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東籬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東籬】紅燒大排(散文)

精品 【東籬】紅燒大排(散文)


作者:加朋 白丁,61.0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477發(fā)表時間:2024-11-10 08:08:45

紅燒大排這道菜之于江南,尤其對上海人而言,是日常居家生活中感覺最好、最有代表性的一道菜了,特別是做出來特有的濃油赤醬,軟糯又感筋道,咸中帶甜的那種上海本邦菜的特點,稱得上滬上小吃系列中的翹楚了。
   做這道菜首先要去買大排,而大排只有南方的小菜場才有的賣,北方一般是不會有賣大排的,那是因為南北方切割豬排的方法不同。滬上是從肋排與脊骨處斷開,脊骨連同里脊整條一起切下來,再按一厘米左右的寬度一片一片帶骨一起斬下來,連骨帶肉的一大片,因為有了短短的一條排骨,所以叫大排。講究一點的里脊外邊還會帶一條一厘米寬的肥肉。而北方賣肉則是先將脊骨連同肋排一次性全部剔下來,肉是肉,骨是骨,所以北方只有排骨而沒有大排了。
   就連排骨的處理方式都是南北有別,這也是飲食文化特色,生活就將就細致,入口的感覺在這一道關口就決定不一樣了。
   在上海,大排的做法上差異也很大,西餐店里的大排的特點是炸制居多,加料腌制后裹上面包糠炸到金黃,配上一個漢堡一份羅宋湯,是一頓不錯的簡餐。而在上海百姓家做紅燒大排,那算得上一道大菜了。先要腌制,再煎炸,再紅燒,三道程序都能不含糊,做出來才會有那甜咸鮮、色香味相融合的特點。然而,正是有了小小的一段八字形的排骨,使得骨肉之味相互滲透,加上里脊邊上的那一小條肥肉,燒出來就有了肥瘦相濟,油而不膩,瘦而不柴的效果。雖說是家常做法,也算得上江南一絕了。
   絕品也入百姓家,這可是時代的進步,食物豐足,才有吃法上的考究。
   應當說紅燒大排純粹是下飯之菜。在六七十年代的江南,紅燒大排往往是佐餐百搭的一道菜,飯店食堂紅燒大排與紅燒大肉一般是作為面的澆頭或是素菜的蓋頭出現的,在面條上加上一塊稱為大排面,在蔬菜上加上一塊稱之為大排菜底。就像在拉面上加上幾片牛肉,那就叫“牛肉拉面”。一塊大排將面或菜由素轉葷增加了不少色彩,同時這樣的搭配不僅提高了營養(yǎng)價值,而且提高了價格。那個年代能為自己點上一塊大排的那種“奢侈”,真會讓人稱羨不已。記得當時有部叫影片《小小得月樓》,說的是蘇州得月樓酒店的趣事,其中一位胖司機點了一份大排面,小楊師傅給錯上了一份大肉面因此引起了爭執(zhí),于是片中那句經典的吳越方言的臺詞“肉就是排骨,排骨就是肉”一下子在井市坊間,特別在孩子們中傳播了很久,除了影片中的滑稽場景之處,面條上的那塊油汪汪、紅亮亮的大排,給人的視覺沖擊亦是不小啊。
   大排也有了故事,這就是飲食文化,故事是文化的載體,吃大排,說故事,能不下飯嗎?
   說起紅燒大排,情不自禁地就會讓我想起了母親。母親是那種特別善于琢磨的人,什么菜只要到飯店吃過一回,回來準能給你做出來,并且味道肯定又會勝過飯店。記得兒子在上海讀高中的那年,每周帶兒子去看望爺爺奶奶,奶奶總會做一些拿手好菜款待兒孫,其中做得最多的就是紅燒大排,看著孫子狼吞虎咽一口氣吃下四五塊大排,并且連紅燒湯汁都泡著米飯吃下去,奶奶臉上充滿了笑意,心中美滋滋的。而今這道紅燒大排成了孩子的念想,不管在哪吃這道菜,總會說沒我奶奶做得好。
   一點也不牽強,鄉(xiāng)愁這東西,是無論大人孩子的,親情的加入,即使味道相仿,還是家中的好。
   如今這道菜我也在做,但做得水平可不敢夸口。這道菜做起來不難,先要將里脊中的血水泡出,然后用刀背或是木棰將其砸成薄片,再加佐料腌制,下鍋炸到斷生后再進入紅燒程序,待湯汗粘稠時灑上蔥花即成。至于口味因人而異,但能夠具備上海本幫菜的那些個特點的才算得上正宗。
   紅燒大排這道江南菜隨之年代變遷而不斷地演變,如今也不知到了怎樣的境界,但母親的那道紅燒大排,卻穿越時空,至今在兒孫的心里還是那樣的有滋有味,還是那樣的魂牽夢繞。
   流口水,不只是酸性的食物,說起大排,我都流口水,食欲一下子就提起了。
   2022.11.30于佳木斯
  

共 1562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江南的煙火氣息中,紅燒大排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散發(fā)著獨特的魅力。對于上海人而言,它不僅僅是一道菜,更是家的味道,是歲月深處的溫暖記憶。在江南的小菜場里,那一片片大排承載著人們對美食的期待。南北方切割豬排方式的差異,造就了大排這一獨具南方特色的食材。滬上的大排,連骨帶肉,還帶著一小條肥肉,仿佛是大自然特意為這道美味預留的“伏筆”。回憶起上海的過去,紅燒大排在 6 - 70 年代成為了佐餐的百搭佳品。無論是在飯店食堂里作為面的澆頭,還是素菜的蓋頭,它的出現總能讓平淡的一餐變得有滋有味。那時候,能擁有一塊紅燒大排是一種難得的“奢侈”,就像電影《小小得月樓》中的情節(jié),一塊大排引發(fā)的爭執(zhí),不僅展現了生活中的小插曲,更凸顯了大排令人垂涎的魅力。而說起這道紅燒大排,就不得不提及母親的手藝。母親總是充滿智慧,善于鉆研美食。只要在飯店品嘗過一次,回家便能完美復刻,甚至更勝一籌。她做的紅燒大排,經過腌制、煎炸、紅燒三道精細工序,每一步都傾注了滿滿的心意。那小小的八字形排骨,讓骨肉之味完美融合;邊上的肥肉,燒出了肥瘦相間、油而不膩的口感。每一口都是甜咸鮮的交織,色香味的合奏。如今,時代在變遷,紅燒大排的做法或許不斷演變,花樣翻新。但母親的那道紅燒大排,卻如同時間長河中的定海神針,深深地扎根在兒孫們的心中。無論品嘗過多少新的版本,母親的味道始終無可替代。它穿越了時空的限制,在歲月的流轉中歷久彌新。那熟悉的味道,是家的呼喚,是愛的傳承,永遠讓人魂牽夢繞,回味悠長?;蛟S,這就是美食的力量,它能在舌尖上留下深刻的印記,更能在心靈深處種下永恒的眷戀。 非常好的散文,力薦品讀!【東籬編輯:滴善齋】【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F2024110170006】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滴善齋        2024-11-10 08:09:35
  江南煙火中,紅燒大排是上海人的家味與溫暖記憶。它是獨特食材,曾是佐餐佳品。母親的手藝精心,甜咸鮮交織。時代變遷,做法翻新,可母親的味道無可替代,這便是美食力量,舌尖留印,心靈眷戀,永恒難忘。 問候加朋老師,祝你生活愉快!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經師易得,人師難求。
回復1 樓        文友:加朋        2024-11-11 14:10:16
  感謝老師提點。
2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4-11-10 08:36:38
  老師說得對,我是到上海后才開始接觸大排的,比較喜歡。小孩子特喜歡,尤其那種炸豬排。紅燒這道菜需要點實力,弄不好,燒出的大排干硬且發(fā)柴,口感很差。老師的文,短小但煙火氣十足,令人回味綿長。拜讀學習,祝好!
帶著影子散步。
回復2 樓        文友:加朋        2024-11-11 14:12:09
  多謝您的點評,還望多多聯系,多多指教。
回復2 樓        文友:加朋        2024-11-11 14:14:55
  上海人做大排也不一定都做得好,只要多做幾回也就明白了。做得好可以稱拿手菜,有得炫耀機會了。感謝您來訪和點評,請多多指教。
3 樓        文友:楓樺        2024-11-10 10:39:42
  美食就如同一道美麗的風景!文字細膩,把一道美食的前世與后情都寫到了!有味道,是親情的味道!已經聞到了!拜讀老師的好文!
回復3 樓        文友:加朋        2024-11-11 14:17:01
  感謝您的來訪點評,多多聯系。
4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4-11-10 17:33:23
  紅燒大排,據作者推介,讓我有了想吃的欲望,但有擔心那塊粘在排骨上的肥肉,不敢輕易下筷子了……這篇寫美食的散文,寫出一道菜的特色,而且寫出了親情和鄉(xiāng)愁,特別有深度。一頓飯,吃過可能早就忘記了,一旦注入親情,那頓飯就有了靈魂。是這樣吧?非常感謝作者投稿東籬,繼續(xù)期待你的美文!
懷才抱器
回復4 樓        文友:加朋        2024-11-11 14:20:04
  感謝老師的點評,有機會品嘗一下,一定會打消您所有的顧慮。
5 樓        文友:李湘莉        2024-11-11 08:45:05
  紅燒大排,一讀標題,禁不住口齒生津,一品為快!文章描寫細膩,忍不住照著老師所描寫的方法,燒一頓紅燒大排,以解囗饞之欲。老師文章寫得好,期待精彩紛呈!
回復5 樓        文友:加朋        2024-11-11 14:09:03
  祝您試做成功,不行我拎著肉上門示范,包教包會!
6 樓        文友:天方夜譚        2024-11-11 21:01:17
  您是東北人,曾在江南久居吧,南北大菜都知道不少,這道紅燒大排真是色香味俱全,尤其是沾染了鄉(xiāng)愁,更是回味悠長。愿老師在東籬收獲快樂!
回復6 樓        文友:加朋        2024-11-20 15:21:06
  回老師的話,我恰恰是生于江南卻久居東北,南方菜的記憶是印在記憶里了。
共 6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