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收獲】那些年,那些愁死人的農活(散文)

編輯推薦 【柳岸?收獲】那些年,那些愁死人的農活(散文)


作者:生活碎碎念 布衣,463.7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3413發(fā)表時間:2018-09-15 15:00:30
摘要:延續(xù)了幾千年的農耕文明、那些傳統(tǒng)的耕作方式突然間就在我們這一代發(fā)生了徹底改變,機械革了牲口的命,種地再也不需要打牛后半截了,不需要整天和那些屎尿打交道了。種地也變得極其簡單,一個女人在家打打電話,在微信群里發(fā)發(fā)消息就能搞定從種到收的那些事。有時候,我在想,沒有了土糞那些屎尿滋養(yǎng)的黃土地還好嗎!


   “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睂@句話,我想我會比我的同齡人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就在我長到剛能推得動我家小推車上一籠土的時候,我就要把院子外面土場上晾干的黃土裝進土筐,推到牲口圈里,這成了我每天必干的家務勞動。門前的土場上,我爺爺把土坡上的黃土挖下來,打碎了,用鋤頭摟成行,曬干了,每天在牲口圈里墊上一層,用來承接著那些牲口的屎尿。一層屎尿一層黃土,等墊到了二三十公分高度的時候,就得“起圈”,莊稼漢把“起牛糞”譽為最吃力的農活。連我母親也這么認為,在讓我去干活看到我不情愿時,就說:“又沒叫你去起牛糞?!边@種黃土伴著牲口屎尿的混合物,經過牲口的終日踩踏,變得質地細密、又極度柔韌,甩開膀子一?頭挖下去,震得“虎口”發(fā)麻,那牛糞的混合物上也就一個淺淺的?頭印子。連著四五?頭下去,才能翹起來一塊,用?頭打碎那一塊又得五六下。起完整個牛圈通常我和我父親要干上滿滿的兩天。后來我父親創(chuàng)新性地給我家那頭大犍牛套了犁,試圖犁松那些挖不動東西,我們家那頭犍牛的力氣幾乎是無窮的,第一次拉斷了皮繩,我父親不甘心,換上新皮繩后,那牛一伸脖子一展腰,扳斷了鏵尖,我父親也隨之死了心。
   經過大半年的積攢,門前糞場里的糞堆越來越大,冬閑時節(jié),我和父親就得把這巨大的一堆糞套上牛拉著架子車,每天早上花兩三個小時的功夫,把糞拉上坡,堆到塬上的地頭邊上。等地表結凍后,再一車倒一個糞堆,散倒在麥地里,成行成排,整整齊齊。那時候的田間的小路上,裝滿糞的架子車來來往往,男人在前面拉,女人在后面推,趁著冬閑,家家戶戶都忙著往地里送糞。
   一場小雪來臨,我和父親就扛著鐵锨去“揚糞”(把糞揚撒在麥地里),就如同給麥苗上蓋上一層毯子,父親說可以給即將越冬的麥苗起到保暖作用。那時候我曾懷疑過這種看起來幾乎全是黃土的土糞,到底有沒有肥效,經過我的仔細觀察后就有了結論,過一兩個月后,麥地里原來堆過土糞的地方的麥苗漲勢格外旺盛,顯然是得到了堆在上面的糞堆的額外的養(yǎng)分。
   在那個缺少化肥的年代,門前糞堆也是莊稼漢門的羨慕的對象,糞堆的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來年莊稼收成的豐欠。我父親常說,莊稼人一年四季都在屎尿打交道,糞土堆積運送的確是一個要耗費巨大體力與時間的勞動。
  
   二
   夏收莊稼人心里絕對是一年之中的大事,“三夏大忙”,“虎口奪糧”,指的就是這件事。我父親一般都會提前一個月就開始修補置辦杈把掃帚、木鐮、刃片以及揚場的木掀。站在地頭望著自家金黃色的麥田,心情也如同這麥浪一樣波濤起伏。此刻,沒有什么事能比眼前的場景更讓莊稼人開心的了。端午過后,從山地到塬地的麥子陸續(xù)開鐮,對于莊稼漢來說,割麥已屬于一項基本的勞動技能,一天割完一畝地也就算個正常水平。
   在我還小得割不動麥的時候,就擔負起運輸?shù)娜蝿眨笕藗儼邀溊ρb上架子車,幫著推出松軟的麥茬地,到了地頭土路上,我就可以飛奔著把一車的麥捆拉回家里的曬場上,再一捆捆扶起來立正站好,整整齊齊,就像天安門廣場上的閱兵方陣一樣。一般曬到兩天之后,原本順溜的麥穗,麥芒變干變硬,看起來披頭散發(fā),說明可以上垛了。
   麥收時,我們一家人有著明確的分工,父母收割,我負責運輸,爺爺在場里幫著把麥捆墩放整齊,還得看著不讓不知道誰家到處亂竄的雞來偷吃散落在場里的麥粒。
   把場里曬干的麥捆摞成麥垛是我和父親完成的,那時候我的力氣還不足以把一捆麥用杈挑起來扔上四五米的高度,所以,我就只能站在麥垛上,手持鐮刀,負責把父親扔上來的麥捆找到合適的位置層層碼放好,我始終認為,這是極具技術含量又要藝術家氣質的人才能勝任的,隔壁場里堂哥家兩口子每年都為摞麥吵吵鬧鬧,摞著摞著就歪了,好不容易摞好了,過了一天麥垛一瓷實,歪了,倒了!我摞麥垛的技術在我父親的指點下,年年都有進步,摞的麥垛外形如花瓶一般俏麗,常常贏得路人的夸贊。
   等地里的麥子都收回來,曬干了,上了垛,就可以松口氣了,如果有幾天連陰雨,那是最好不過的了,正好可以大睡幾天解解乏。
   碾場時實現(xiàn)顆粒歸倉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緊張而熱烈,要選烈日炎炎的好天氣,人也是越多越好,把麥捆解開,從中心一圈圈向外平攤開來,像攤大餅一樣,這叫“攤整場”,也有把麥捆抖撒抖落成半人高的“大餅”,這叫“抖亂場”。在拖拉機少的年代,牲口就是碾場的主力,兩頭牛拉一個碌礎,吱吱呀呀地一圈又一圈地轉著。吆牛的人左手攥著牛韁繩,右手拿個竹笊籬,看到牛抬起尾巴時就趕緊接到牛屁股跟前,等那一大泡牛屎全部拉在笊籬里,再使勁一掄笊籬,那泡牛屎就飛進了場邊的玉米地里。碾場最主要的技術就是得盯好碌礎碾壓過后留下的印子,下一圈沿著上一圈的邊碾過去,一邊碾里圈,一邊碾外圈,我一個不留神,我父親就抱怨說我碾成了“花碌礎”。碾場猶如烙餅,碾完一面就得翻場,碾完一場,得翻四遍。最后麥稈被碾成柔軟潔白的麥草,挑成堆,摞成垛。場面上就剩下麥粒麥殼的混合物了。等到用木耙推在場中間堆成麥堆時,天色已晚,吃過晚飯,天就徹底黑了。我父親一般會在夜間“揚場”,夜間風大,用木掀把麥粒麥殼丟向空中,借助夜風的力量,麥殼飄向遠方,麥粒則垂直落下。至此,打碾才算結束,拾掇干凈的麥粒攤在場里曬個兩三天,裝袋裝囤總算歸了倉。
  
   三
   積累了幾千年的農耕經驗的莊稼人,都知道收割后的麥茬地要深耕的重要性,深耕有利于夏季雨水蓄積,對于來年春旱時莊稼的生長有著巨大的影響。二遍地淺耕松土,是為秋播做準備。麥茬地經過幾天暴曬后變得堅硬,耕起來人和牲口都付出巨大的氣力,我們家很多年都是一頭牛和一頭驢的配置,把這兩個脾性完全不同物種搭配在一起干活確實是一件很煩人的事。牛走得很慢,卻有力氣,邊干活嘴里邊回著草,驢走得很快,堅持不了多久,常常走走停停。走在后面按著犁把的我,常常會因它們的任性而亂了章法,這犁把總也按不穩(wěn),老是朝著驢的那邊偏,我要抽一鞭子蔫牛,受了驚嚇驢就拼死猛拉,那犁往往會比它拖出犁溝,拖出地面。在我干過的所有農活中,犁地這件事我總也干不好,我犁過的犁溝總是彎彎曲曲,成不了一條直線。
   犁完之后的耱地,看起來兩腿叉開站在耱上,扯著牛尾巴似乎輕松好玩,但往往也會跌落耱框,不但要受皮肉之苦,還得被別人恥笑。
  
   四
   到了收秋的季節(jié),玉米葉子在秋風里漸漸干枯而颯颯作響。玉米棒子因外面包皮開始干枯開裂而露出了金燦燦的玉米粒,說明可以收了。
   帶著棒子的玉米桿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桿兒粗的掄圓了膀子才能砍得下,干枯的玉米葉子伺機作亂,隨時會用它鋒利的邊緣,把手指手背劃得全是口子。玉米桿上散落的黑色粉塵,讓臉上,胳膊上,甚至鼻孔里烏七八黑,也許想不到,等晚上脫了衣服,才發(fā)現(xiàn)幾乎整個人整個皮肉都是黑的。
   砍倒的玉米桿鋪成一溜,再撥開棒子玉米皮,把玉米棒子扳下來。弄回院子后,扔上早已用爛木頭搭成的木棚,棚上鋪一層密密的剝去了葉子的玉米桿,以防光滑的玉米棒從木頭縫里滑落,等木棚上的玉米棒子堆得冒尖的時候,就把四周雜亂的玉米棒子一個挨著一個碼放得整整齊齊。這一下,一個原本看上去雜亂的玉米棚突然間就有了藝術的氣質。等到冬季玉米棒子凍干了之后,拆散了木棚,將掉在地上玉米棒子一頓亂棍,打得玉米粒四散飛濺,撿走破碎的玉米芯,剩下的就是金黃色的玉米粒了。
   收完了稱之為“大秋”的玉米,就還有小秋作物,也就是五谷雜糧??梢哉ビ统床苏ㄓ惋灥能笞?,割回來曬一曬,在碌礎上用力摔打,就能讓它果粒掉落一地。長成三角模樣的蕎麥,割回來曬干了,攤在場上,用連枷“啪啪啪”正面反面猛打一遍,挑起了蕎柴,就是黑黑厚厚的一層蕎麥顆粒。長在地里的糜子隨風起著波浪,看起來柔柔順順,割回家,都不用曬干,攤在場上就碾,它晶瑩透亮的顆粒就是經過碾壓,從殼里擠出來的。同樣可以熬成米粥的谷子則完全不一樣,割回去后,只要把那碩大的谷穗剪下來,曬干了一頓連枷捶打后,用簸箕煽簸掉谷殼雜碎,就可以碾成米,煮小米粥喝了。
   其實那些年,我是不高興去干那些農活的,不像我父親那樣無怨無悔,天天都在忙碌著,他總想著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盡可能的利用土地輪作倒茬,種上各種雜糧來豐富家里的餐桌。而我和我的大多數(shù)同齡人一樣,一心想著去追求一種輕松又能掙錢的生活,最終我還是如愿地逃離了那片土地。
   很多年后當我再回去的時候,我用過的那些農具大多已被我父親砍碎當柴燒了,好在鄰村有人辦了民俗館,里面全是當年我用過的、熟悉的那些農具和器物。突然覺得自己好幸運,延續(xù)了幾千年的農耕文明、那些傳統(tǒng)的耕作方式突然間就在我們這一代發(fā)生了徹底改變,機械革了牲口的命,種地再也不需要打牛后半截了,不需要整天和那些屎尿打交道了。種地也變得極其簡單,一個女人在家打打電話,在微信群里發(fā)發(fā)消息就能搞定從種到收的那些事。有時候,我在想,沒有了土糞那些屎尿滋養(yǎng)的黃土地還好嗎!夜晚的村子里,當廣場舞的噪音撞擊著我的耳膜的時候,我有點懷念那個時候的靜靜地夜晚,懷念田地里蛙鳴一片!

共 3629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懷才抱器可以證明:本文所描述的農耕生活完全符合歷史的真實?!捌鹑Α痹谖覀兡墙小俺黾S”,累死人,家庭沒有勞動力的就靠攢點牲口糞來計算工分吃口糧。運送土糞是農閑時候農人的活兒,不能閑著。虎口奪糧,那是戰(zhàn)役,男女老少齊動員,摞麥秸垛子,顆粒歸倉,都是夏收的環(huán)節(jié)。牛耕的難度,簡直就是蜀道難。三秋季節(jié)也不是鬧著玩的,一冬一春的糧食都在那個秋天,農人的辛苦可以想象。如今,正如作者所言,一個微信就搞定了地里家里的農活,無法用語言來描述了。這篇散文真實地變現(xiàn)了農村生活,跨度很大,寫出了今昔變化,謳歌了時代的變化,贊美如今的機械革命與信息革命。語言樸實厚重,描述親切可感,感情充沛自然??梢哉f本文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傾情推薦佳作,邀請問候賞讀。問候作者!【編輯:懷才抱器】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18-09-15 15:01:19
  老道的文筆,真實的描寫,好散文,邀請文友共賞。問候作者秋爽!
懷才抱器
回復1 樓        文友:生活碎碎念        2018-09-16 07:41:46
  感謝懷才老師的傾力編輯推薦,上茶問候!
2 樓        文友:若海若藍        2018-09-15 20:51:29
  只有光著腳在鄉(xiāng)村跑大的,野大的,他們才知道什么是綠色。幾千年的農耕現(xiàn)代化了,真的是進化了,我們吃的絕對不是綠色了。作者的年和愁死了,讓我們不得不反思。問好作者,秋吉秋祥!
只碼字,不管事,不問事,不惹事。
3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18-09-16 07:50:13
  回復:遙握!期待美文頻頻,為柳岸添彩!
懷才抱器
4 樓        文友:高永清        2018-09-17 19:05:44
  過去的農活,主要依靠人們肩背擔挑,現(xiàn)在卻不一樣了,在高科技快速發(fā)展的今天,都變成了機械化。強烈對比,反差之大。語言樸實,寫的不錯。欣賞了
共 4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