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拉僧廟半日游(散文)
內蒙古的烏海市有一座寺廟——拉僧廟,當?shù)厝朔Q之為“小布達拉宮”。金秋十月,我在烏海市暢游烏海湖、烏蘭布和沙漠、甘德爾山之后,第二天恰好有多半天的時間,便決定去拉僧廟一游,就像歌兒唱的那樣,不為朝覲,只為途中相遇。
烏海這個城市的行政區(qū)劃不大,下轄海勃灣、烏達、海南三個區(qū)。第一眼看到海勃灣區(qū)字樣時,渤海之濱長大的我直接念成了“渤海灣”,自以為回到家鄉(xiāng)了。而就在昨天晚上,我向酒店前臺小姐姐打聽拉僧廟位置時,小姐姐回答說,拉僧廟在海南。我瞬間就石化了,她漏了一個區(qū)字就把我從北緯三十九度支配到北緯二十度的地方了。海南就海南吧,反正我有導航,從酒店出發(fā)到拉僧廟是四十多公里,而不會是幾千公里外的海南省。
清晨,陽光和煦,天氣不冷不熱,是一個出行的好日子。我換乘了兩線公交車后,在“海南法院”站等來了21路汽車,慢悠悠地朝著拉僧廟方向駛去。我在異地他鄉(xiāng)特別喜歡坐公交車出行,選一個靠窗的座位,任由汽車穿行在陌生的街道上,看著窗外似曾相識的俗世生活。比如,路過馬路邊的菜市場,綠菜鮮肉,叫賣聲此起彼伏,熱鬧極了;公園柵欄外的空地上,擺張小凳子就能理發(fā),居然有三四張小凳子,像個理發(fā)廣場;學校門前送小孩上學的,大多是爺爺奶奶這一輩人,道別時的不舍透徹一份慈愛如同不遠處一條小河涓涓流淌……
汽車拐了幾個彎后,便駛出城區(qū),沿著217省道一路向南。道路兩側變得空曠起來,路基下是戈壁灘一樣砂礫化土地,遠處是高聳的甘德爾山,赤裸的山巖上點綴斑斑點點的綠草,陽剛氣十足。公路上跑著的都是大貨車,拉著一車車烏黑的煤,烏海有煤礦,所以有“烏金之?!钡膭e稱。除了公路上來往的車輛,和偶爾在公交站臺三兩候車人,幾無行人,亦無繁鬧之處,空曠連著空曠,砂礫接著砂礫。看來拉僧廟雖說位居“海南”,卻是身處曠野之中,忽地想起一句古詩詞:“曠野寂無人,漠漠淡煙荒楚?!保?劉基《如夢令》)
這沒什么可奇怪的,早年的寺廟大多是建在人煙罕至的地方,遠離塵囂,靜心清修,拉僧廟也是如此。拉僧廟全稱為“滿巴拉僧廟”,“滿巴拉僧”在藏語中的意思是“醫(yī)明經院”或“醫(yī)明學院”,相當于今天的醫(yī)學院。學僧入寺,先經后醫(yī),經醫(yī)雙修,既是僧人也是醫(yī)生。這使得拉僧廟既是宗教活動場所,也是藏蒙醫(yī)學文化研究和傳播中心,培養(yǎng)出許多精通醫(yī)學的醫(yī)藥人才,造福百姓,聲名遠播。與國內一些寺廟的命運一樣,在“文革”其間慘遭浩劫,拉僧廟被損毀,僅余殘垣斷壁。近年來,有關方面投入資金進行恢復重建,重現(xiàn)拉僧廟的雄姿。
司機將車停穩(wěn),指著圖海山加油站說,從旁邊的小道走上去就是拉僧廟。我站在路口,遠遠望去,只看見一座大門,并沒有什么廟宇,疑心是不是走錯了路??纯磳Ш剑瑳]錯拉僧廟的定位就在圖海山風景區(qū)里,只是圖海山看上去荒涼得很。山腳下有些叫不上名字的樹木,高低錯落著,而當視線越過樹冠,山體就是光禿禿的。山勢比較陡,山腰以上全是灰蒙蒙的巨石,沒有一棵樹,偶有綠草從坑洼探出一絲綠意。仰視這座山,會有一種壓迫感,就像一位頂天立地的灰巨人,赤裸著渾身的“腱子肉”,威風凜凜地眺望遠方,遠方有什么?
一名拎著黃色布袋的香客從我身邊匆匆走過,堅定了我的腳步,順著陡坡向上走去。坡頂聳立著一座白塔,塔身周邊飄動著藍色和白色的哈達。轉頭向東望去,灰蒙蒙的山腰上一片金碧輝煌,原來拉僧廟藏在圖海山里,矗立在巨石巖壁之間。拉僧廟融合了藏漢兩種建筑風格,形成獨特的風貌,巍峨聳峙,恢弘莊嚴,白墻金頂透著藏傳佛教的神秘,也盡顯內地古寺的佛韻??吭谏襟w前居中位置是大雄寶殿,黃色琉璃瓦鑲嵌在殿堂之頂,陽光下熠熠生輝,金燦燦的,耀眼奪目。白色的墻體上搭配赭紅色線條,恢弘大氣之間平添了幾分肅穆莊重。大殿門前立著一座紀事碑,大致意思是拉僧廟創(chuàng)建久遠,至今已三百余年,今逢盛世,修繕重建等等。拉僧廟的興建年代沒有一個確切說法,有的資料顯示它興建于康熙年間,也有的說是興建于乾隆年間,大體上在三百年左右。
可能是游客太少的緣故,大雄寶殿的大門緊閉,我沒有入內參觀。其實,對于宗教我知道的不多,我更在乎這些建筑的藝術風格,或者說更愿意感受宗教給人空靈、靜謐、神秘的感覺。大雄寶殿東西配有偏殿各一座,另有后殿共四座,還有喇嘛住房七十余間,這些建筑風格統(tǒng)一,依山就勢,錯落在灰蒙蒙的山中,高大威嚴的氣勢令人慚愧自身的渺小。拉僧廟選擇地勢險要的圖海山依山而建,除了便于靜心清修,也有避亂的想法,可是終歸沒有避開那場浩劫,令人扼腕。這人呀,看上去渺小,一旦犯渾,破壞力驚人。
從寺廟后面的小路向上,接近山頂?shù)牡胤接胁亟浂矗瑢嶋H上就是個山洞。站在洞外向南眺望,一條玉帶飄舞眼前,那是從天上奔騰而來的黃河。我忽然明白了,赤裸的巨人圖海山在眺望什么了,它在遠眺黃河,守候黃河,護佑黃河,致敬黃河。
都說拜廟不走回頭路。我沒拜廟也就無所謂回不回頭路,我朝前走著,只為一條通往山下的石階路。石階路蜿蜒在巨石之側,一座配殿形如塔樓貼著山崖筆直聳立,好像一把利劍刺破長空。山巍然陡峭,寺高入云端,那山路便把崇敬置于每一個青石臺階上,朝覲者一步一個臺階走向圣殿,心中注定攏起一串串的敬仰,如臺階逐級升高。石階路上只我一人,又是下山,這一路走的是一步一回頭,一回頭滿眼都是對山的敬畏,對山寺的敬仰。
山腳下,一些老舊低矮的房屋已經拆去了門窗,顯然是一片動遷的地方,但又不知道是怎樣的規(guī)劃?依照我心,這里什么都不要建了,把殘垣斷壁清除干凈,讓野草生生長滿砂礫之上,任憑曠野的風吹打,凸顯山崖上的青煙繚繞、鐘磬悠揚、梵音裊裊。
仰望拉僧廟,險峻的環(huán)境,粗糲的山巒,高大的建筑,雄偉的風格,那氣勢還真的像一座布達拉宮。我戀戀不舍走在圖海山腳下,沿著砂石小路,穿過長滿野草溝坎,走到217省道上。我在路邊,靜靜地等待一輛21路汽車把我拉回到滾滾紅塵中。
題圖拍攝于烏海拉僧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