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東籬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東籬】高粱紅(散文)

精品 【東籬】高粱紅(散文)


作者:懷才抱器 榜眼,34693.47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807發(fā)表時間:2024-11-30 06:58:47
摘要:東籬的文友“天方夜譚”老師發(fā)表了《又見紅高粱》,其時,我正在創(chuàng)作《高粱紅》,真的是不謀而合。和天方拉來一個“姊妹篇”吧。


   《紅高粱》是作家莫言筆下的電視劇,“高粱紅”是我心中最美的風景。我一直喜歡這抹紅色,其實高粱紅了的時候,是赭紅,是深秋最成熟的表達。在我的老家(膠東半島尖尖兒上),難見高粱紅的廣袤景色,于是,趁著深秋,從石家莊往回趕的時候,將導航導向了高密的東北鄉(xiāng),一定要看看昌濰平原上的高粱紅風景。
   從濟青高速下到國道,越過高密市,直奔東北鄉(xiāng),東北鄉(xiāng)在高密的東北。
   高密,可能很多人并不能解釋清楚。高密,是那個治水的大禹的字,有人說,大禹治“密水”而有了高密。真是難以說清了。治水,為了稼禾。不知大禹時期,高密有沒有高粱種植,一個地名,都蘊藏著精彩的農(nóng)耕文化。如此說來,大禹是構筑“大農(nóng)耕”格局的人,他應該是和中華農(nóng)耕文明的始祖“后稷”有著并駕齊驅的貢獻?!八寝r(nóng)業(yè)的命脈”,這個論斷可以說是一個千古真理。甚至讓我通過“后稷”這個名字,妄測是不是種植高粱而得名。
   綿延逶迤的高粱地,此時帶著分明的色彩,高粱桿上的翠葉依然綠濃,還是把路旁的土地裝飾成青紗帳的樣子,只有在高坡路段,才看得見分明的層次感。高粱地的上空,夕陽的黃暈與高粱紅交織于一起,真?zhèn)€是流金溢彩,如果說,高粱紅如火焰火炬,根本就無法傳達出那么無垠的壯闊來。我覺得比喻為紅海恰切,但紅海卷浪也沒有高粱紅的美觀。名字不好重復,我就叫高密的高粱紅是“赤?!卑?。高粱紅,被千萬支數(shù)不清的綠色箭桿舉著,卻不是臨陣對陣的架勢,而是醞釀出無限的熱情,沉甸甸的穗子,扭著笨重的身子,輕輕地晃著,就像廣場的“大媽舞”,憨態(tài)可掬。廣袤之中,高粱穗子又是矜持的,自帶光芒,卻又是攬晚霞于懷的,流光交織,將田園風光做了大寫意。車子穿行于高粱紅,赭紅織染著車擋風玻璃,撲進眼眸,心情被掀起了高潮,停下是不合適的,只有在紅色中選擇前行,才是紅色的意義。就像一曲紅色的歌謠,不能中途打斷,旋律感是高粱紅的特色。
   紅色是風景,紅色也可以創(chuàng)造生活的精彩。不能不提及作家莫言創(chuàng)作的《紅高粱》,東北鄉(xiāng)的名氣,因此大震,《紅高粱》影視基地就專為這片紅色的稼禾而存在。有底蘊有氣質的風景,是可以培養(yǎng)人的,東北鄉(xiāng)的高粱紅,釀就的不僅僅是高粱酒,更塑造了一位聞名的作家,帶起了一片紅,“高粱紅打卡”要比沒有名頭的網(wǎng)紅打卡地更有特色。就像我剛剛從章丘的明水古城漱玉泉邊返回,飛珠濺玉的泉,涵養(yǎng)了一代詞宗李清照。風景的名氣里都站著一個名人,名人與風景相輔相成,不是捆綁,而是風景的核心部分,是風景的內核。這樣的風景,才是歷史的風景,這樣的高粱紅才是“長紅”,這樣的泉才可永恒地飛珠濺玉,成為斑斕的中華文化。
   停下車,選好車載曲目,讓“九兒”的旋律伴我一行,“身邊的那片田野啊,手邊的棗花香,高粱熟來紅滿天,九兒我送你去遠方……”我跟曲子對話,不要送我去遠方,這里不就是詩和遠方?高粱紅風景喚起了我的熱情,真想跟“九兒”曲和上男高音,唱給高粱紅。
   紅色是透明的,只要用情穿過,我們就能從高粱紅的深處,找到不屈反抗的精神和頑強的生命力。最近讀莫言的《透明的紅蘿卜》,讓我覺得,東北鄉(xiāng)的紅,其滲透力太強。
  
   二
   打開我的“高粱紅”記憶,陜北人唱“紅醉一杯女兒紅”,可是搶了紹興“女兒紅”的風頭?我小時候聽到的順口溜是“高粱紅,紅領巾,放學路,一陣風……”高粱紅是起興,也是襯托,如此的紅色,是跳躍的,是飄動的。
   高粱,在我老家,算是稀罕物,六七十年代,大田里也有種植,每年都給農(nóng)戶分一些,后來,為了提高隊上繳公糧數(shù),高粱種植不斷壓縮,人們并不怨言,顧全大局,是那時的人的自覺觀念。送交“皇糧國稅”之“皇糧”,是農(nóng)民骨子里的義務和責任,從征收到免除,這段路我們走過了千年之長,如今一個“免”字,農(nóng)民打心底高興。共產(chǎn)黨讓利于民,是任何一個朝代無法比擬。
   農(nóng)民深知,高粱這種作物,很“潑實”,不擇沃土,田邊地堰都可以栽植,于是,在農(nóng)戶的自留地邊就有了高粱紅,那些年頭,走進村子,村的外圍就被高粱紅包圍著,那就像火把,點亮了農(nóng)家的生活。進村一看,就是紅紅火火的氛圍。在我這一代人心中,高粱紅就是飽滿的鄉(xiāng)愁符號。我父親就喜歡年年種高粱,盡管不多,但收成從來不會讓人失望。高粱的籽粒飽滿,成色好,有了高粱米,就不擔心遇到饑荒年,這是農(nóng)人的邏輯,或許還有一種紅色的寓意吧。
   每一種作物,都是一門植物學。高粱米,在古代五谷里稱為“稷”,民間有叫“粟子”的。而在膠東,叫法很特別,被稱作“胡秫米”,通常也喊作“胡食米”。一個“胡”字,會讓人想到,高粱傳播到中原內地,大概是域外或北方,是否在“后稷”時期就陸續(xù)出現(xiàn)了,不知。例如,胡琴,胡床,胡服……這樣推斷,有一點道理。中華文化,本來就是兼容包容,互相影響而成,其來源很廣,這也造就了中華文化的多樣性和生動性。高粱割穗收回,過去都是放在石臼里用碓錘去殼,很耗時,且費事。好在每家不多,都當成了寶貝,不嫌費工。搗米是富有的表達,農(nóng)婦成巧婦。農(nóng)家最講究的吃法就是在端午節(jié)期間,包胡食米粽子。曾經(jīng)膠東大米稀缺,更少見用糯米粳米包粽子,膠東的粽子,最初就是胡食米粽子。浸水泡軟,發(fā)脹,然后用整殼的玉米葉(將玉米棒子從蒂部掰斷,留下一個完整的殼子)裝填胡食米,中間填塞幾枚大棗更好,外皮用玉米葉系成細繩捆綁起來,就像一個小炮彈,很好吃,粘稠,軟香,若蘸點白砂糖,更是口味美妙。其實,平時還真不舍得如大米一樣煮米飯吃,是被看成高檔次的果腹之物,一年也吃不上一兩次。因而,在膠東流傳著一句俗語——真不知道自己吃了幾碗高粱米。這話是用來揶揄那些脫貧小富、得意忘形的人。也是提醒著人們不要忘記剛剛擺脫了缺衣少吃的日子。多么生動,詼諧有趣,如今,我如果聽了這樣的話,假如是揶揄我的,我會臉紅。也有主婦別出心裁,摻和著地瓜面、豆面、小麥面,烙成餅的,簡稱“胡餅”,與西域及北方稱的胡餅不一樣,所謂的胡餅就是今天說的“馕”。膠東的胡餅皮不酥,咬一口粘牙,嚼之米香盈滿口腔。中華美食,因地域不同,不可勝數(shù)。美食本身,就凝聚著勞動人民的生活智慧。因餅色微紅,我們孩子也叫作“紅餅”,這是最可口的高粱紅。
   據(jù)說,高粱米可以促進消化,調節(jié)血糖,改善便秘……好處一大堆,于是心血來潮,我曾在“拼多多”上網(wǎng)購,購得東北高粱米,拆包煮飯,卻是白花花的色,遂問店主,為何不是赭紅色?店主說,品種改良,現(xiàn)在難見那個品種了。一個概念注入頭腦,一時甚至一世都無法改變,未到端午節(jié),我也做成“小炮彈”,找到高粱紅粽子的滋味。不能抱怨,我未躬耕隴畝,卻有一碗來自北國的胡食米,多么神奇!
   走過自然災害時期,糧食富裕了,村莊養(yǎng)了四匹馬用來拉大車,馬也吃上了“紅糧”和“黑糧”,紅糧就是高粱米,黑糧就是黑豆,不多,撒在草料里,這叫“馬無夜草不肥”,精細的食物,給了馬,真奢侈。
  
   三
   高粱渾身都是寶。可以說,農(nóng)家的精致生活,有高粱的一份功勞。搗掉的高粱殼,除了粉碎喂豬,更多的是被農(nóng)家收起來,用來充當枕頭的填充物,相比現(xiàn)在的海綿泡沫,高粱殼更環(huán)保,頭頸枕上去,窸窣一聲,就像敲了一根琴弦,有著美妙的感覺,這樣的枕頭我們叫“胡食糠枕頭”,簡直成了一個品牌。至今我還從農(nóng)村尋找胡食糠,兩三年換一次。專家給出道理,認為胡食糠枕頭屬于溫熱性,可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睡眠更香。常常想,若枕著這樣的枕頭,做一個高粱紅的夢,夢見《紅高粱》里的九兒,那才是綺夢一場……
   高粱的秸稈,我們叫“胡食秸”,或“秫秸”,農(nóng)村建房,屋頂要“扎把子”,就是用秫秸做檁條,秸稈有筋有骨,甚至百年不腐。還可用來“扎仰棚”,我高中畢業(yè)學到這門手藝,先在房間山墻與屋頂之間,用秫秸綁扎固定成一個個小“井”字形,其上糊上報紙,最后糊上花花紙。那次回村,發(fā)小還談起他家仰棚就是我扎的,不知糊上了幾遍花花紙,現(xiàn)在還用著。曾經(jīng)的故事,充滿了溫馨,比嘮叨我胖了,問這些年如何,更親切,這個話題很特別。
   高粱穗子也是好東西,規(guī)整在一起,幾道麻繩扎緊,就是一把“炊事”,炊事,在膠東可不是指做飯的事,而是一種炊具,用來刷碗刷鍋,用完之后,掛在鍋臺一側,成了裝飾物。高粱穗紅紅的,煙火日子,就需要一把高粱紅“炊事”。可能最初是叫“炊帚”,膠東口音叫成了“炊事”。我母親是扎“炊事”的高手,送給門口鄰居不少,若母親活著,鄰居健在,她們相聚聊天,一定有“炊事”的話題。
   高粱桿剪裁整齊,正反兩層,中間以麻線串聯(lián),就做成了蓋子,可以用來晾曬食物,尤其是秋天曬熟地瓜干,那味道絕對純正,可能是高粱紅的糧香味和地瓜味混合而致。在平凡的日子里,農(nóng)人總是會發(fā)現(xiàn)生活的秘密,創(chuàng)造出豐盈的日子來。高粱桿編織的蓋子,在膠東有著詩意的用途,包餃子時,餃子一溜兒整齊地排列,餃子肚印上了紋絡,餃子就成了藝術品,下鍋煮餃子,蓋子一偏,餃子跳進沸水,鍋鏟子敲敲蓋子,“噗噗”的聲音,將煙火時日弄醉。餃子裝盤,那道道紋絡增加了食者的食欲,格外能多吃上三五個。
   夏天,一定要做一掛高粱秸門簾。將高粱秸剪成長短不一的大小,中間用線繩一穿,高粱秸稈上的自然花紋就是裝飾,而且泛紅,格外喜慶。即使后來興起用皮筋編織門簾,那檔次也不如高粱秸做成的。如今,這道風景成了記憶,生活便利了,買一掛即可,但在老一輩人心中,那才是生活的樣子。
   竹炕席,竹涼席,距離膠東人的生活很遠,只有出外工作的人有錢買得起,而且那是時髦。大部分農(nóng)家的席子就是高粱秸編織的,將秸稈剔成片,趁著農(nóng)閑,擺在地上,展示飛秸走線的美,大小,只要丈量一下炕的大小就定下來了。成品的席子,帶著高粱紅的印跡,那真的是把紅紅火火的日子搬到了炕上。所謂的“謀生”,不僅僅是賺錢養(yǎng)家,還會自己打理好自己的家。農(nóng)家過日子也有講究,也是訓誡——炕上沒席,臉上無皮。一定要讓人瞧得起,不能被取笑,這就是農(nóng)家的體面。手藝好的人,還會給高粱秸染色,在席子上編制出“囍”字,結婚的必須有一掛這樣的囍字炕席,那才叫體面。那可是除“三大件”之外,最有價值的東西。
   那時節(jié),農(nóng)事從未有過閑日,下雨下雪日,隊上的勞力都要在曬場屋、飼養(yǎng)室,編踅子(大約寬30公分的長卷席),農(nóng)村囤糧就用踅子,編織方法和編席子差不多。曾經(jīng)形容好日子的話是——手里有錢,倉里有糧,這個“倉”就是高粱秸編織的踅子圍成的,并非是寬敞的大房子,也非后來的糧庫。
   除了高粱秸有著可做編材的特性,我覺得,與“高粱紅”的吉祥意義有著一層微妙的關系。自古及今,中國人的生活觀念里,總是有著“紅紅火火”的希望,這就是人們喜歡高粱紅的深刻蘊意吧。高粱紅,是最溫情的民俗文化。大地的赤誠,給了一粒古老的物種以熱烈的顏色。中華民族的精神,原本就寄托,或者說蘊含在一枝一葉,一草一木上,作為一個古老的物種——高粱,從用字稱謂,到它的顏色,都有著豐富的內涵。人們喜歡的是“紅粱之夢”,不虛幻,實實在在。
   小麥精繡,稻谷蘊香,玉米結實,大豆勁爆,高粱秀紅。土地的節(jié)奏如詩,平仄鏗鏘,一個季節(jié)追著一個季節(jié),總閃著精彩的農(nóng)事畫面,讓人感覺應接不暇。高粱紅了,金黃的季節(jié)里,一抹高粱紅,醉了秋色,醉得我專程去聽“九兒”的歌……
   我愛高粱紅,紅色的歲月如歌。
  
   2024年11月30日原創(chuàng)首發(fā)江山文學
  

共 4542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走近高粱地,又見高梁紅。是火炬,是火焰,更是一片紅色的海洋。高粱地的上空,夕陽的黃暈與高粱紅交織在一起,流金溢彩,璀璨奪目。這就是懷才老師心中最美的風景——高梁紅?!吧磉叺哪瞧镆鞍?,手邊的棗花香,高粱熟來紅滿天,九兒我送你去遠方……”這就是誕生火遍大江南北的電影和電視劇《紅高粱》以及原創(chuàng)小說《紅高粱家族》的那片田野。懷才老師和高粱紅的旋律對話,和作家莫言的心靈對話,和這篇神奇的土地對話,并打開了紅紅火火的“高粱紅”的記憶。在作者的老家膠東半島,高粱算是稀罕物。六七十年代也有種植,但為了提高上繳的公糧數(shù),高粱種植不斷壓縮。收成雖然不多,但在那一代人的心中,高粱紅就是飽滿的鄉(xiāng)愁符號。有了高粱米,就不擔心遇到饑荒年,這是農(nóng)人的邏輯。高粱米,在古代五谷里稱為“稷”,在膠東被稱作“胡秫米”。農(nóng)家最講究的吃法就是在端午節(jié)期間,包胡食米粽子。膠東的粽子,最初就是胡食米粽子。浸水泡軟,發(fā)脹,然后用整殼的玉米葉裝填胡食米,中間填塞幾枚大棗,外皮再用玉米葉系成細繩捆綁起來,粘稠,軟香,若蘸點白砂糖,更是口味美妙。在當時,高粱粽子是被看成高檔次的果腹之物,一年也吃不上一兩次。也有主婦別出心裁,摻和著地瓜面、豆面、小麥面,烙成餅的,簡稱“胡餅”,與西域及北方稱的胡餅并不一樣。膠東的胡餅皮不酥,咬一口粘牙,嚼之米香十分。中華美食,因地域不同,不可勝數(shù)。美食本身,就凝聚著勞動人民的生活智慧。高粱渾身都是寶,高粱殼可以做“胡食殼”枕頭,高粱桿用來扎把子糊房頂,高粱穗子做飾物,寓示著紅紅火火,還可以編炕席,將秸稈剔成片,趁著農(nóng)閑,擺在地上,那是飛秸走線的美。成品的席子,帶著高粱紅的印跡,那真好的是把紅紅火火的日子搬到了炕上。農(nóng)家過日子也有講究,也是訓誡——炕上沒席,臉上無皮。一定要讓人瞧得起,不能被取笑,這就是農(nóng)家的體面。高粱熟了,高粱紅了,金黃的季節(jié)里,一抹高粱紅,陶醉了秋色,紅火了農(nóng)家的日子。懷才老師筆下的高粱紅,不僅是最美麗的風景,還是最動人的故事,最深邃的史冊和最清歡的人間煙火。深度好文,傾情推薦?!緰|籬編輯:雪胎梅骨】【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411300034】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雪胎梅骨        2024-11-30 07:28:54
  高梁紅是懷才老師心中最美的色彩和最美的風景。莫言的家鄉(xiāng)高密的一地紅和天空中的夕陽交織在一起的驚艷,打開了關于“高粱紅”的紅紅火火的鄉(xiāng)愁記憶。那一抹火火的高粱紅,沉醉了色彩斑斕的秋色,浪漫了紅紅火火的詩意,驚艷了平平淡淡的日子。作品不僅有最美麗的風景,最動人的故事,最深厚的史冊,還有最清歡的人間煙火。深度好文,傾情推薦。點贊美文佳作,問候懷才老師。祝筆健文豐,冬日安好!
回復1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4-11-30 09:50:00
  謝謝梅骨老師的精彩編輯,辛苦了!出門一趟,風景入眼,尤其是特別去看紅高粱的地方,一下子激發(fā)了我的熱愛,而且很多給與高粱的往事就跳出來了。生活里的這抹紅,有著深刻的內涵,我想挖掘一下。鄉(xiāng)愁實在沒有多大的用處,但我們離不開,感情不能空白,所以,鄉(xiāng)愁是最紅的主題,我還是覺得寫不盡。很想母親包的胡食米粽子,很香??赡艹缘蒙伲X得好吃,韓老師說東北的高粱米嗆嗓子辣嗓子,我沒有這個感覺。母親活著的話,問我想吃什么,其中就有胡食米粽子,不必等到端午節(jié)。遙握,梅骨老師忙完這段,應該兌現(xiàn)當初的承諾,投入創(chuàng)作,寫出華章。遙握!
2 樓        文友:滴善齋        2024-11-30 07:36:53
  懷才老師筆下的高粱紅是絕美風景,是動人故事。它是鄉(xiāng)愁符號,與美食、飾物、農(nóng)家用具緊密相連。這不僅是深邃史冊,更展現(xiàn)了清歡人間煙火,令人陶醉,值得深度品讀,傾情推薦! 問候懷才老師,祝你身體健康!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shù),閱人無數(shù)不如名師指路,經(jīng)師易得,人師難求。
回復2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4-11-30 10:02:27
  高粱紅,可以穿起一個個故事,生活在農(nóng)村,懂得高粱紅是最溫暖的顏色。從未看到昌濰平原上的大片高粱地,的確壯觀美好,忍不住就想起小時候關于高粱的事情。尤其忘不了吃玉米葉包裹的胡食米粽子,以前并不貪戀,現(xiàn)在想想就想大吃一頓。高粱紅帶給了我好心情,值得為之潑墨。謝謝滴善齋老師的美評,期待你的佳作,謹祝創(chuàng)豐!
3 樓        文友:周麗純        2024-11-30 07:48:18
  拜讀懷才老師精美散文高粱紅,眼前出現(xiàn)了一望無際的紅高粱伴著夕陽,多么美麗又壯觀的景色!讀老師的文章總是能從中學到知識,了解歷史。好文賞學。
秋之楓葉如霞火紅。
回復3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4-11-30 10:04:37
  謝謝周老師的精彩留墨,謝謝美評。的確,夕陽之下的高粱紅,那就是一道最亮的風景顏色。高粱紅,激起了我的回憶,仔細梳理,在農(nóng)村,很多事都離不開高粱。于是就覺得收不住筆墨了。遙握,期待周老師筆耕不輟,佳作不斷,遙握,問候冬祺!
4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4-11-30 07:55:22
  小時候吃高粱米,老覺得剌嗓子,而且,吃了容易胃疼。但我喜歡高粱米的紅,也在高粱秸編織的炕席上做過無數(shù)個美夢。感恩紅高粱,它養(yǎng)活了一代代父老鄉(xiāng)親。老師的膠州半島,紅高粱是一道優(yōu)美的風景。從莫言的紅高粱寫起,縱橫捭闔,想象豐盈,幾乎用文字描繪了一副新時代的《紅高粱》,唯美的畫面,紅彤彤一片,蒸騰著高粱米飯、高粱米粽子裊裊香氣。拜讀學習老師美文,冬暖,筆?。?
帶著影子散步。
回復4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4-11-30 10:25:48
  謝謝韓老師為小文精彩留墨。我有一個感覺,有些事情撂下了,再拾起,有點難,所以我一再堅持,希望養(yǎng)成一種習慣,不作紅花草筆下的那些雞。哈哈。扯遠了。東北是高粱米的產(chǎn)地,北大荒有了紅高粱,涂上的別樣的美,我可以想象出那種色彩的壯觀。可能我們膠東高粱米少,很稀罕,所以我吃,沒有剌嗓子的感覺,包裹,的確有吃多了容易感覺胃下垂,主要是不易消化。那時我也不大喜歡吃高粱米粽子,可老了,挺想那一口的,不知為何。那時,我老家都是撲著高粱秸編織的席子,算是特色吧,竹席也有,但覺得太涼,幾乎不喜歡,只是夏天可以換炕席就用竹席。去章丘的明水水城,看到里面有“孟氏大院”,孟鴻升是老字號瑞蚨祥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住宅有夏宅冬宅之分,我就想,是不是就相當于我的老家人換炕席那樣。東北鄉(xiāng)這片土地因莫言而出名,風景里一定要有出名的人,不然就遜色。我喜歡這種中國式的風景文化。看了韓老師的暖和的冬天,頗有想法,我們需要一床輕暖的被子,更需要一種越冬的文化,彼此關懷,才是最暖的暖流。遙握,繼續(xù)期待韓老師的美文,謹祝創(chuàng)豐!
5 樓        文友:李湘莉        2024-11-30 08:58:16
  不管是紅高粱,還是高粱紅都讓人心生歡喜。讀懷才老師的文更讓人心生歡喜。文章說古道今,影視現(xiàn)實無不涉獵。懷才老師的筆觸就像一張細細的網(wǎng),所到之處,撈金捕玉。好文,大贊!遙握問候,謹祝生活愉快,一切都好!
回復5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4-11-30 10:30:05
  一草一木,也生文思,高粱紅的顏色,我從小就喜歡。所以不直接往家趕,而是折道去東北鄉(xiāng),主要看看高粱紅的壯觀景色。中國的任何地方都有著生動的文化沉淀,高密也是,這個時代也不斷給一個地方加上底色,賦予文化,紅高粱就是高密的文化符號。高粱紅讓我想起很多在農(nóng)村的往事,很有意思,至今還想吃胡食米粽子,不知為何,肯定不是饞,應該是抹不去的鄉(xiāng)愁吧。謝謝湘莉老師的美評,遙握,繼續(xù)期待你的美文,謹祝創(chuàng)作快樂!
6 樓        文友:石葉六        2024-11-30 09:13:58
  東北這邊高梁也是少見,懷才老師執(zhí)筆似劍, 揮灑自如, 東北鄉(xiāng)的高粱踏著赤浪滾滾而來,閃耀著生命的光輝, 高唱著大地的凱歌。懷才老師的美文如那沉甸甸的高粱穗,飽滿又充滿內涵,拜讀老師佳作,祝老師冬曰快樂!
回復6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4-11-30 10:34:19
  東北的高粱地,那才是大場景,我郵寄高粱米,都選擇東北產(chǎn)的??赡芤驗楫a(chǎn)量的關系,東北種植高粱也不多了吧?正如石葉老師所言,高粱紅也是生命的顏色,不能不熱愛。 只是我不會唱歌,如果能哼幾嗓子,我一定這個高粱地頭吼上一會。我是想吃胡食米粽子了,所以就感覺寫出才能滿足食欲吧。謝謝石葉老師的美評。遙握,問候冬祺,謹祝創(chuàng)作快樂!
7 樓        文友:楓樺        2024-11-30 10:32:47
  高粱熟來紅滿天!這是個讓人心潮涌動的意境!紅顏色染得滿世界紅艷艷,讓人怎能不心動呢?這樣的場景實在難遇!走出去的時間也要特定,才可能碰到!老師有說走我走的干脆,這樣的場景遇到便不是奢望!好文拜讀!
回復7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4-11-30 10:37:36
  謝謝楓樺老師的精彩留墨。我特別喜歡的風景是大風景,喜歡開車沿途看風景,東北鄉(xiāng)的高粱地很大,一望無際,穿行其間,就像走在特別裝飾的場景里,比走紅地毯舒服。趕上這個秋末,順道看看不負此行。風景容易勾起我們的鄉(xiāng)愁,所以發(fā)出高粱渾身都是寶的感慨。遙握,問候冬祺,期待楓樺老師的美文,謹祝創(chuàng)豐!
8 樓        文友:簡柔        2024-11-30 10:57:10
  高粱應該是西北才有吧,我們這里倒是沒有,高粱也沒有吃過,看懷才老師描寫的幾種高粱美食,倒聽饞人。穿過壯麗高粱紅,聽歌聞曲,看夕陽與高粱紅同步,那是一種宏闊的場景,定是愜意萬千。高粱地如“赤海”“大媽舞”,想象雄奇呀。高粱不僅可賞,可吃,全身是寶,高粱真好。通過高粱凸顯膠東風情。文章寫得細膩豐厚,非常鮮美。簡柔拜讀
回復8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4-11-30 11:09:32
  高粱,是北方的作物,東北,西北,甚至膠東沿海一帶,也有種植。不過,出名的還是高密的東北鄉(xiāng)的高粱,那的高粱才可稱紅高粱。因為莫言的一支筆。因為一個電視劇。從小,超過胡食米粽子,并未感覺怎么好吃,但可能是鄉(xiāng)愁使然,老了覺得想吃了,黏糊軟香,真的好,所以我網(wǎng)購,但沒有老家高粱的質量,遺憾。“赤海”“大媽舞”這樣的想象,源自我個人的理解,可能不夠準確,但我這種聯(lián)系自我感覺有意思啊,欣賞起來,有了別樣的美感。膠東人進城了,還是戀著家鄉(xiāng)的風俗,例如高粱秸蓋子,那一定少不了,我家一種用這種蓋子,包餃子放在上面,印上高粱秸的紋絡,似乎沒有這個紋絡,餃子的質量就不會好。謝謝簡柔老師的美評。遙握,期待美文,謹祝創(chuàng)豐,萬事勝意!
9 樓        文友:吳孟友        2024-11-30 11:13:19
  東北高密的高粱紅,的確是一道絕美的風景。莊稼地里的紅爛漫給秋天增添詩意。紅紅的高梁是飽滿的鄉(xiāng)愁符號,作者的回憶,也把我們帶回到那個孩提時代。我們這里也有高梁,不多,為雜糧,種一點,高粱穗子用來扎掃帚,扎掃把。東北用高粱殼做枕頭,高粱干可用來扎把字糊屋頂;高粱穗子桌飾物,秸稈還可以編席子。真是長見識。好文,拜讀學習,問好社長,祝冬祺!
回復9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4-11-30 11:19:06
  謝謝吳老師給懷才小文留墨鼓勵。寫這篇文章,我細數(shù)高粱的好,高粱米包粽子,高粱秸,若保持水分,還可以當作甘蔗來啃食,特別甜。高粱穗子掛出來也喜慶,高粱糠做枕頭的填充物,枕著舒服,可做蝶夢。高粱秸扎把子蓋房子,高粱穗子做炊帚,農(nóng)資公司還有賣高粱秸穗扎的笤帚,我們這,除了高粱秸穗做炊帚笤帚,還有黍子穗子做炕笤帚的,現(xiàn)在不多見了,回憶起來,鄉(xiāng)愁濃濃的。遙握,期待吳老師的佳作,謹祝創(chuàng)豐!
10 樓        文友:天方夜譚        2024-11-30 15:02:47
  我們這里也叫秫米,秫秸,刷碗那個我寫了“炊廚”,也是諧音,其實做苕帚,編席子的應該是多用一種高大的粘高粱品種為好。他的穗子松散,柔韌。北方很多農(nóng)事都是相近的,老師筆下的高粱紅更加浪漫,引經(jīng)據(jù)典,加上“九兒”歌曲更能打動人心。這幾天月底,沒怎么看文章,這也是在車上寫的評論。見諒。祝老師開心快樂!
回復10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4-11-30 15:25:21
  謝謝天方老師留墨。那天看你寫的高粱往事,那時我正在寫,寫了一半。我們倆是兩個思路。北方的說法大致差不多,胡食米,這個叫法多,一般我們不叫高粱米,但在那句俗語里卻一般不換成胡食米。高粱穗子真的是個寶,現(xiàn)在的笤帚還是穗子扎的。我想到了高粱的一些用途,發(fā)現(xiàn)與我們的生活這也能的難舍難分。天方老師一直在認真經(jīng)營,生意很忙,不必在意東籬這點事,大家以事業(yè)為重,創(chuàng)作是閑差事。遙握,問候冬祺,謹祝周末快樂。
共 14 條 2 頁 首頁12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