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丹楓詩雨 >> 短篇 >> 情感小說 >> 【丹楓】金牌攝影師(小說)

編輯推薦 【丹楓】金牌攝影師(小說)


作者:長白山 布衣,131.5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1354發(fā)表時間:2024-11-27 22:45:30
摘要:原創(chuàng)首發(fā)

手機聲響了,拿起來一看是林師傅的電話。接起電話,林師傅告訴我,最近剛從雪鄉(xiāng)回來,拍了幾張雪鄉(xiāng)相片,請我給斟酌一下相片里的題詞。其作品,準備拿去參加省里舉辦的關(guān)東攝影展。放下手中電話,內(nèi)心不由得升起了一股敬意。唉,六十多歲的人了,為了心愛的攝影,一年四季還在馬不停蹄的東奔西跑,著實令人欽佩。
   自離開單位之后,與大部分同事斷了聯(lián)系,只有少數(shù)幾個關(guān)系密切的人還在保持著溝通,林師傅就是其中之一。林師傅的名字叫林玉敏,一九五八年生人,個頭一米七十多,身材筆直勻稱,走起路來步履穩(wěn)健,逢人見面,未等開口先是微微一笑,從眼神中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心地善良性格柔和之人。我認識林師傅是在九十年代初,緣于廠里的一次焊工大賽,他以第一名的成績奪得了全廠冠軍。原定于推薦他參加全國焊工大賽,由于超齡推薦了第二名選手去參加比賽。此后兩個人在沒有什么工作上的交集,偶爾見面,也只是點點頭或簡單的寒暄幾句。時間到了二零一一年,由于我的工作崗位變動,兩個人才在一個單位工作。這時的林師傅已晉升為車間的安全管理員了,早已脫離了焊工崗位。
   在一起共事,除了工作上的配合之外,他的業(yè)余愛好也漸漸進入了我的視野,那就是攝影。他的這一技能也是我到這個單位之后才發(fā)現(xiàn)的。那是二零一二年的五月份,上午在辦公室里翻閱了一下當日的《新文化報》,看到一組圖片下方標有林玉敏的大名。中午休息時間,見到了林師傅,問他報紙上的圖片是不是他拍的。林師傅微微一笑說:“是我拍的。”說:“前些天在護士節(jié)到來之前,《新文化報》面向社會征集攝影作品,利用休息日去了一趟省醫(yī)院,特意找護士長拍的?!蔽覇査?,到醫(yī)院里去拍照人家同意嗎?林師傅說,就近的醫(yī)大四院被人家拒絕了,坐車又到的省醫(yī)院,內(nèi)科的護士長挺好,熱情的接待了他,同意給她拍工作照。兩個小時的間拍了幾十張,從中選出了四張投給了《新文化報》,沒想到給發(fā)表了。上午護士長給他掛電話了,說她看到了報紙上的照片很高興,有時間還要請他吃飯。隨即,我們倆在辦公室里就這一話題聊了起來。我問林師傅,什么時間開始學習攝影的,能夠拍出這樣的作品絕不是偶然的,一定需要很長的時間磨練才能拍出如此完美的圖片。接著林師傅把他的攝影歷史一一向我道來。
   林師傅買的第一部相機是在一九九一年,目的主要是給女兒照相,這時的女兒已經(jīng)快要上小學了。為了這部相機,兩口子商量了好長時間,終于下決心買了一款當時流行的索尼傻瓜相機。這部相機花了六百元錢,這在當年是他三個月的工資。在當時的家里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件。自從有了這部相機之后,林師傅對其愛不釋手,一有時間就開始琢磨這部手機的功能和用途。附帶的說明書可以說記得鬼瓜爛熟。為了省錢買最便宜的國產(chǎn)樂凱膠卷,每次照相,都仔細調(diào)好光線和對好角度,從不隨意按下快門,更不會浪費一張膠卷。林師傅說在用膠卷時代,他很少浪費膠卷,幾乎能把能把膠卷的頭張都給用上,照得相片很少有模糊不清的圖片。用于照相用心,拍出來的相片不僅清晰明亮而且和諧自然。每次像片洗出之后,大家都一致稱贊,說他這個人干什么鉆什么。剛開始是親親朋友找他,然后是單位同事。至此,無論是單位活動或者是親朋好友家的喜事,他都是攝影主角,為此單位同事給他封了一個雅號“金牌攝影師”。
   林師傅說,自從愛上了攝影麻將是徹底停了,一是沒時間,二是沒錢。打麻將有輸有贏,玩攝影是只輸不贏,就一個字賠。那些年為此沒少搭錢,愛人時常抱怨說:“老林啊,你去麻將館玩點小麻將吧,咱小家小戶玩不起這高雅的藝術(shù)?!敝钡絻汕暌院?,數(shù)碼相機和電腦的普及這部分的開銷才算省了下來,沒想到的是這部分開銷是省下來了,更大的開銷又來了。林師傅說,在這期間,他對人物拍攝和取景技巧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對于風景拍攝和藝術(shù)攝影則知之甚少,還停留在初級水平上。能使攝影水平得以進一步提高,并且走向?qū)I(yè)道路,應(yīng)該感謝他的專業(yè)攝影老師韓銘山老師。那是二零零三年四月初,地點在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他與同事在山上行走的過程中,看到一群人在下面拿著相機,對著春日的湖面在仔細的拍照。他與同事打了一聲招呼,你們先走吧,別等我了,遂下山走了過去。他靜靜的站在一個老者身后,仔細觀察他如何拍攝湖中的景物。在后面站了約五六分鐘,老者回頭看了他一眼說“你也是搞攝影的?”他急忙回答“對不起打擾您了,不是專業(yè)攝影的,只是業(yè)余愛好,看您的相機和您取景的角度都非常專業(yè),我想向您學一學”問:“你學攝影有幾年了”答;“有十來年了”說:“把你照的相片給我看看”林師傅恭敬的遞過了相機,老者查看了他照的相片說:“抓拍的挺好,有一定的功底。”兩個人又交談了十幾分鐘,聊的挺投機,隨后老者說:“我叫韓銘山,這樣吧,留給你一個QQ號,你用電腦把你最好的相片傳給我?guī)讖?,如果行的話,你就進入我們這個群里進行交流和切磋?!绷謳煾等绔@至寶,趕緊把號碼記在了手機里。林師傅說:“那天,多虧了同行的一位女同事帶了這部數(shù)碼相機,否則就失去這次機會。”過后林師傅知道,韓老師是省報的退休記者,國家攝影協(xié)會的會員,省攝影協(xié)會副秘書長。
   林師父接著說。自二零零年以后,單位實行雙休日了。休息時間寬裕了,同事們自發(fā)的成立了一個徒步群,他也被拉進了群里。他除了跟著一起徒步健身外,責無旁貸的承擔起了攝影義務(wù),尤其是愛美的女同事,往往把照相看的比健身還重要,每次徒步幾乎都不會空手而歸。這時市面上已經(jīng)開始流行數(shù)碼相機了,一部普通的數(shù)碼相機六千元打底。對于月收入不到兩千的普通人來說是一件昂貴的奢侈品。這時他拍照也用數(shù)碼相機了,不過相機不是自己的,不是借用單位或朋友的就是拍攝者自帶相機。
   相片第二天就傳上去了,韓老師非常滿意,尤其是對“焊花飛舞”這張照片特別欣賞,并建議他在五月份向報社投稿,反映一線工人勞動的風采。他是在單位電腦上接到韓老師的答復(fù)。能夠和專業(yè)人士交流學習,是他多年以來夢寐以求的事情,心里非常高興,恨不得馬上見面進行交流和切磋。高興歸高興,但有一個難題擺在面前,那就是相機。如何說服愛人同意買相機這事挺難辦。這些年為了攝影沒少花錢,現(xiàn)在女兒上中學一年的費用也不少,夫妻倆就靠上班掙得這點工資,日子過得確實有點緊吧。在回家的路上考慮如何向愛人開口。吃過晚飯之后,他與愛人說起了相機這事。結(jié)果和預(yù)想的一樣,愛人不僅堅決反對,而且還連珠炮似的對他進行了一番奚落。為此他很是郁悶,夫妻倆冷戰(zhàn)了好幾天。最后愛人實在是拗不過他的倔勁才答應(yīng)此事,但條件是立刻把煙戒掉,為此他同意了。林師傅說“戒煙確實難受,但是為了攝影忍了,從那時起再沒有動過香煙,現(xiàn)在來看這到成了一件好事”。至此,十年之后家里又添了一個大件,七千元的理光數(shù)碼相機,原有的大件,索尼傻瓜相機光榮退休了。
   林師傅買完相機的第二周也就是四月中旬,韓老師通知他參加群里的活動,星期日到離市區(qū)五十公里外的馬鞍山去踏青采風。接到通知后他非常高興,從穿戴到用品做了一番精心的準備,星期日早早的來到了集合點。這次活動共有二十人參加,雇了一輛中巴車當天去當天回。坐在車里,群主也是領(lǐng)隊韓老師向大家介紹了林師傅,并對他的攝影做品和學習精神給與了肯定和表揚,從此他成為了這小團隊里面的正式一員。坐在車里,林師傅的第一個感覺就是裝備上的差距。他看到鄰座從包里拿出來的相機和長焦鏡頭,一看就價格不菲。在攝影器材商店里他看過這種相機,價格至少在五萬元以上,他的一個長焦鏡頭比他的相機還值錢,成套裝備下來可以買一輛捷達牌汽車。第二個就是文化上的差異,如果是單位車里聚集了這些人,早就開始嬉戲打鬧了,恨不能把車頂掀翻,在這里只能聽到輕聲細語的交談或者寂靜無聲。這時他才深刻體會到了人們常說的一句話,不同圈子,有不同的活法,或許這就是最現(xiàn)實的例子吧。
   一天的拍照結(jié)束了,林師傅依舊沒改他用膠卷的老習慣只拍了幾十張相片。他從中選出了最滿意的三張,給韓老師傳了過去請韓老師指導。相片發(fā)出的第二天,韓老師的點評出來了,從景深、平衡、引導線、溢出等幾個角度對相片做了點評,并把自己拍的兩張相片同時發(fā)了過來并加以說明。林師傅說,看完點評之后,對韓老師佩服得五體投地,真的有點相見恨晚的感覺。尤其是他倆同一地點所拍出的相片,有著明顯的差距。倆人同拍的這個不知名的小山村,坐落在一座山腳下,有二十幾戶人家。村后面不高的山坡上長有稀疏的樹木,這些樹木還沒有放葉,只是影影綽綽的有點微綠。小村東面的緩坡上,有幾株杏樹已經(jīng)開出粉紅色的花朵,為這寂靜的小山村增添了一抹春天的色彩。小村西面則是一片平緩的耕地,黃色的土地上還看不見綠色的禾苗。村子前面是一條彎曲窄小的水泥路,伸向遠方山看不到盡頭。這一東北山村常見的春日景色,被兩個人一同收進了鏡頭。林師傅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韓老師的相片比他的相片多了兩個元素,一是在那片耕地邊上有一男一女在行走,男的背著一個白色袋子走在前面,女的拎著一把鋤頭走在后面。村前小路上,有一輛載了多人的小三輪車正由東向西行駛。這幅畫面除了讓人有寧靜和諧之美外,還有一種生命的動感,看似不經(jīng)意的兩組人物,使整個畫面鮮活了起來,這就是差距。他在拍攝時注意到了,韓老師在小村前的山坡上,除了稍微動一下鏡頭之外,在一地方站了足足一個上午。他覺得自己按快門的速度已經(jīng)夠慢了,沒想到韓老師比他還慢。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戶外活動,林師傅對群里的人員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有記者、醫(yī)生、工程師、機關(guān)干部、大學老師,除了他之外清一色的是白領(lǐng)階層。這些人不僅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事業(yè)有成,而且在業(yè)余愛生活上也豐富多彩,攝影和旅游同步進行。有些人像韓老師一樣,幾乎游遍了中國,見多識廣、知識淵博。在這群人之中,有一個帶眼睛的廋高個引起了他的注意,大家都在拍遠景或者近景,唯有他漫山遍野的找鳥拍。同行的人告訴他,他是師大生物系的齊教授,是鳥類專家。他用眼睛能夠識別一百多種鳥類,用耳能夠分辨出幾十種鳥聲,這個人很厲害。他是咱們這個群的動植物專家,這方面不懂的問題都去問他。對齊老師的進一步了解是在二零零五年四月份,這是一次偶遇。他為了拍攝南湖公園春日景色,早上四點鐘天剛朦朦亮,就騎上自行車到南湖公園去了。這是的湖邊柳樹剛剛由黃泛綠,在晨霧的籠罩下若隱若現(xiàn),別有一番春日景象。到了公園之后,在一片枯萎的蘆葦旁遇見了齊老師,只見他彎腰一動不的對著蘆葦拍照。隨即走了過去,齊老師聽到腳步聲起身離開相機,見是他說:“林師傅早啊?!闭f:“齊老師早,又發(fā)現(xiàn)什么鳥了?!贝稹拔以谟涗涾P頭一家的生活”齊老師介紹,這對水鳥到這里安家已經(jīng)兩周了,巢已經(jīng)筑的差不多了,最近就要在這里產(chǎn)蛋孵卵。這巢的位置,正好相機能夠拍上機會難得。我要用相機記錄它從筑巢、產(chǎn)蛋到小鳥孵化的全過程。前年在這個位置,拍攝了一對葦鶯筑巢孵卵。平時沒有時間,與你一樣騎車早早來,然后回去上班。另外也怕引起游人注意打擾鳥的生活。為了不打擾齊老師的拍攝,簡單聊了幾句,就匆匆走了。他在想,齊老師的作品之所能夠多次登上攝影畫報,或許這就是由原因所在吧。
   在和群友的交流過程中,林師傅發(fā)現(xiàn),自己不僅在攝影技巧上需要學習,在理論上更需要提高。焊工出身的他深知,沒有理論的支撐任何一項專業(yè)都不會走的太遠,攝影也是如此。為此在韓老師的舉薦下,他參加了由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舉辦的培訓班,經(jīng)過兩年的業(yè)余學習,與二零零六年拿到了結(jié)業(yè)證書。理論上的充實,極大的提高了他的攝影技術(shù)水平,在此后的三年時間里,他先后有六幅作品在各類比賽中獲獎,其中一幅作品獲得了國家攝影協(xié)會頒發(fā)的銀獎,一幅獲得了省協(xié)會頒發(fā)的金獎。由此跨入了省攝影家協(xié)會的門檻。中午我們倆一邊吃飯,一邊聊天,不知不覺一個小時就過去了。在隨后的幾年相處中,林師傅的生活也在發(fā)生著悄然變化,每年的休假不是在采風的路上就是在頒獎特途中。一日他把在塞罕壩拍攝的攝影作品拿給我看,畫面的內(nèi)容是,在一棵滿樹紅葉的楓樹旁,一對滿頭銀發(fā)的老夫妻面向湖面并肩而坐,兩個人似乎在輕聲細語的交談著什么,午后的陽光輕輕的灑落在倆位老者身上,畫面顯得溫馨自然又有深意。相片雖然只能看到倆人背影,但卻非常感人。他告訴我,這就是韓老師夫婦的相片,韓老師已經(jīng)七十多了,最近身體不太好,老伴不放心特意陪他出來攝影散心。我是趁他倆休息時抓拍的,打算洗出之后送給韓老師,請我?guī)兔o措一下詞。我說:“可以考慮一下。”瞬間想到了詩經(jīng)里的詩句,我說“你看,執(zhí)子之手,共你一世風霜怎么樣?”他說“好,就這么定了。”
   二零一六年,也就是臨退休的兩年前,林師傅憑著一幅“雪”的攝影作品,獲得了國家攝影協(xié)會頒發(fā)的金獎,由此跨入了國家攝影家協(xié)會的大門。從哪一刻起,他成為了一名名副其實的金牌攝影師。
  
   2024年11月23日
  

共 5176 字 2 頁 首頁12
轉(zhuǎn)到
【編者按】這篇小說以林師傅的攝影經(jīng)歷為主線,通過一系列的故事和經(jīng)歷展現(xiàn)了一個普通人對攝影藝術(shù)的熱愛與追求,以及在這個過程中他的成長與轉(zhuǎn)變,同時也描繪出他所處的社交圈子和生活狀態(tài)。 首先,主題明確,主要圍繞林師傅對攝影的熱愛展開,體現(xiàn)了對夢想的執(zhí)著追求以及在追求過程中的堅持與付出。這種堅持不僅改變了他的個人愛好和生活方式,還讓他在攝影領(lǐng)域取得了顯著成就,從一個普通的攝影愛好者逐漸成長為省、國家攝影家協(xié)會的成員,實現(xiàn)了自我價值的提升。其次,人物形象塑造的豐滿。小說中的林師傅的形象鮮明且立體。韓師傅的形象專業(yè)且具有權(quán)威性。再就是齊教授,作為鳥類專家和動植物愛好者,豐富了小說中的人物群像。第三,情節(jié)發(fā)展自然流暢,以時間為脈絡(luò),從林師傅九十年代初買第一部相機開始,依次講述了他在攝影過程中的各個重要階段和經(jīng)歷,如參加焊工大賽、在單位成為“金牌攝影師”、結(jié)識韓老師、參加攝影群活動、參加培訓班、作品獲獎等,每個情節(jié)之間過渡自然,層層遞進,展現(xiàn)了林師傅攝影技藝逐步提升的過程,使讀者能夠清晰地看到他在攝影道路上的成長軌跡。同時采用了回憶與現(xiàn)實交織的敘述方式,使故事既有連貫性又富有變化,避免了單調(diào)的平鋪直敘,同時也增強了故事的真實性和親切感,讓讀者更容易代入其中。第四,語言平實簡潔,通俗易懂,符合小說所描繪的普通人物的生活場景和情感表達。在描述攝影技術(shù)和作品時,能夠運用簡潔明了的語言進行闡述,如對韓老師和林師傅拍攝的同一山村景色的對比描寫,清晰地展現(xiàn)出兩者之間的差距,使讀者能夠理解其中的攝影技巧和藝術(shù)效果,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堆砌,但卻能準確地傳達出故事的內(nèi)涵和情感。推薦欣賞?!揪庉嫞喊沧哟ā?/div>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安子川        2024-11-27 22:49:41
  感謝賜稿丹楓,問好作者,期待繼續(xù)。
共 1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