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11周年】槐花憶( 散文)
在學(xué)校附近一家小賣部的門前,有一棵大槐樹。平時進出校園從那經(jīng)過并不在意,五月的某一天照常經(jīng)過,那一樹的雪白堆砌,清香撲鼻,蜜蜂嚶嚶嗡嗡,格外耀眼,引人駐足,才發(fā)現(xiàn)原來那兒有一棵槐樹正在爆著花驚艷路人。
對,一串串的白色花朵就像鍋里的爆米花一樣,火候一到全都炸開花了,一個枝條上層層疊疊密密麻麻的,全是雪白的小爆米花似的可愛的小花朵兒,又像一個個可愛的小蝴蝶扇動雙翅,馥郁芬芳——成串成串地掛在枝上,一串串像極了銀做的風(fēng)鈴,風(fēng)來雖不會叮當(dāng)作響,可花朵周圍那么多的蜜蜂嚶嚶嗡嗡采蜜也甚是好聽。走進樹前,深吸一口氣,感覺有聞不完的清香令人神清氣爽,整個人瞬間被融化掉……
我,仿若回到被奶奶寵愛的童年。
記得那是七八歲時,老屋的茅廁邊有一棵大槐樹,印象最深的也是它開花時節(jié),香香的與廁所的環(huán)境完全不搭調(diào)。那時候,我就好奇,曾問奶奶,為什么要把這么好看的花樹種在茅廁邊。朦朧中,記得奶奶說它是一種賤樹,哪兒都能生長,也不挑地方,滿身的小刺也不利于人們攀爬,故種在廁所邊給人一種安全感,最特別的是:春天開花清香撲鼻,能遮擋廁所的臭味,夏天樹葉濃密遮陰擋雨方便人們上廁所,冬天樹葉全都掉光,就剩枝丫完全不遮擋一點溫暖的陽光,種在廁所邊再恰當(dāng)不過了,所以人們常喜歡把它種在廁所旁邊。
我似懂非懂的哦了一聲,繼續(xù)讓奶奶陪我上廁所,站在旁邊等候。你一定會奇怪,上個廁所為什么還要讓奶奶守候在旁邊?其實感覺小時候膽子特別小,太陽一下山,就不敢出門,更別說出門上廁所了。那時候的老屋,廁所都不在家里院里,大多是在離屋較遠的地方。我家的廁所旁邊,還有一個大水塘,白天聽多了有關(guān)鬼怪的故事,有關(guān)水猴子抓走人的談?wù)摚雇硪怀鲩T,望見那黑洞洞的塘水,泛著閃閃月光,神秘得很,陰森得很。上廁所更是害怕,怕有鬼或者水猴子把小孩抓走了,或者廁所里躲著一個鬼怪。白天上廁所是沒有記憶的,只記得晚上每每要上廁所,總是要找奶奶陪伴。奶奶疼我,無論手頭上干什么活,都會放下陪著我去上廁所——奶奶會站在旁邊唱歌我聽,講故事我聽,一遍一遍的喚我小名,問我怕不怕,感覺那時候奶奶就是我的保護神。
是啊,一晃奶奶已經(jīng)走了二十多年了,每一次,特別是遇見生活的苦與難的時候,無不思念著疼我愛我的奶奶。想著她是怎么度過她的一生的?奶奶不識字,沒有讀過書,個子矮小,嗓門很大,頭發(fā)短短的,普通的沒有再特別的印象了,但奶奶為人很熱情善良,總是樂觀面對生活,沒有一聲抱怨,這是我一直記得的。那時候,家家都很窮,誰家孩子多,往往有揭不開鍋餓肚子的時候,鄰里之間就會拿著藍邊大碗或借米或借飯的。別人來我家借得多,我家極少數(shù)去別人家借米借飯的。我奶奶就生了我爸和我姑媽兩個孩子,家里人口不算多,所以家里口糧不算緊張,但也沒有剩余太多,每次奶奶做好飯總是緊著我爸爸和我爺爺出力的男將先吃,然后就是我們小孩和女人們吃飽,最后才是奶奶吃。每次見她不是吃一點點就是吃上一頓的剩飯,我總說奶奶吃新鮮的飯菜多吃點,她總回答吃一點不餓就夠了,然后把多出來的新鮮的飯菜,總是端給隔壁二下的婆婆或是嬸嬸家,因為他們每家一家子光孩子就是六七個,還不算老人大人。
那時總不解奶奶為什么自己不吃好吃飽,總是把自己家的糧食送給別人?現(xiàn)在想來,那些鄰居家的一日三餐一定總是緊缺不夠的,奶奶一個小個子大嗓門的農(nóng)村婦女,沒有多大的能耐,卻有著菩薩一樣的心腸。四季如此,寧愿自己少吃一口節(jié)省著口糧,接濟幫襯著鄰里鄉(xiāng)親,去度過他們艱難的歲月,從不埋怨自己有多困難。有時趕上春上青黃不接,自家口糧都不夠時咋辦?奶奶總會想到辦法,她會抽空,拐著個大竹籃子,去山腳下尋找賤生賤長的矮棵子的槐樹,采摘那些還沒有開放的槐花米(槐花花苞)。
我是個跟路的小尾巴,專跟奶奶,無論是奶奶走親戚也好還是做事情也好,奶奶是甩也甩不掉的。此時我除了跟路甩不掉,還能幫著奶奶一起采摘,那山腳下向陽的坡上,漫山遍野長的都是這種小槐樹,矮矮的棵兒,嫩黃色的葉橢圓形的成羽狀排列著,每個葉柄處就跳出一串小槐米,每一個小槐米鼓鼓的肚子脹破了似的,嫩綠色里泛出點點白色,鼓郎朗的就像一顆顆小米粒兒,隨風(fēng)點點,像是在跟我們點頭招手打招呼,歡迎我們把他們采回家去。奶奶也是高興得很,說來得正是時候,開了就不嫩了,一邊采摘一邊叮囑我小心不要被刺破手。不一會兒工夫,就能采摘滿滿的一大籃子,此時除了跟路當(dāng)小尾巴,奶奶還夸我提不動時能幫她一把。
一大竹籃鮮嫩的槐花米拿回家,在屋門口的大塘里淘洗干凈,把槐花米倒入蒸籠里,然后燒一把松毛,再燒幾把芝麻桿子,蒸一遍殺個青就可以開鍋了。鍋蓋一掀,頓時清香滿屋,然后倒入竹篾的簸箕里晾涼——這時根據(jù)家里的面粉的多少,考慮是多方一點槐米還是少放一點槐米,把處理好的槐米放進面糊糊里加點鹽貼汽水粑粑吃,清香可口。我們都搶著吃,關(guān)鍵是把少的面粉主食份量變多了,人人愛吃還能吃飽,更可貴的是奶奶早有預(yù)謀的毫不吝嗇地分一點給鄰里鄉(xiāng)親們。更奢華版的是把煉豬油留下來的油渣渣與槐花米和在一起,包槐花米粑粑或者包槐花米餃子更是多油且鮮甜美味,把不多的面粉能鼓搗出翻倍的美食來,除了要生活的智慧還需要勤勞的雙手,這是大自然的饋贈也是奶奶樸素生活的智慧。所以鄉(xiāng)親們都親切的稱呼奶奶左二嬸(奶奶娘家姓左,她爸爸解放時跑到臺灣一直沒回過大陸,從小孤兒寡母在灣間甚是凄苦。我爺爺?shù)刂鞒錾?,家里排行老二,身份也不高,能喚一聲左二嬸,不知道是做了多少好事得來的),誰家里一有點什么自己拿不準的事就跑來找我奶奶左二嬸幫忙:諸如小孩發(fā)燒叫魂燒紙,誰家結(jié)婚鋪床喊彩借銅鏡,誰家添丁坐月子借雞蛋的等等,感覺來找左二嬸心里就安穩(wěn),確實我奶奶一定是竭盡全力緊著自己滿足別人。那時真不懂,總怪奶奶喜歡管閑事,奶奶總是呢喃道:人要多行善總是好的,誰人沒有個一時難?
奶奶對身邊的親人鄰里是這樣善良熱情,對素未謀面的陌生人也是如此。記得,有一天放學(xué)回家,剛?cè)朐洪T,就聽見奶奶與人熱鬧話家常,院里暖風(fēng)吹拂,飄來陣陣槐香還有點點如雪般的槐花花瓣零落,是我最喜歡的感覺,高興中我以為是奶奶的親人來訪,談笑間如此熱鬧,細聽原來是一位河南討飯的大娘,從河南新縣沿路討飯到湖北武勝關(guān),已經(jīng)饑一頓飽一頓好幾天了,衣衫襤褸,身上難聞的氣味熏天,遇見誰誰都唯恐避而不及。只有奶奶走在大街上了解到大娘的不易,毫不嫌棄地拉著大娘的手,把她牽回家中,炒了一大碗雞蛋花飯給大娘吃,吃完后又燒一大鍋熱水,燒一捧草木灰砸碎一大個皂角(那時物質(zhì)匱乏,奶奶也是用這些原始的材料洗頭洗澡洗衣服的)煮水給大娘洗頭洗澡,再換上奶奶干凈的舊衣服,用剪刀給大娘理頭發(fā),把大娘從里到外從頭到腳打理了個遍。感激的,大娘一把鼻涕一把淚地直喚恩人。臨走時,奶奶還把她用花手絹包了幾層的七元三角錢給了河南大娘當(dāng)路費。我們都責(zé)怨奶奶太過善良輕易相信人,不怕是騙子時,奶奶呢喃道哪有那么多的騙子,多行善總是好的。
聽了千百遍的話和著槐花的清香格外入耳,后來我在外求學(xué)時,聽說那位得了奶奶恩惠的大娘,帶著兒女還專程開車來看望奶奶,想接奶奶去他們河南轉(zhuǎn)轉(zhuǎn)呢!是??!多行善事總是好的,誰人沒有個一時難?好人一生平安!我奶奶雖不算高壽,但臨走時兒女都在身邊陪伴沒有病痛的折磨安詳而去,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善報。
槐花陣陣清香,喚醒我對奶奶的思念。奶奶,我那平凡而又善良的奶奶,一輩子對自己總是節(jié)省苛刻,對他人總是熱情大方。何嘗不像我眼前的一樹槐花,隨處可見又不常見,樸素中總帶著淡淡的清香,叫人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