jīng)生活的小院。那個村莊里,我坐在其中數(shù)著星星、等候父親歸來的小院;那個花香四溢、蔬菜豐收、鄰居和睦、談笑風(fēng)聲的小院;還有那個守望著親人歸來,清冷又熱鬧的小院……
在村莊,每家都有一個小院,其實一直挺羨慕這種小院生活的。在城市,到處高樓大廈,小院的清寧時光便更為珍貴。于是想,等我老了,還是要回歸小院生活的。
問好企鵝老師,編創(chuàng)愉快~~~
拜讀佳作,學(xué)習(xí)了。
靜好退休后,準(zhǔn)備去找宇藍老師,因為老師家樓前就有菜園,到時我給它圍成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