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岸?收獲】去陜西割麥(散文)
一
在每年的端午節(jié)前后,也就是家里麥子即將成熟的前一段時間,很多男人,拿著鐮刀背著行囊南下陜西去割麥掙錢,人們習(xí)慣把這件事兒叫“趕場”,去“趕場”的人則被別人稱之為“麥客”。
那是一個用手揮舞著鐮刀收割麥子的年代。
家鄉(xiāng)跟陜西搭界,由于氣候的差異,陜西的麥子通常總要比家鄉(xiāng)的麥子早成熟一個月,所以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就有大批的家鄉(xiāng)人頂著炎炎烈日遠赴陜西揮鐮割麥。在那樣生活還處于貧窮,缺少掙錢門路的年代,這個時候去“趕場”就是非常不錯的掙錢機會。陜西人雪白的罐罐蒸饃、鮮艷的油熟辣子伴著線一樣的臊子面對家鄉(xiāng)人來說都是誘惑。掙了錢回來,置辦點叉把掃帚,正巧趕上收割自家的麥子。
有一年,我告訴父親,我要去陜西當(dāng)“麥客”,以前每年都是父親去的,也許他覺得可以讓我去鍛煉一下了,就答應(yīng)了,和我一起去的還有堂哥和與我同齡的侄子。
一條蛇皮袋,一把彎彎木鐮刀,兩個刃片,一塊磨鐮石,蛇皮袋口緊緊地綁在鐮把上,往肩上一搭,這就是一個“麥客”的標(biāo)準(zhǔn)形象。
坐上南下寶雞的班車,透過車窗,映入眼簾的是沿途的一片片麥田已經(jīng)開始泛著金黃,透著亮光,似乎已經(jīng)昭示著豐收在望,一場三夏大戰(zhàn)即將開始,讓人心潮澎湃。
在寶雞的虢鎮(zhèn)下車后,沿途看到的和聽人們傳說的表明寶雞一帶的麥子還未動鐮。接下來我們需要知道麥子已經(jīng)黃到了哪里?哪些地方剛剛開鐮?這樣的消息甚至都不用打聽,大凡拿著鐮刀的人都在熱烈地議論著、相互打聽著三秦大地上的夏收進展情況。咸陽,武功,扶風(fēng),蔡家坡,鳳翔,這些麥客每年必去的地方已經(jīng)深深地印在他們心里。哪些地方先割,哪些地方后割,他們都清清楚楚。
我們輕易就聽到麥子已經(jīng)割到了扶風(fēng)一帶,不遠處的幾個“麥客”正要搭火車去扶風(fēng),我們?nèi)怂餍砸操I了去扶風(fēng)的火車票。上了火車,穿過了好幾節(jié)車廂,找了個座位坐下,過了很久,堂哥問我,這火車,咋還不開啊,我說你往窗外看看,看到窗外紛紛向后倒去的樹木,農(nóng)田,堂哥才啊了一聲:“我還以為火車沒開呢,火車這么穩(wěn)啊?!蔽抑懒颂酶缡堑谝淮巫疖?!
二
到扶風(fēng)已經(jīng)是下午四點,我們出了車站,看見沿路的街道兩旁到處都是躺著的,坐著的“麥客”,我們在一個小百貨店門口一側(cè)的空地上放下行囊,坐了下來。堂哥掏出了旱煙袋和卷煙紙,卷了一根煙之后,卻發(fā)現(xiàn)沒了打火機,于是叼著煙湊向一旁吃著煙鍋的老者:“老哥,借個火。”說著煙頭已經(jīng)塞在老者煙鍋里了,老者吹了一口氣,很快點燃了堂哥的卷煙。堂哥接著問老者:“今天場里叫的啥價?”“三十!”老者不加思索地回答。“早上‘麥客’不多,叫的人多,四十元,到了晌午,楊陵、武功一帶割完的“麥客”都撤上來了,人多了,價錢就下來了,大多三十元?!崩险呃^續(xù)平靜地說著。
這時,百貨店里出來一個女人,站在門口,女人看上去40多歲,體態(tài)豐盈,一身淺藍色衣服緊緊地裹在身上,兩手插在腰上。女人肯定是店老板無疑,她也許是覺得我們坐在她店門口了,要攆我們走,我這么想著?!翱腿?,你們一起是幾個人?”女人問堂哥??腿?,第一次聽到這個稱呼,感覺親近,好像又有點別扭,總有點怪怪的感覺。
“我們是三個人?!碧酶缁卮?。
“那剛好,我家三畝半地,夠你們?nèi)齻€人割一天的,完了如果你愿意還有我弟弟家的三畝多地,也夠你們割上一天的,我們家的麥子都是立麥(沒有倒伏),好割得很!”女人說話如倒核桃一般!
“割一畝你給多少錢?”堂哥問。
“三十,今天都這個價,你看看,楊陵那邊割完的客人都上來了,明天說不定價格更低?!迸苏f著掃了一眼對面的街道。
堂哥看著我,又看看侄子:“咋么?去還是不去?”
我問那女人:“你們家離這兒有多遠?”
“不遠,城南邊,出了城最多五里路?!迸嘶卮?。
“我覺得可以去!”我看著堂哥說,堂哥點了點頭。
就這樣,剛到陜西的第一天,我們就把自己“搭”出去了(被雇用了)。
女人不知從哪兒叫來了一輛面包車,跟司機交代了幾句,隨后跟我們一起上車,一路朝南出了城。差不多走了四五十分鐘才開進了一個村子,顯然在涉及遠近的問題上女人沒有說實話,十多公里肯定是有的。因此也讓我對這個女人的好感打了折扣,頓時有了幾分不安,也許這個精明的女人還有什么花花腸子!
到家后,女人指著一間廈房,叫我們把行李放在里面,先休息,自己則去了廚房開始做晚飯。吃過飯,躺在沒有鋪蓋的床上,心里暗自慶幸,今天一天算是極其順利的,首先,這一個晚上的吃飯睡覺的問題都無需發(fā)愁了。
第二天一大早,在吃了兩個饅頭,喝了一老碗玉米榛子之后,女人帶著我們上地了。
在給我們指定了地畔,交代了麥茬不要割得太高,麥捆不要捆得太大之類囑咐之后,女人回家去了。這是一片長勢極好的麥田,麥桿兒又高又粗,密不透風(fēng),割起來自然費力,我們?nèi)齻€人一字排開,輪著鐮刀,推進的速度不相上下,第一次割這么好的麥子,捆完一捆,必須向后挪動,才有位置捆下一捆。
三個人要想一天時間里割完這三畝半,顯然是個艱巨的任務(wù),我們商量好,中午不回去吃飯,叫女人送到地里來,晚上收工晚一點,爭取割完,好明天直接去下一家。中午女人到地里送飯,看到一地的麥捆密密麻麻整整齊齊的擺了一地,麥茬上很少有散落的麥穗,女人一臉的喜悅:“割得好得很,快來吃飯了。”晚上六點我們?nèi)缭父钔炅伺思业哪菈K地,活動活動酸痛的腰,拖著疲憊而又沉重的步伐向女人的家走去,晚上結(jié)完賬,我們還是睡那間廈房。
三
第二天早上,女人打電話叫來了他開著小四輪拖拉機瘦得跟猴子一樣的弟弟,瘦猴直接用拖拉機把我們拉到了地里,指好了地塊,就回家給我們拿早飯去了,瘦猴家的麥子長勢沒有他姐姐家的好,讓我們心里有了稍許的寬慰,兩個小時過去了,還不見瘦猴送飯的影子,我們都有點餓了,割麥這活體力消耗得極快,肚子就餓得快。堂哥有點擔(dān)憂地說:“今天這事有點懸,都不知他的家在哪里,如果他不來,我們都不知道找誰要錢去,我聽說,有些“哈慫”,故意整“麥客”哩,把人引到地里,指好地塊,看著“麥客”下鐮割了就不見人影了,正當(dāng)“麥客”割得正歡的時候,卻來了另一個人,說麥子是他家的,還沒有黃呢,誰叫你們割了,要賠錢?!碧酶绲脑捵屛覔?dān)憂起來,立刻放慢了速度,最后索性都磨起鐮來。
十點多的時候,終于從遠處的小路上看見瘦猴的身影,我們懸著的心也隨之落地了,瘦猴這次沒有開拖拉機,左手提著籃子,右手提著罐子。瘦猴的怠慢嚴(yán)重地影響了我們的割麥的心情,麥捆越捆越大,麥茬越割越高,散落在地里的麥穗橫七豎八。下午,瘦猴開著拖拉機載著一個比他還瘦的女人,要往家拉麥子,牛腰粗的麥捆,瘦猴居然弄不上車,只好和女人一起拖著往車廂里扔,不時有麥捆被拖散,撒了一地。看著她們手忙腳亂的窘態(tài),堂哥一臉輕松,我的內(nèi)心有點復(fù)雜,總覺得有點過了。
天黑前割完了瘦猴家的麥,結(jié)算工錢肯定是要搗糟子的,這是意料之中的事,工錢按畝算的,價錢在動鐮以前就講好了,這時候關(guān)鍵的問題就是畝數(shù)怎么計算,我們和大多數(shù)“麥客”一樣,習(xí)慣了腳踏,用步去丈量,我算出的面積是三畝八分,瘦猴堅持說是三畝半地,拿出了地畝冊,這國家發(fā)的,就分了這么多,總該相信了吧。天已經(jīng)黑了,我們還要步行進城,準(zhǔn)備明天的活,實在不能再耗下去了,就按三畝半算結(jié)了賬。到了城里已經(jīng)夜里九點多了,過夜的“麥客”在街道兩旁的臺階上睡得橫七豎八,我們在一家銀行門口一處空地上躺了一夜。
早上醒來一看天,讓我們無比沮喪,天氣陰沉,更要命的是還飄著雨星,這就意味著今天沒活干了。我們只好找了塊能避雨的屋檐,鋪好油紙,乞丐一樣的大白天睡在街頭,第二天依舊是陰雨連綿,有的“麥客”已經(jīng)開始打車走了。我們心里清楚,“麥客”少了,一旦天晴,必有好價錢。第三天,終于迎來了晴天,一大早,來叫“麥客”的人居然和街上“麥客”人數(shù)不相上下,價格由四十一路漲到了八十。我們以每畝七十塊的價錢幾乎被人搶走的,還在忙著討價還價,行李早已被人拿上了車。到處上演著搶人大戰(zhàn),打起來的都有,看著心里無比的舒暢!
雨后初天晴,格外的熱,太陽火辣辣的,不停地喝水,不停地擦汗,鐮刀輪得飛快,“麥客”們常說,錢眼里有火哩!有這樣一份好價錢,天氣再炎熱也算不了什么。但往往這樣好價錢隨著“麥客”的蜂擁而至也就持續(xù)一兩天的時間。到了第二天,扶風(fēng)縣城的街道上已經(jīng)滯留了大量的“麥客”,找不到東家。我們就立即趕往回程必經(jīng)之地鳳翔,結(jié)果也是人滿為患,價格自然很低,勉強割了一天,就打道回府了,這輩子唯一一次“趕場”就此結(jié)束了。
那時候,記得父親每年都要去陜西“趕場”,時間差不多半個月,回家后父親“趕場”的所見所聞,就成了我們家飯桌上持續(xù)一段時間的話題,那時候,我有點憤憤不平地想,為什么總我們?nèi)完兾魅耸整溩?,而不是他們來幫我們收麥子。不過這樣的事情還真的出現(xiàn)了,近幾年隨著收割機的出現(xiàn),到了麥?zhǔn)諘r節(jié),路邊的收割機成群結(jié)隊,上前一問,很多都是來自陜西的,一部車上大多是兩口子,一路從南割到北。
那次堂哥去路邊叫來了收割機,只割了兩三個來回就結(jié)束了。真是快啊,計算面積時,隨車的女人手里拿了叫計畝器的小玩意,據(jù)說是通過GPS定位來計算的,順著地塊四周走一圈,就算好了。等那女人報了面積,堂哥一臉不悅:“我都種了幾十年了,難道還越種越多了,沒那么多?!蔽矣X得堂哥應(yīng)該還記著早年去陜西“趕場”,為計算地畝數(shù)跟陜西人搗糟子的經(jīng)歷,風(fēng)水輪流轉(zhuǎn)啊,今日到了我門上,錢在我手里,哪能讓你說多少我就得給多少。我有的是時間和你耗的。當(dāng)然還是開收割機的需要全衡利弊,與其就這樣干耗著,還不如早點去下一家多割一點,最終是按堂哥報的面積結(jié)了賬,比那計畝器計算的畝數(shù)整整少了二畝,那女人邊走邊嘟囔著,爬上高大的收割機還在不停地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