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楓】2006:小廚時光(散文)
一
一陣熟悉的車喇叭聲飄進辦公室,然后是下車關門聲和重重的皮鞋磕地聲,我立刻明白是老板柯總來了。我趕緊放下報紙,從柯總的辦公室寶座上起來,閃身出了辦公室并掩上門。
其實,我是沒必要急于溜出來的,因為柯總這人每次來,總是會先去車間視察員工的工作情況。也就是給這個指導指導,給那個比劃比劃,一通交代,最后才夾著皮包磕著皮鞋進辦公室。
一大上午的,陽光耀眼,廠里的工人們忙得灰頭土臉。而我從辦公室出來后,倍感無聊,閑得發(fā)慌。我有點埋怨柯總,埋怨他沒什么重要的事來廠里干什么,為什么不快點開車走人。
我是廠里最閑的員工,我的工作只是在食堂做飯,保證連我在內的五個員工的午飯和晚飯供應。說是食堂,其實也是廠房,里面有個小廚房,后勤也就我一個人,負責菜米油鹽和鍋碗瓢盆。每天早上吃完早餐,我就騎著廠里的一輛破自行車去附近的菜市場買菜。我把一天所需的菜買回來,然后就是洗洗切切,做午飯的準備。午飯后收拾收拾,再盤算好晚飯,晚飯后收拾收拾,一天的事算是完成。
武漢的八月天氣很熱,不愧是火爐城市。報紙上十分關注三十五攝氏度以上的氣溫,各種避暑大招說得頭頭是道。也就是說說而已,不見得真有誰誰等大人物來給我們送清涼福利。我這閑散員工都汗流浹背,別說廠里在機器轟鳴聲中吃粉塵的工人們了。
我待的廠位于長江邊上的工業(yè)區(qū),長江邊上港口碼頭和鐵路交錯有序。這里沒有安靜,眾多的工廠機械的響聲、運煤火車壓軌的聲音、江上輪船的號聲,還有天空不分晝夜的飛機轟鳴聲,各種噪音匯集,令人內心不安。我沒有享受到一刻的靜謐,我夜里做夢,夢里的背景都是切割機的響聲。
我來到這里已經一個多月了,在這樣的環(huán)境生活,我很吃驚自己是怎么度過來的。
二
一個多月前,放了暑假,這是我上大學的第一個暑假,我沒有回家,我想出來找點事做做。我不想回家也是有原因的:一來在家里也待不住,二來在城里做點事歷練歷練,順便還能掙幾塊生活費。跟我想法一樣的同學很多,他們大多選擇在繁華的市區(qū)謀差事,諸如賣衣服端盤子發(fā)傳單之類。服務行業(yè)得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這一點我必須承認我不行,于是就來到了這個工廠云集的郊區(qū)。然而問題也來了。我這人體型清瘦,又累贅著一副眼鏡,沒有人相信我能吃苦耐勞能做體力活。一通碰壁,我垂頭喪氣打算要回家的,不想有一家櫥柜廠門口新貼了一張招人啟事,說后勤要一個做飯的。正好,我也會做飯,于是去試試看,結果還真謀到了這個差事。
這來之不易的第一份工作讓我興奮了好一陣子,所以剛開始工作的一段時間里,我表現相當賣勁。每天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之外的時間里,我就去車間里給工人們搭把手,幫忙釘木條方子、打磨門板、柜板削邊之類。一些機械化的活我居然一受教就會,老員工們如是說我有天賦,是個學木工的好胚子。
到點了,我就走出車間去食堂準備做飯。我的廚藝算不上精湛,農村出來的孩子,哪個不會做飯?我就這點基礎,但足以應付這些同樣是農村出來打工的工匠們的口味了。當然,飯菜是做給人吃的,也要以人為本。十來個人的伙食,各有各的口味喜好,要盡量顧及。在飯點時我要經常詢問各位下頓想吃什么,在固定的伙食費標準下盡量滿足大家。
三
日子這樣過著倒也挺快。廠子里每天機器轟鳴,車間里灰塵木屑飛舞,直到夜幕降臨,我們的廠總算安靜下來。和這些工匠們混熟了,都能玩到一塊去。每天晚飯后,大家洗完澡就一塊去街上浪。我們一群人滿大街嘰嘰嚷嚷總有說不完的話題,說不完的話題又帶回宿舍里繼續(xù)扯。
室友阿杜最喜歡吃西瓜,這大熱天的,每天總要買個西瓜泡在宿舍的水池里,晚上大家一塊講段子的時候一起消遣。阿杜是木工,人比較矮,肚子特別圓,還真像個西瓜,大家都認為這小子是西瓜吃多了給撐的。他二十好幾了,聽說家里正在給他張羅娶媳婦,大伙打趣說,少買西瓜吃嘍,多吃點肉長點個子,別以后小倆口出門,別人還以為是姐姐帶著小弟弟。
室友老銳,是個老煙囪,每天三包煙,不過他的煙大部分都是發(fā)給大家抽的,為人很爽快。老銳是專門打包跟車送貨的,經常有費用報銷,有點油水撈。時常撈了點,就買好煙抽,大家都有份。老銳對女人特別感興趣,每次送貨回來總會興奮地講述路上的各種艷遇,天知道是真是假,吹牛的成分肯定不少。老銳雖也是農村出來的老癟三,倒也能上網,而他上網也只有那點愛好,看毛片。
室友老姜頭,是個大工,典型的早婚人士。起先跟大家一起擠宿舍,后來老婆來城里了,就搬了出去,租個房子就近照顧。他老婆懷著孕,肚子跟阿杜的一樣大,長得還不錯,廚藝也比我好,我做的紅燒魚還是她教的。她每天也來廠里打發(fā)時間,順便幫我洗洗菜什么的,老板不在的時候,順便管她頓飯,大家也沒什么意見。
老姜頭喜歡管我叫火頭軍,這個名號也非常有意思,我樂意接受。我們縣城有個最火爆的餐飲店也叫火頭軍,口味相當不錯。我上高中那時候,吃不慣學校食堂的早餐,經常和幾個同學拼個麻木車去火頭軍過早。
相對來說,老姜頭的嘴還是有些刁的,他倒不抱怨伙食的水準,就是喜歡提意見。說來說去就是想吃點新鮮的玩意,可能有什么新鮮的玩意呢,菜市場就那幾樣菜。有一次晚飯后抽煙,廚房的小強叫得歡,觸發(fā)了老姜頭的靈感。他提議出去捉青蛙加加餐,話一出口大家都來了勁一片贊同。當晚哥幾個就提了手電筒上了長江大堤。江堤上是條蜿蜒的柏油路,兩邊的斜坡是草坪,靠江的堤坡下面是一帶防護林,林子里的青蛙還真不少,哥幾個興奮壞了。
青蛙其實很好捉的,特別在夜間,用手電筒照住它的眼睛,再敏捷的青蛙也都變得傻乎乎的了,被捉住了才知道拼命掙扎。我們把捉到的青蛙丟進袋子里,扎緊口子,任憑它們亂撞亂跳。倒騰了一些光景,覺得差不多了,我們就收手回家。當夜就在廚房里拾掇拾掇,老姜頭親自下廚,美美的一鍋,肉甜湯鮮,爽得要死。沒想到老姜頭的廚藝這么好!
在江邊捕蛙可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江邊一溜兒全是碼頭,堤頂不時有巡邏人員,倘若給抓住了,麻煩就大了。雖然嘗到了一次甜頭,但我們商量過,以后不再干這種事了。
生活歸于平靜,做木工的做木活,做漆工的忙漆活,我做我的廚務活??驴傆袝r來,有時半個月都不來,來時還是那道風景:一輛小車,一個皮包,一雙锃亮的皮鞋。
四
說是平靜,其實也不平靜,工人之間也存在諸多矛盾。比如做木工的和做漆工的就合不來。漆工有四個人,都是黃岡人,說話喜歡操方言,聽得人一頭霧水。這幾個人比較獨立,需要幫忙的時候從不找木工,硬撐;木工缺把手時,請他們幫個忙,他們寧肯坐在那里抽煙也不動一下。吃飯的時候,這幾個漆工就非常積極,往往木工這邊還沒下班,他們幾個就敲著飯盆往廚房沖了。木工們都很氣憤,說憑什么讓他們先開飯,還把一鍋飯挖得跟煤窯一樣,簡直是一群餓狗。甚至還要求我把廚房門給鎖好,等大家都下班了再開飯。
木工之間的矛盾屬阿杜和隔壁宿舍的老何最突出,天天拌嘴,一度因吵嘴翻了臉打了起來。老何找我評理,阿杜也找我評理,各說各有理,我這個鮮嫩的大學生也難斷是非。一點屁大的事都能鬧成這樣,我有一次就火了:個板板的,都是一大老爺們,長個強壯的胸膛有鳥用,都老鄉(xiāng)同事的一鍋里吃飯,為什么就不能跟那幫漆工那樣團結呢?這話聽得我自己都十分滿意,他們兩個倒還真不吱聲了,后來居然和好了。
還有一個矛盾,那便是員工與老板之間的矛盾。背地里大家聊天都少不了要拿柯總開涮,揭盡柯總的老底,說他廠子搞不好,說他有錢養(yǎng)情人去了,說他吃香喝辣,對員工卻又狠又摳,如是如是。
柯總還真有個情人,我見過,長得真心不怎么樣。我就納悶,那長得人高馬大又酷似梁朝偉的柯總品味怎么就那么差。老員工們分析說,那女人會搞設計,又有客戶資源,這個廠的大部分訂單都是那女人拉來的,老有本事了。怪不得柯總情愿跟她裹一塊,利益使然罷了。
柯總比較倚重老銳,辦公室的鑰匙就由老銳保管。老銳因為要跟車送貨,自然少不了出入辦公室,接打電話收發(fā)文件訂單什么的,也算是坐辦公室的人。盡管受到倚重,可老銳還是不喜歡柯總,他甚至看不起柯總,于是每每報銷費用時,都要狠狠宰柯總一把。
柯總與老銳說起來還是有親戚關系的。老銳的姐曾是柯總的老婆,還給柯總生了個兒子,離婚后他姐獨自把孩子撫養(yǎng)到八歲,柯總卻把孩子強行接走了。老銳一直就為這個事忿不平,說姐虧得大,給這個狼心狗肺的養(yǎng)崽,他不離開這個廠就是想做一根針,插在柯總的后背上。
原來柯總在員工們的心目中竟是這個形象,這與我對柯總的印象差之千里。
當初來廠里的第一天,正好大忙,我就被安排去幫忙搞櫥柜安裝。那時我并不知道開著小車和我一起去的竟是柯總本人,我當時還打心里驚嘆一裝修的員工還開車上班,真夠牛逼。在我的理解中,老板都是坐辦公室的,怎么也要親自上陣干這種體力活呢?柯總卻笑著說,老板又怎么樣呢,老板也要吃飯,忙的時候也得老實做事。
那次搞櫥柜安裝忙了一天,我一直跟著柯總打下手,中午是上的館子,兩葷一素還有湯,飯后又買了飲料,都是柯總買的單,好像也沒那么摳。然而時日久了,我也漸漸改變了對柯總的看法。
為了工資的問題,阿杜一氣之下走了,跑深圳去了;老姜頭以老婆月份大了要回家照顧為由,也辭工了;老何也想走,但工資被拖欠著,沒走成;老銳去年的工資都沒發(fā)完,也是一肚子火;幾個漆工受不了柯總老在吃飯時間里給他們派任務提要求,商議要拿計件工資,租房子另起伙食,誰也管不著。于是,一大幫子人走的走散的散,一桌上吃飯的人只剩下三個:我、老銳和老何。
做三個人的飯倒是輕松了許多,我經常就來個一鍋煮,有湯有料,大家吃得也很舒心。只是廠子里再也沒那么熱鬧了,冷冷清清的??驴倎韽S里的頻率更少了,他的情人甚至再也沒來過,聽說兩人是鬧了矛盾。
老銳總不聽柯總的話,從不鎖辦公室的門,把我放任在里面看報紙,聽收音機。辦公室里有臺電腦,卻沒接網線,純粹是擺設。傳真機電話機都蒙了一層灰,老銳都從來不打掃。倒是我實在看不下去了,經常給辦公室做做衛(wèi)生。
不若如此,我還能找點什么來消磨這大把大把的時間呢。車間里我是不再想幫些什么忙了,反正也沒什么可幫忙的。我抽起了悶煙,煙癮在漸漸增大。老銳不跟車送貨的時候便也是閑人一個,我倆就窩在辦公室一塊兒抽煙。
老銳一直比較騷動,每天念叨著他的未婚媳婦容兒。夜晚睡覺的時候喜歡擠到老何那兒,摟著老何的膀子,還把腿搭在老何的身上,把老何當做是他的容兒使。這讓老何很是惱火,說老銳變態(tài),亂發(fā)春,說街上到處都有休閑區(qū),憋不住了就去去。老銳總是嬉皮笑臉,說那你借我點錢我就去。
五
天漸漸涼了。有天傍晚刮了風,夜里澆了一場雨,睡著睡著就感到冷,一時又找不到被子,哆嗦了一晚上。第二天卻又雨過天晴,陽光燦爛,許多人穿起了外套。廠區(qū)附近的民居小巷,佝僂蹣跚的老人生著小煤爐,滿巷子都是煤煙。我已不再那么積極地趕早去菜市場買菜了,反正人少,伙食輕松,我有的是時間。
菜市場離廠子不遠,廠子出門右拐就是一條民居小巷,走到頭就是大街,沿著大街走上兩百米,再過馬路就是菜市場了。十點鐘的菜市場人不多,許多攤主閑得慌,一見有人攤前過,立馬精神抖擻笑臉相迎,熱情招攬生意。
我買菜從沒有固定的攤位,哪家便宜實惠就在哪家買,買幾樣菜幾乎要把整個菜市場過一遍。沒辦法,現在人員少,每天的伙食費就在那里?;锸硾]以前豐富了,但還是得吃,而且還吃得干干凈凈,不帶剩的。廚房外的那只潲水桶一周難得一滿,這讓那每兩天就來收潲水的老頭很是失望。
吃大鍋飯,人越多成本就越低,反之,人少了,成本就高了。我感覺現在每天做這兩頓飯簡直是勒緊褲帶過日子。逛菜市場成了一件令人垂頭喪氣的事,而且感覺是灰溜溜的,那些賣菜的越是熱情,這種感覺越是強烈。
氣溫回升的一天,大熱,廠里來了兩個木工師傅,聽說是高薪聘請來的。老何說,柯總真有能耐,竟還能忽悠到兩個人才進來。
新來的木工師傅工作效率還真不是吹的,原本死氣沉沉的櫥柜廠一下子活起來了,車間里的機械響聲回復往日的氣勢,緊張的節(jié)奏里竟然令人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大家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做事特別賣勁,這也包括我。
只是,這種良好的勢頭并沒有持續(xù)多久,就又回到原先的狀態(tài)了。倒不是廠子里沒事做,廠子里有的是活,而且是做不完的活,問題也就在這里面。要緊的活得加班加點趕進度,要緊的活多了,工人們就不樂意了,加班費不多,而且加班后不管夜宵。新來的兩個木工一老一少,老的忍氣吞聲,抱怨歸抱怨,事還得老實去做,畢竟是有家有室的人,掙錢要緊。那少的就不一樣了,動不動就要去辦公室給柯總打電話,要談談工資的問題。
年少的木工姓王,我們叫他小王,與我年紀相仿。小王做活是把好手,業(yè)余也喜歡玩,也會玩,而且玩得很瀟灑。我和老銳很快就跟他打成一片,夜生活豐富得不得了。記憶最深刻的一次是去溜冰城耍。那晚小王加班到九點就撂下活下班了,澡一洗就約我們出去玩。一行人在夜市吃了點燒烤喝了點啤酒,然后就去了一家頗有規(guī)模的溜冰城。溜冰城里面五光十色燈光迷幻,熙熙攘攘喧囂嘈雜。我們剛買票領了冰鞋準備入場,溜冰場里突然就亂了起來,打起了群架,而后看臺上又沖下來一撥人,都操著刀具。我和老銳從來沒有見到這種場面,都嚇壞了,縮在角落直發(fā)抖,小王也臉色發(fā)白,但還算冷靜,他帶著我們硬是擠出人堆逃了出來。
小王的確是一個不錯的朋友,遺憾的是櫥柜廠留不住他。做了一個月,小王就讓柯總給結算工資辭工走人了。
六
我依然待在廠子里,碌碌無為。忙的時候,也上陣頂幾趟差事,大多時候,我閑得發(fā)慌,只好跑出來上網,看電影打游戲。我也去江堤溜達,騎著那輛破自行車漫無目的。
暑假就這樣渾渾噩噩度完了,要離開了,卻倍感不舍。從老板那里拿到工資的當晚,我去超市買了一通零食水果還有啤酒,算是與大伙告別。次日,陽光明媚,該上班的上班,該離開的,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