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記實施四十多年前的一起謀殺案(小說)
近日來青島度假,閑來無事,看看小說之類,偶爾翻看福爾摩斯探案集,不由得想起了四十二年前的一起謀殺案。
我今年年過半百,四十多年前的一九七一年,剛好八歲,上小學(xué)三年級,我和另外五名年齡相仿的孩童實施了這起謀殺案。
那是物質(zhì)極度匱乏的年代,我們家、別人家以及全村都窮的要死,一年之中除了中秋、除夕兩個重要的節(jié)日能吃上兩頓餃子、幾次饅頭外,其余時間都得吃咽不下去的粗糧,這種粗糧的成分是地瓜切成片、曬干了磨成粉,蒸窩頭或貼餅子。這種飯食喂雞雞不吃,給狗狗不理,但人必須得吃,不吃就得餓死。就這還不能保證管飽。小麥、玉米、小米、大豆哪里去了?一是這些作物收成低,二是除了大部分交公糧之外,剩下的得拿到集市上去賣,換點錢,雞下了蛋除了坐月子外,都得賣了換錢。當時流行的一句話,叫作“山芋面子當主糧,雞腚眼子當銀行”,真實反映了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華北地區(qū)農(nóng)村的貧困狀況。菜肴通常都是蘿卜、白菜、咸菜,肉食也只能在過年過節(jié)時吃上兩三次。過年過節(jié)時,大人們允許孩子們敞開肚皮吃,孩子們都吃到快要撐死為止,有個九歲的小堂哥,中秋節(jié)那天吃了九個大包子,給活活撐死了。村里頭也有幾個所謂的“富戶”,包括一兩個村干部,還有就是男人在城里工作,為非農(nóng)業(yè)戶口,能掙工資的,這種人家生活水平稍高一點,一周能吃上兩三頓玉米面窩頭,一年能吃上十來回肉。我們這些孩子們沒吃過什么,沒見過什么。零食,玩具都是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一年吃的水果糖糖塊的總數(shù)不會超過二十塊,生產(chǎn)隊的牛犢子、驢駒子就是我們的玩具,有時趁飼養(yǎng)員不在時偷著騎上一圈就是我們最大的樂趣,這還要冒著被牛犢子頂,被驢駒子踢,被飼養(yǎng)員抓住的風(fēng)險。當時老人們經(jīng)常說那時的生活水平遠不如萬惡的舊社會。我現(xiàn)在給我的孩子講我小時候如何的窮,多么的苦,他說我凈編瞎話,他根本無法想象那時的生活?,F(xiàn)在的雞、狗、豬吃的比那時強百倍,那時的生活質(zhì)量真可謂豬狗不如。我長大后覺得什么都好吃,食欲特別旺盛,到了二十一世紀初時,我當了一個小官,每次下飯店,尤其是公款吃喝,能做到山吃海喝,吃的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百病纏身,到現(xiàn)在什么都不敢吃了?,F(xiàn)在人口比那時多得多,耕地比那時少得少,糧食還富裕,為何那時糧食還不夠吃呢?這個課題留給專家研究去吧,我這里不想把這篇文章寫成論文。
與我們王家莊東鄰三里路的崔家莊有個老崔頭是個貨郎,他大約六十歲左右,每天推著貨郎車走鄉(xiāng)串村賣貨。他的小推車上大約有二三十種小商品,無外乎糖果、花生、泥塑玩具、針頭線腦、發(fā)卡、梳子、雪花膏、油鹽醬醋之類,算是個流動的商品車。那時商店很少,全公社二十多個自然村只設(shè)一兩個供銷社,村民們到供銷社買東西不太方便,有了老崔頭的流動商品車感到方便多了。他以崔家莊為起點,以大約五六個村為半徑進行他的商業(yè)活動,每天畫不同的園,今天向東,明天向南,四五天時間一個公社的幾乎所有自然村全都轉(zhuǎn)一遍,他一天的銷售額大約有七八塊錢,毛利潤約在七八角到一塊錢左右。他的一個兒子在縣城供銷社工作,能搞點殘次品、處理品之類的,打哪兒以很低的價格批發(fā)過來,再以稍低于供銷社的價格賣出去。按說那時不允許搞個體經(jīng)營的,但我們公社是離縣城最遠、也最窮的一個鄉(xiāng),村民日用品的供給僅靠公家非常不便,公社干部們也只好默許了老崔頭的經(jīng)營活動了。
每次老崔頭進村,孩子們便團團圍住,看著小車上的吃食饞得流口水,求自己的娘給買,娘們只是給買點鉛筆、橡皮、本子之類的學(xué)習(xí)用品,從不給買吃食,孩子們便哭鬧,娘就張口便罵,伸手就打,最后弄得孩子哇哇大哭。大姑娘、小媳婦偶爾買個發(fā)卡、梳子、雪花膏之類的,富戶們給自己孩子買吃食的時候稍多一些,但也不常買。盡管大人們不給買,孩子們還是喜歡圍著老頭子,看著琳瑯滿目的小物件,覺得是一種滿足。那個年代,荒僻鄉(xiāng)村的人們真的是沒見過什么,村道上偶爾經(jīng)過一輛汽車、一輛拖拉機,孩子們能追出去幾里地。有一次和我同歲的國棟偷老崔頭的糖衣花生米,一開始未被發(fā)覺,也是他太貪心,偷了三小把還不罷手,待偷第四小把時被老崔頭發(fā)現(xiàn),不但第四小把給打掉了,還將原來的三小把從口袋里掏出來沒收了,還被吹胡子瞪眼地呵斥了一頓。實際上,四小把也就十多粒花生米。為這事兒,我們都替國棟惋惜,覺得他功虧一簣,實在太遺憾了,最關(guān)鍵的是他如果得手,肯定能分給我們一粒半粒的。
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教導(dǎo)我們說:“窮則思變,要變要革命”。由于兒童們的饞嘴問題長期被吝嗇而可惡的父母們所忽視,爆發(fā)革命則是必然的。開始是偷家里的錢,被大人們發(fā)現(xiàn),接下來就是挨打——錢藏的更嚴——再也偷不到錢也是必然的。在這種大好的革命形勢下,一場暴力革命終于爆發(fā)了。
發(fā)動這場暴力革命的領(lǐng)袖是我的堂哥,大名王榮光,小名叫作德義的,與我同歲,大我十個月,正月十五生日,屬兔。此哥是孩子王,相貌堂堂,身材魁梧,智勇雙全,俠肝義膽,天生具有領(lǐng)袖氣質(zhì),更重要的是他出身高貴,爺爺是八路軍戰(zhàn)士,一九四三年在與日寇的一次戰(zhàn)斗中陣亡。他家在抗戰(zhàn)時期是八路軍的交通站,奶奶是抗日交通員,被呂正操部隊授予“抗日大娘”光榮稱號,就連本地區(qū)日本侵略軍的頭目渡邊中佐都熟知她,并懸賞捉拿她,解放后擔(dān)任村婦救會主任。爸爸是生產(chǎn)小隊長,媽媽是崔家莊人氏,與賣貨的老崔頭是本家,是十里八村有名的漂亮姑娘,很自然就應(yīng)該嫁給他爸爸。唯一不光彩的是他姥爺是國民黨軍官,一九四九年隨蔣介石去了臺灣。這樣的家庭出身無疑抬高了他的身份。他的政治覺悟比我們高出許多,知識面比我們豐富得多,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里的人物和故事講起來一套一套的,我們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革命前的預(yù)備會議在暑天的一個黃昏舉行,會場設(shè)在村東頭一個麥秸垛下面,主持會議的自然是德義,出席會議的有我、國棟、鐵蛋、石頭、亮亮,大家都光著腚,有的穿著鞋,有的光著腳。那時一到夏天,男孩子們都赤身裸體跑來跑去,有時上學(xué)也忘了穿衣服,班主任老師王秀婷就會大聲提醒:“下次再來上學(xué),別忘了穿衣服”,下次又忘了。德義同樣不能免俗,上面赤裸著身子,腳下穿一雙新涼鞋,渾身上下透著富貴,讓人肅然起敬。肩上斜跨一把仿真盒子炮(木頭做的),左手拿望遠鏡,右手握日本指揮刀,這兩件可是貨真價實的真東西,是抗戰(zhàn)時期八路軍的戰(zhàn)利品,寄放在抗日大娘家里,而抗日大娘并未上繳組織,我們面對他威風(fēng)凜凜的氣勢,不禁肅然起敬。他站在高處,清了清嗓子,手揮在半空,大聲說:“同志們,現(xiàn)在開會”他接著說:“你們想不想吃好東西?想不想吃糖?吃點心?吃餅干?吃橘子糖?想不想吃花生蘸?想不想吃牛屎排子?(一種含有巧克力成分形狀像牛糞的小食品)”大家異口同聲地說“想”,然后又七嘴八舌地問“怎樣才能吃到呢?”“娘又不給買,上哪弄去?”“誰給呀?”德義壓低聲音說:“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了,我們沒錢買,娘又不給買,只有一個辦法,把老崔頭打死,搶了他的東西,能夠咱們吃一年的,好不好?”我們先是愣怔了一會兒,繼而又歡呼雀躍、手舞足蹈起來,憧憬著吃好東西的美好時光。但怎樣打死老崔頭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也是最現(xiàn)實的問題,大家熱烈討論起來,有的說拿刀捅死,有的說拿鐵鍬拍死,有的說用繩子勒死,有的說用農(nóng)藥毒死,德義總結(jié)歸納了大伙的意見,說:“同志們,我決定在老崔頭下午回家的半路上打死他,因為我們可以埋伏在玉米地里,別人看不見,決不能在村里干?!贝蠹叶颊f好,還是德義哥心眼兒多。德義接著說:“小四負責(zé)放風(fēng),看到老頭兒來了就學(xué)狗叫,其他人加強隱蔽,你假裝買糖,吸引他的注意力。”我連忙說服從命令?!叭缓螅F蛋抱他的左腿,石頭抱他的右腿?!辫F蛋和石頭連忙說行行行?!傲亮帘淖蟾觳玻瑖鴹澴挠腋觳病绷亮梁蛧鴹澸s緊說好好好。他接著說:“他就動不了了,我用一條大棍子打他的腦袋,保證兩棍子打死他,我不是跟二叔練過棍嗎?小四繼續(xù)偵查,我們干事的時候,如果有外人來,你就想法把他引開,記住了?”我說記住了。他分撥已定,說算好了老頭兒明天該來我們村,決定傍晚時分干。國棟提出了一個超出兒童智力,但非常正確的問題:“義哥,殺人償命,要是讓咱們償命怎么辦?槍斃的時候多疼??!”德義大聲呵斥:“放屁,咱們把他打死,馬上扒個坑埋了,誰也看不見,公安局破不了案?!绷亮琳f:“咱們?yōu)槭裁床欢嘟袔讉€人去,咱們小,打不過他怎么辦?”德義說:“糊涂行子,咱們搞突然襲擊,肯定能打得過他,你多叫人去,還能多分好吃的?還夠你吃一年嗎?恐怕連一個月都不夠吃?!甭犃怂@一番話,我們都很佩服,亮亮豎起大拇指,說:“義哥是這個,”又豎起小拇指“我們是這個?!钡铝x面露喜色。我提出來既然讓我負責(zé)偵查,就得讓我使用望遠鏡。德義很爽快地答應(yīng)了。他又詳細地安排了時間、地點、在哪集合、在那埋伏等事宜,又再三安慰大家說公安局絕對破不了案,退一萬步講,就算是破了案,也不會法辦咱們這么小的孩子,頂多辦個學(xué)習(xí)班,寫個檢討,挨一頓批斗,再退一萬步講,要是真法辦咱們,讓咱們償命,那七年后不又是一條漢子嗎?挨槍子兒覺不出疼,咱們先把好吃的吃個夠,值了。這一番話直說得我們心潮澎湃,熱血沸騰,激發(fā)起了英雄氣概,愿意一輩子跟他走。最后他要求每個人發(fā)一個毒誓,保證事前不泄密,事后也不說,至少要等到過完年再說,到那時公安局也就不管了。他先說他說了就讓雷劈死他,我說我要是說了就掉到河里淹死(我留了個小心眼兒,因為我會游泳,而且游得不錯),然后大家各自說了一個死法。他還是覺得不趕勁,又按照最傳統(tǒng)的做法,約定了一個共同的誓:誰說出去,就操誰的娘。戰(zhàn)前策劃和動員就這樣圓滿完成了。
翌日,風(fēng)和日麗,下午四點鐘,我們在德義家集結(jié)完畢,就以下地打草的名義出發(fā)了,他娘囑咐我們早點回來。村東頭是一片濕地,是由古村落的護城河淤塞而成。成片的蘆葦隨風(fēng)擺動,像海浪一般,水芹菜、野稗子都長在水邊不遠處的旱地上,用水芹菜作餡包餃子可好吃了,水的中央漂浮著又大又圓的蓮葉,紅的、粉的、白的荷花亭亭玉立在水面上,微風(fēng)吹過,淡淡的馨香飄過來,令人不忍離開。突然一只青蛙從蓮葉上蹦到水里,發(fā)出撲通的聲響,在水面上蕩起一圈一圈的漣漪,成百上千的鳥兒在蘆葦叢中鳴唱,在水之小洲上,有野鴨子、鴛鴦、鷺鷥在優(yōu)雅地跳著華爾茲。一條灰白的小徑伸向綠色的田野,就像小河注入大海一樣。
鹽堿度較高的地上種著大片的地瓜、花生和苜蓿,地瓜是我們賴以維持生命的作物,地瓜蔓子很長,可以爬到很遠,有時把小路都覆蓋了,我們把它挑起來扔回到田里去,地瓜面做的餅子、窩頭雖然難以下咽,可新鮮的地瓜又脆又甜,特別是紅瓤的,味道更好,生吃、烤熟了吃、在玉米粥里煮著吃都很可口。鹽堿地里長出的花生最香,且具有弱堿性,對人體健康有利?;ㄉ碜娱L得一大墩一大墩的,開著小黃花,這時節(jié)還未結(jié)果,待到中秋前后花落了才結(jié)果成熟。大片的苜蓿呈淺綠色,開著黃的、白的小花,發(fā)出特殊的香味,是牛、羊、馬等牲畜最愛吃的食料,這種作物非鹽堿地不長,多年以后蒙牛、伊利、三鹿等知名的乳業(yè)公司都來此高價收購苜蓿,這是后話,暫且不表。要是在初春,地里泛著一片一片的白霜,現(xiàn)在時值盛夏,大地都被綠色覆蓋了,蜂蝶飛舞,有幾個姑娘正追逐蝴蝶呢。鹽堿度較低的地塊(我們稱之為好地)種植著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等,春棒子已長到一人多高,進到里面仿佛進入了茂密的森林里。棒子穗很豐滿,尖上掛著紅絲絨,掰下一個來,批開層層的包皮,露出玉一樣的顆粒,咬一口,香甜滿腮。玉米和花生一樣,煮著吃,或在灶火膛里用慢火烤熟了吃都是極品。麥茬子玉米還未長高長大,剛剛抽穗,要等到中秋節(jié)才能長豐滿。谷子穗已長大,沉甸甸的,低著頭像是羞澀的少女,據(jù)說是朝鮮品種,鉆到里面密不透風(fēng),滿身是汗。高粱比春棒子還高,乍一看形狀相似,高粱穗子長在最頂部,紅紅的,象高舉起的火炬。高粱桿是甜的,從根部折斷,象吃甘蔗一樣,甜水豐富,可高粱米、面不好吃,極難消化,是粗糧中的粗糧。黃豆、綠豆、紅豆有豐富的營養(yǎng),主要是煮粥喝,黑豆主要用來喂牛、馬等牲畜,炒料豆是牲畜的美味佳肴。這些莊稼都長得半人多高,是野兔、黃鼠狼、地老鼠的樂園,老鼠洞里儲存著大量的豆類,兔子窩里主要是干草、黃豆。我們在豆子地里捉了幾只螞蚱、螳螂,亮亮抓了一只蟈蟈,順手放在蟈蟈籠里,德義撿了幾只鵪鶉蛋。我們說說笑笑、蹦蹦跳跳地來到小河邊。
這條小河雖小,可它赫赫有名,大名喚作“無棣溝”,因從山東省無棣縣入渤海而得名,從地圖上能夠看到他的倩影。史載,他的前身是黃河故道,秦朝時是一條浩蕩的大河,酈道元《水經(jīng)注》云“無棣溝東南經(jīng)高城故城(即現(xiàn)在的千童鎮(zhèn)),又經(jīng)鹽山(即現(xiàn)在的山東無棣縣之大山,而非今鹽山縣)東北入海?!北姸嗍妨嫌涊d,當年徐福率童男童女東渡,是從上游的千童鎮(zhèn)(秦時稱饒安邑)啟航,途徑我們村,沿?zé)o棣溝東行進入渤海,一路與海岸線相望,沿近海航線航行,經(jīng)黃驊,秦皇島,繞遼東半島、朝鮮半島,到達韓國的濟州島后,上岸做了較長時間的整修補給,留下了幾對童男童女,然后楊帆東行,跨越日本海到達日本的九州,給日本帶去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使日本從落后的繩紋時代跨越一大步進入到了先進的彌生時代,而徐福也成為日本的首位天皇——神武天皇。到了唐代,無棣溝依然是煙波浩渺,千帆競渡,唐代詩人劉長卿曾留下描寫無棣溝的詩作:“無棣何年邑,長城接楚天。河通星宿海,云近馬谷山。僧寺白云外,人家綠渚間。晚來潮風(fēng)滿,處處落帆還?!鼻皫啄贲w樸初先生在千童留下詩作:“徐福東渡竟不回,三千子弟老蓬萊,如今兩岸留佳話,花萼城鄉(xiāng)次第開?!痹S多日本友人也在千童留下了題詞和詩作。我們經(jīng)常到小河邊玩耍,卻不知道這條細流承載著那么厚重的歷史。孩子們都曾問過自己的父母自己是從哪里來的?小弟小妹又是從哪里來的?父母總說是從無棣溝邊上挖出來的,于是孩子們攜著小籃子,拿著小鏟子到河邊上挖小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