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藏在胡同文化里的老北京味道
北京人對胡同有著特殊的情感,它不僅僅是居住生活的場所,更是這里一代又一代人社會生活的印記。
汪曾祺《胡同文化》里說:“北京人易于滿足,他們對生活的物質(zhì)要求不高。有窩頭,就知足了。大腌蘿卜,就不錯。小醬蘿卜,那還有什么說的。臭豆腐滴幾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br />
食物的美好,從來都是依托于人與食物之間的美好關(guān)系,并承載了一代又一代人情深露重的念想。
年初六,特意走了走北京的南鑼鼓巷。有些冷。但,人出奇的多。
胡同很窄,兩邊都是各式各樣的老北京小吃,當然也混入了外來美食。點了一份豆沙餡耳朵眼炸糕,一杯現(xiàn)磨紅豆?jié){。金黃的外皮,外焦里嫩、酥皮脆而不硬,餡兒鮮又清甜,但是不能貪多,不然會膩哦!
溜達累了,再來一個春餅卷??粗套堂坝偷目绝啽粠煾倒蜗聝傻?,并熟練的卷入烤鴨肉片、小蔥段、黃瓜段,入口,恰到好處的香甜醬香,彈嫩的鴨肉,竄鼻的蔥辣味兒,生生把不是吃貨的我吃成了吃貨。
若不是有礙冬季的寒冷,囊中又飽滿,大概我和好友會把今日大街上的臭豆腐之類統(tǒng)統(tǒng)歸入胃中。
在這條不算悠長的小巷里,人流擠擠,最醒目的大概就是那個穿漢服的姑娘了。一支朱釵把一半頭發(fā)卷起,飄逸清新,那一刻,我突然覺得,傳統(tǒng)文化里的美好依然閃耀著彌足珍貴的光點。
南鑼鼓巷的兩邊小巷,窄到只能容得下黃包車的出入。一對兒外地旅游的戀人,笑容燦爛地搭坐著一輛紅帆黃包車,穿街走巷。女孩笑得燦爛,男生樂得歡愉。手里的冰糖葫蘆,格外耀眼。原來幸福就是,坐著黃包車和自己心愛的戀人,一起大風里吃冰糖葫蘆啊!
這里的四合院已經(jīng)很破舊,輕輕地觸摸發(fā)灰的磚墻,凹凸不平,質(zhì)感粗糙,一家民戶的破舊木門前,還虎虎地蹲坐著兩個小石獅。經(jīng)過了多少年輪,昨日的印記依舊那么清晰地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
那時候,鄰里之間家長里短,誰家腌酸菜,送一盆,誰家炸年糕,送一碗,誰家生孩子,拎一袋柴雞蛋,有人干脆拎一只大母雞。
胡同里沒有車水馬龍,有的是親切融洽的鄰里走動。四合院里的一磚一瓦,一粥一飯,都凝聚在歲歲年年里,成為了老北京永恒的記憶。
美好的味道,之所以停留在人們念念不忘地味蕾里,永遠都來源于人與人之間攜手一起的美好情感。
胡同文化已經(jīng)沒落,但人與人之間美好情感串聯(lián)起來的美食文化將永遠根植于后代人的心里。
無論何時何地只要你品嘗到地道的北京美食,那源遠流長北京味道就會勾起你對老北京的絲絲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