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韻】《荀子九篇今譯》的前言(雜文)
一緣起
荀子是先秦進步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儒家思想向法家思想過渡的橋梁,是一位偉大的唯物主義思想家。對荀子作品的評介、注釋歷代不衰,可見其影響的巨大和深遠。今天又來“續(xù)貂”,搞一個“九篇今譯”,意在搞一個“通俗本”、“普及本”,以便讓更多的有閱讀能力的中國人了解荀子的主要思想,從而引起對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諸問題的思索。
中國的社會科學需要發(fā)展,這首先就得了解、研究和繼承在歷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的像孔子、孟子、荀子這些古人的燦爛的思想成就。荀子思想產生于戰(zhàn)國時代百家爭鳴的大環(huán)境,很少顧忌,因而有著強大的歷史生命力。少有顧忌的理論,往往是人民真正需要的理論,正如恩格斯說的:“科學愈是毫無顧忌和大公無私,它就愈加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九六六年版馬恩選集第四卷第237頁)
有人稱荀子的作品是“人性的批判”,這是指其作品徹底否定了“人性善”的說法,而把人性的本質抽象為“惡”而言。這個著名的“性惡論”,是荀子闡發(fā)其一系列政治主張的基礎,它像一條主線貫穿其全部作品,只要有機會,他就把“性惡”的觀點搬出來議論一番?!靶陨啤被颉靶詯骸钡挠^點,曾被一個時期的中國哲學工作者一律斥之為“唯心主義的先驗論”,這未必公允。只要我們不帶成見地認真考察一下中外歷史的實際、各種社會形態(tài)的實際尤其是社會的主體——人的實際,就會承認,荀子把人的諸般欲望用一“惡”字抽象之,實在是一個唯物主義的正確結論。
編譯荀子作品的想法產生于一九六八年,實際進行編譯是在一九七三年,當時設想的讀者對象是:興趣廣泛的高中生、關心社會科學的大學生以及其他有相同興趣并關心國家命運的中青年。不知今天的這些人還會不會像我當年希望的那樣成為本書的讀者?,F在的稿子重抄于一九九一年,陰差陽錯地有兩次險些丟失,加上其他原因,書稿一直拖著無法付梓出版。
二荀子簡介
荀子名況,又叫荀卿或孫卿,戰(zhàn)國后期趙國人,活動年代大致在公元前313年至前238年,即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前的半個多世紀中。荀子曾講學于齊國稷下(齊國國都臨淄),并先后三次擔任齊國學宮中的首領。他所教的學生韓非、李斯,在其“性惡”理論的基礎上,順理成章地發(fā)展為法家的代表人物,并為秦朝的統(tǒng)一做出過重大貢獻。荀子晚年任楚國蘭陵令,去職后在蘭陵(今山東嶧縣)著書立說。其作品今存三十二篇,絕大部分系他自已所作,涉及他的政治、哲學、歷史等方面的思想觀點,是研究荀子思想的主要資料。其中影響較大、流傳較廣、堪稱為其“代表作”的有《天論》、《勸學》、《性惡》、《富國》、《解蔽》、《正名》等,均全文編譯在了本書里。
三編排、體例上的一些想法
《天論》、《勸學》、《性惡》屬于世界觀的范疇,是荀子全部學說的指導思想,所以編在前面。
《王制》、《富國》、《致士》,是具體的政見,講的是政治制度、財政經濟政策、用人原則等,算是第二單元。
《解蔽》、《正名》,是荀子思想邏輯的總結,是批判唯心主義、批判形而上學和講名與實的關系的兩篇唯物主義哲學論文。
最后的《成相》,是荀子晚年對其一系列政治主張用通俗的民間說唱的文藝形式作的總結,故用它來收束全書。
“短評與提示”不是“指導”意見,僅僅是為了激發(fā)讀者思考、議論興趣的。
為了讓無力或無興趣看文言文而又想了解荀子思想的讀者閱讀方便,“譯文”在前,“原文”放后。
對跳躍的、省了成分的、不合現代漢語習慣的句子,理順之,增補之,甚至演繹之,整體上的處理有點“直譯兼意譯”的味道。至于譯錯了的,有不同理解的,沒有達到“信、達、雅”要求的,讀者可自行對照原文去理解、糾正,不妨礙任何人對荀子思想的研究。
一九九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